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眼是如何看清景物的
眼睛是光的感觉器官,是一切动物外界联系的信息接受器。眼睛很象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够聚焦成像,眼内的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能够接收物像。
外界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等聚集后投影到视网膜上,就显出景物的影像。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将影像变成讯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产生视觉,人就看清了景物。
二、如何检查视力
视力检查主要指远视力,用视力表检查。
视力表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视力表悬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到视力表上,例如朝南房间的北墙上,或用均匀一致、亮度恒定的灯光照明。视力表的高度应使1.0的一行与被检眼高度相近。被检者距离视力表5米。
三、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
视力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发育完善的。儿童出生后视觉处在发育阶段,并不能马上达到正常视力。因此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诊为弱视。也关系到弱视治疗中疗效的判断,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
根据文献报告,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0.5--0.6;3岁为0.9;4岁为0.9--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
四、弱视是怎么回事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甚至是立体视盲。
弱视的定义是: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五、弱视是先天吗
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的家长这样问医生:“弱视是先天的吗?”我们认为,家长这样提问是出于对弱视儿童预后的关心,他们以为先天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不好,如果不是先天性的,治疗就有信心了。
年我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弱视分类标准中以及年卫妇幼发第17号文《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中,均没有“先天性弱视“,这一名称。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弱视主要是出生后视功能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是后天性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在我国弱视分类标准中,先天性弱视已不提了,所以弱视儿童的家长当理解到,真正的儿童弱视先天性是极少见的。
六、弱视有哪些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专家们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弱视则不同,由于患眼的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防治,患眼的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因此,弱视眼对于患者来说,将影响一辈子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他们的眼里,立体视觉模糊,因面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位置和远近。对于弱视儿童来说,弱视眼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治,将严得影响他们的学习。
七、弱视儿童比过去增多了吗
有家长提出,弱视儿童比过去增多了。根据之一是,现在由于青少年近视眼增多了,戴眼镜的人增加了,这是事实。但是青少年近视与弱视儿童都配戴不同的眼镜,弱视儿童所配戴的眼镜一般都是远视眼镜(也有一部分是散光或近视性弱视);青少年近视者配戴眼镜后矫正视力是达到正常的,弱视儿童戴眼镜后矫正视力是达不到正常的。
综合文献资料,还没有根据说明弱视发病率比过去增加了。各地报告的弱视发病率是有差异的,这一方面由于过去对儿童弱视的重视程度或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不能说过去弱视儿童少,发病率低。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少生优育,家长们重视儿童的健康发育,幼儿园定期检查视力,医院就诊,这样弱视儿童就容易被发现,弱视治疗也就重视了,就容易在社会上造成弱视儿童增多了的印象。
八、弱视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弱视形成的机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在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对弱视的发病机理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它已涉及到神经生理学、生物学、形态学、电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中枢发生说和外周发生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中枢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层。视皮层中对双眼传入发生反应的细胞,即双眼驱动细胞显著减少,导致了两眼视通路传入相互作用的消失,或者为视系统直接受废用影响的结果。
外周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视网膜。由于弱视眼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使视网膜中心凹外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外侧膝状体相应层和与之相联系的视中枢皮层发育迟滞或抑制,导能低下,分辩能力差,而形成弱视。
现代研究已证明,X型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凹部位,它有精细的频率分辩力,是中心视力的保证。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尤其是在关键期,形觉剥夺、斜视、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等均可导致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从而使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无疑,这对弱视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自出生到10岁左右,而2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九、弱视程度怎样分级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年制定的标准我国将弱视的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
