眼科医院医生表示,在接诊的患者中,至少有90%的后天性无眼球是可以避免的
造成儿童后天性无眼球的物品主要有玩具(尤其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一次性注射针、铅笔、竹签、剪刀、石块、爆竹、树枝、玻璃片等“患者以好动的男孩为主,占到80%”这是眼科医生在大量门诊后得出的结论
在15到24岁的年龄段,打篮球时来自手指或肘部的撞击则是引起后天性无眼球的常见原因虽然很多市民在运动时懂得佩戴头盔和衬垫来保护自己的头部和身体,可是很少人会懂得保护自己的眼睛市民在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时,不妨戴有机聚碳面罩头盔或金属网罩保护眼睛
医生提醒,玩具枪是儿童后天性无眼球一个比较大的可能因素很多男孩都钟情各种制作精良、威力超强的玩具枪,“目前市场上很多玩具枪能轻松打穿好几层报纸,无论是速度还是硬度都可能对人造成威胁,而且孩子们大多是近距离发射,万一打中眼睛后患无穷”
相关链接:后天性无眼球困扰“运动族”
玩具枪易造成儿童后天性无眼球
专家建议,特别要告诉孩子玩能发射枪弹或激光的玩具枪时枪口不能对人,更不能对人的眼睛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允许玩能发射枪弹或激光的玩具枪
小王是一位机关公务员,每周固定在周六下午约球友打球上周末,在进行双打的时候,为了抢接一个球,与小王配合的同伴用手肘撞伤了小王的眼睛,小王痛得摔倒在地上,后被送到医院眼科,经诊断是右眼球钝挫伤,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前房积血小王入院治疗一周后才出院,医生表示还需门诊随诊后天性无眼球是导致单眼失明的主要原因,也是世界上除了白内障以外,引起视觉损伤的第二大主要因素后天性无眼球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下的人群当中,家用化学品,车间和院子里的碎片,电池酸液,运动意外,民用烟花,过度紫外光辐射,使用玩具或进行游戏不当都是引起后天性无眼球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