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反映,最近孩子放假回来就说:
“妈,我近视了!”
“妈,我看不清黑板了!”
“爸,带我去配眼镜吧?”
如今,眼部问题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被眼部问题困扰。孩子戴不戴眼镜,自己心理都有负担。戴的话,听说孩子视力度数越来越深;不戴的话,怕孩子看不清黑板。但是所有的视力下降都是因为近视吗?孩子视力到底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今天,小彝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眼的发育与机体整体发育,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如不相适应,就会产生屈光不正。刚出生的小孩,眼球多是扁圆的比成年人的眼球要短小,处于高度远视状态,视力很弱;6岁以前为视力速成期,眼球发育特别快,体积和前后径显著增大和延长,视力迅速上升;一般到6岁时,眼球的体积就接近正常大小,视力也接近正常水平。7—12岁为视力可塑期,眼球的可塑性很大,因而具有两重性,既容易发生发展为近视,又对预防治疗近视眼有利。所以,预防治疗近视的各种措施,必须在7—12岁以前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什么是远视
童须防治近视,已为众人所熟悉,而远视眼的防治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近视比远视好,远视看远好”,“配眼镜是近视眼的事”等等,其实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远视眼,是外界景物的反光进入眼内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看远看近均不清楚。远视是人类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在远视眼中,度数较高和有明显屈光参差者,由于得不到早期矫治,常导致弱视的发生;远视性屈光不正也是引起视疲劳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近视
在我国近视多于远视,近视眼可分为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我国近视眼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发病率近50%,位居世界第一,而欧美等发达地区近视发病率20~40%,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近视率19%,非洲地区近视眼发病率更低,仅为10%。
1.单纯性近视:
又称后天性近视,亦称青少年近视眼。主要特点有:
(1)进展缓慢
(2)屈光一般为低度或中度
(3)远视力多可矫正
(4)其他视功能多属正常
(5)遗传因素不明显。
2.病理性近视:
或称先天性近视、进行性近视、高度近视。主要特点有:
(1)早年即已开始
(2)持续进行性加深,发展快
(3)屈光一般大于6D(度)
(4)视功能明显受损,远视力更差,矫正多不理想。近视力亦可低于正常
(5)有遗传因素或多伴合并症。
什么是散光
眼屈光系统的角膜和晶状体各屈光面,互相呈直角的主要径线弯曲度不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这样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从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
1.规则散光:指角膜各径线虽屈度不等,屈光力也不同,但各径线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用柱镜片矫正的散光。
2.不规则散光:指眼屈光系统的屈光面不光滑,凸凹不平,各径线的弯曲度不均匀,光线通过眼屈光面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无法用柱镜片矫正。
散光眼是屈光系统光学缺陷之一,为了提高视力和消除疲劳,通常应用眼镜矫正为主。
什么是弱视
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科学关爱孩子视力,
还孩子一双健康双眸!
看了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