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
重度弱视:视力为≤0.1
以上视力包括裸眼视力或配镜后的矫正视力。以最高视力对照上述标准
十、弱视眼主要表现是什么
弱视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视力(包括矫正视力)≤0.8
(2)有屈光不正。
(3)可以有斜视存在。
(4)可以有固视异常。一般认为,视力≤0.2的弱视儿童常伴有固视异常,约占弱视眼总数的28.5%~43.3%
(5)有拥挤现象或分读困难。弱视眼在有视力时,尽管视标大小、照度和距离相同,但是视标间隔不同所测视力的值不同;间隔愈疏,视力愈高,间隔愈密,视力愈低,这就是弱视眼所特有的临床表现,这就是拥挤现象或分读困难。在给弱视儿童查视力是时,常发现视力表同一排中两边的视标能看到,中间的视标看不清,可以相差1~2排以上,这也是拥挤现象。
(6)复绘图形失误。家长可以预先绘制几种简单图形,让患儿复绘。如果患儿不能准确复绘或者起笔与止笔不能碰在一起,这也是弱眼常常出现的一种表现。
(7)其他如眼球震颤等。
十一、弱视分哪几种
弱视的分类,过去比较繁杂,很不统一。年我国了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将弱视分成五类。
A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者过去有过斜视。
B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相差,球镜≥1.5D柱镜≥1.0D
C屈光不正性弱视:为双侧性,发生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儿,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远视力≥3.00D近视≥6.00D。
D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上睑下垂遮挡瞳孔,或不适当遮盖等引起的视功能障碍。
E其它。
十二、什么是斜视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是指因斜视而引起的弱视。弱视儿童有斜视或者有过斜视,这就是斜视弱视。
斜视性弱视是怎样形成的呢?可以这样理解斜视,双眼看同一个景物时,就会出现复视,为了消除复视,斜视眼黄斑中心凹发出的冲动被视中枢主动抑制,从而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性的,是功能性的,也是可逆的。如果支持早期治疗,预后是好的。据统计,斜视儿童中一半以上伴有弱视,而且内斜视患儿中弱视的发明显高于外斜视。
斜视性弱视的特征是:
A缺乏形态觉;B弱视眼固视能力差;C分读困难;D斜视角大小与弱视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例
E屈光异常比较明显的眼,容易发生弱视
儿童斜视发生率较高,据北就医学院统计3-6岁的儿童发生率为1%,国外报告可高达2.7%-7.2%不等
十三、隐斜是怎么回事
隐斜即隐性斜视,属于斜视的一种类型。两眼的肌力不平衡具有偏斜的趋向,但在平时,有眼肌间的协调而得到两眼物象的融合,在外表上不出现斜视状态,称为隐斜。在交替遮盖左右眼时,发现被立即撤去遮盖的眼球移动或偏斜,这就说明患儿存在隐斜。
由于隐斜儿童具有有良好的融合功能,仍能维持双眼单视,所以在外表上看不出眼位偏斜或斜视。
隐斜与显斜是可以转化的。隐斜可以经过间歇性斜视逐渐变成恒定性斜视,即显性斜视。隐斜与间歇性斜视的发现,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是有意义的。
十四、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怎么回事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指两眼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的儿童。它的特点是双眼性,双眼的视力相等或相似,双眼的屈光度数也相似。可发生于高度远视或高度近视儿童,以远视为多见,约占71%。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病由于高度屈光不正,导致景物不能在视网膜上成象,因而使视细胞和视通路的生理性视刺激不足。造成弱视。因此,在弱视儿童检查中,应进行散瞳验光,了解准确的屈光度数及矫正视力。弱视治疗应包括配戴矫正眼镜,定期复查,必要时更换眼镜度数。
由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两眼屈光度相差不大,所以不存在物象融合功能的障碍,故一般不会引起黄斑部功能的障碍,预后应当是比较好的,在以配戴矫正眼镜及弱视综合治疗的积极治疗下,疗程可以明显地缩短。
十五、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怎么回事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指弱视儿童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国内规定,两眼的远视或近视度数相差在1.5D或以上,散光度数相差在1.0D或以上时这种弱视就是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外界景物在左右两眼黄斑部所成的象大小不等,清晰度不同,造成两眼物象的融合困难。为了消除互相间的干忧,视皮层中枢只能主动抑制屈光度数较大的眼,所以往往形成单眼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也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是可以治疗的。但是由于屈光度数较大的弱视眼抑制时间过长,抑制的较深,即使戴了矫正眼镜,由于物象的大小仍然不等,两眼的融合困难依然存在,往往疗效很慢,疗程很长。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疗效更慢更差了。
十六、何谓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下垂等眼病遮挡瞳孔,致使光刺激不正常进入眼内,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使得处于发育阶段的黄斑由于生理性视刺激不足,造成发育不良或停滞,这就是形觉剥夺性弱视。这种弱视儿童视力极低,预后也差。单眼障碍比较双眼障碍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婴幼儿期由于眼病包扎眼睛两周以上,也可以引起形觉剥夺性弱视。对于3个月龄的婴儿,单眼遮盖了3~4日就可以发现大脑视中枢的电生理异常。所以对于6个月龄以内的婴幼儿,遮盖一眼要特别慎重。必要时可间断遮盖健眼1-2天,防止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形成与出现。需要作眼部手术时尽可能地推迟到1岁半之后施行,必须要手术的应当两眼同时戴眼罩,尽可能地防止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在2-3岁以后由于遮盖而引起起弱视的可能要小得多。尽管如此,对于弱视眼进行连续治疗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要注意视力的定期复查,以防止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形成。
十七、什么是近视、远视和散光
弱视儿童绝大多数需要配戴眼镜,这些眼镜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那么,什么是近视、远视和散光呢?
(1)近视眼
在不使用调节力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是聚集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这样的眼睛看到的景物是模糊的。当景物逐渐移近眼球,其在视网膜前的物象也逐渐后移,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时,景物是最清楚的,这就是近视眼。景物与眼球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眼的远点。远点,则近视度数愈高。
近视又分为轴性、曲率性、指数性和调节痉挛性四种
儿童近视应以预防为主,滴千里明滴眼液、坚持眼部保健按摩或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家长还要经常督促保持30厘米左右的阅读距离。一旦近视超过度就要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发展。
(2)远视眼
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集在视网膜后,这样的眼睛看到景物也是模糊不清的,当增强调节力后视物可显得清晰,看近物则需要更大的调节力,因此看远物比近物清楚,这就是远视眼。远视儿童在眼前置一合适的凸透镜可补偿调节力不足。
远视眼可分为轴性、曲率性和指数性三种类型。。
(3)散光
散光眼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聚焦成一个焦点,易成为两条焦线;二焦线之间的距离,决定散光的度数。借助于调节作用或移动目标的距离,均不能成一清晰的象。只有配戴合适的散光眼镜,才能看清景物。
散光分为不规则散光和规则散光两类。
十八.弱视不治疗也会痊愈吗
可以肯定地说,弱视不治疗是不可能会好的,不但要治,而且要及时。弱视眼不仅仅是视力不好,而且立体视功能未建立或不完善,将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成年后也影响就业。
由于3岁前为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10岁为治疗的敏感期,因此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很容易形成弱视,比如居室的光线过暗,或者单眼不适当的遮盖等,一旦这些因素消除,视觉发育又可以正常进行。所以说,弱视眼在关键期内,可逆性是很强的。但是在3岁以后,如果弱视眼仍然得不到治疗,抑制程度就会逐渐加深。尤其是在8岁以上,治愈希望就小了,而且疗程也长,13岁以上治疗基本无效(现在也有大年龄弱视在千里明治疗的临床病例,效果也不错)。
所以对于弱视儿童的防治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家长们不能有不治疗弱视也会痊愈的松懈思想。
十九.影响弱视疗效的人为因素有那些
在临床实践中,常发现有些弱视儿童治疗时间短,视力上升快;有些弱视儿童治疗时间长,视力上升很慢甚至不上升,家长和医生都很着急。这时,我们应当仔细分析一下,在弱视儿童的治疗中,有没有下列人为因素在影响治疗效果。
(1)治疗方案和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恰当。有些家长选择了单一的光刺激训练或者单一的戴镜遮盖法等,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千里明综合方法集中医按摩、各种先进仪器训练、口服营养、戴镜遮盖等一系列国际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短,康复快,效果持续稳定,是目前治疗弱视的最好方法。
(2)家庭因素有些弱视儿童家长,常因工作忙而不能带弱视儿童按时治疗,也有些家长对弱视儿童的家庭治疗不够重视,不检查,不督促,甚至眼镜也不予配戴,过度用眼,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等,
(3)患儿因素有些弱视儿童拒绝配戴正视镜,拒绝遮盖治疗,家庭配合治疗不认真或不正常,或者偷看电视、录象或打游戏机等。
也有个别老师对于儿童弱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把学习和治疗对立起来,使弱视儿童没有时间进行治疗。
二十.中医按摩如何治疗弱视
中医认为,目为神之外使,目系通脑。发育早期的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使正常的视觉发育受到干扰,视神经中枢发生紊乱,视觉神经通路和视皮质发生多方位、多层次损害,逐渐形成弱视。 按摩是借助手法的物理刺激,引起机体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调节来调整视器官的功能,使经络疏通,阴阳平衡,营卫调和,气血周流如常,从而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实践证明,中医按摩治疗儿童弱视、斜视,不但快速,且疗效好。 这种治疗是将循经取穴(主要取睛明穴、攒竹穴、百会穴、丝竹穴等)和随症取穴相结合,根据相互关联的传入神经,在体表相应部位选取刺激点,通过按、揉、捏、摩等手法,调节视觉神经通路,刺激中枢视皮质,从而恢复视力。这种治疗无任何副作用,不易复发,并避免了长期物理治疗的麻烦、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手术治疗的痛苦,轻松地使患儿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二十一、弱视治疗时间长短可以估计吗
弱视儿童的家长经常问医生,“我们孩子的弱视治疗要多长时间才能治好呢?”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要求简单到一句话回答是很困难的,因为,儿童弱视疗程的长短取决于很多种因素,例如:
(1)医生、家长和弱视儿童各方面都有关。诊断的正确性,治疗方案合理性,弱视儿童的家长重视程度,能否督促弱视儿童坚持治疗,能否给弱视儿童创造条件治疗等。在治疗中弱视儿童能否认真和支持,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2)疗程长短与弱视的严重程度有关,重度弱视的疗程长,轻度弱视的疗程短。
(3)疗程与弱视眼的注视性质有关,一般地讲,中心注视比较周边注视的弱视眼疗程要明显地短。
(4)疗程长短与弱视眼的类型有关。屈光不正性弱视疗程相对最短,屈光参差性弱视则次之,斜视性弱视的疗程相对最长
(5)疗程与弱视儿童的年龄也有关,年龄愈小疗程愈短;年龄愈大,疗程愈长。
二十二、弱视儿童如何做好精细目力训练
儿童弱视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视觉发育障碍,而视觉发育的关键又在于应用。精细目力训练对于弱视眼就是一种好的应用,也是一种特别的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
精细目力训练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受儿童欢迎且效果较好的是多媒体训练,就是在电脑安装训练软件,弱视患者每天坚持训练。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治疗方法。
二十三、同视机训练是怎么回事
同视机训练是弱视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并建立完善立体视觉。弱视一旦建立了完善的立体视觉,视力异会较快地提高,也有利于疗效的巩固。
同视机训练适用于双眼视力在0.4或以上的弱视儿童。主要内容是三级融合功能训练,针对所存在的缺陷进行相应的训练。例如有单眼抑制或同时视不足者,可进行同时视训练或消除抑制训练;对双眼融合力不足的,可进行融合加强训练等。
二十四、检影法验光是怎么回事
验光是检查所要配戴的矫正眼镜度数,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电脑验光仪,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缺点就是误差大,结论仅供参考。最为精确的验光方法是检影镜验光。因为这种验光法比较准确、客观。但是检影验光技术要求较高。
检影法验光需要在暗室内进行,可分为散瞳后检影和小瞳孔检影两种,其中以散瞳后检影验光为最好。散瞳后瞳孔变大,消除了调节的干扰,验验出的度数更准确。检查者与被检者相对1米而坐,手持平面反光镜,对准被检者瞳孔,轻轻摇动镜面,瞳孔内的光和影出现运动。根据影动的方向和速度,用适当的镜片中和。待所有的影动被中和后,再在球面镜上减上减去检查距离造成的1D,即为眼镜度数。
下期更精彩,敬请期待……
传递信息,分享快乐,每日营养第四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①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②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千里明视力康复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