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07.10
前言
在金陵斜视与儿童眼病儿童眼保健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斜视、弱视及儿童眼病研讨班,来自上海交通医院的傅扬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周期性内斜视的诊治》的主题演讲,下面是傅扬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傅扬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Kellogg眼科中心研修儿童眼病和斜视
擅长:成人和儿童斜视尤其是复杂性疑难性斜视手术;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矫正;儿童眼病及眼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治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刘虎教授的邀请,来到风景秀丽的无锡,参加此次会议的学习。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题目是:周期性内斜视的诊治。
01
概述
周期性内斜视是在年美国眼科大会斜视专题会议上提出的。国外文献报道,它的发病率为斜视病例的1/~1/,年国内首次报道。周期性内斜视呈现时间周期规律变化,无眼球运动障碍。并且眼位偏斜与正位呈周期性交替出现。正位时双眼为正常视网膜对应,斜位时则为较大角度内斜视。
我们来看一下我的一个病人。这个患者是一名8岁的男孩,去年寒假首次就诊,当时家长还是挺着急的,说医生你给看一下这孩子好像有点斜视。首先,第一感觉是斜视吗?做了角膜映光、眼球运动等检查,发现好像没有斜视。第一反应是不是家长判断错了?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内眦赘皮的孩子,家长会认为孩子有内斜视。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他妈妈突然说:“不是的,他昨天斜得比今天厉害。”因为这句话,我就把这个病人留下来了,然后进行一个仔细的询问。这个孩子是一个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上海周边工作,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寒假的时候回到妈妈身边一起生活,比较内向,反复的询问之后,孩子说有的时候能看到双影有的时候就没有看到双影。这时候就怀疑会不会有周期性内斜视的可能。让孩子继续呆在妈妈身边,给妈妈布置功课,检测孩子的眼位,每天记录孩子的眼位情况,今天有没有斜,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就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
几天过后,家长带着孩子又过来了。孩子妈妈说,医生你说的真对,孩子的眼睛真的是一天斜,一天不斜。首次就诊的第二天早上,刚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孩子的眼睛就斜了。这个斜一直持续到他晚上睡觉之前。第三天早上醒来再看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眼睛不斜了。第四天,家长就把孩子带过来就诊了。从第二张图可以看出,孩子是很明显的内斜视。这时候必要的一些排除我们还是需要做的。反复询问,患者否认有外伤病史,做了头颅和眼眶的CT检查,都是阴性的,没有激发性病变或者肌肉损伤等可能性。
02
病因及发病机制
通过这样的一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
1、周期性内斜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2、发病年龄不定,多发于3-6岁小儿,也有婴儿、成人发病报道
3、常为后天性、非调节性,也有与先天性、调节性、续发性相关者
4、突然发病,可有感冒、惊吓等诱因,可有家族史
关于周期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各种的学说,但是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权威说法。比较有代表的有下面这几个。
一、融合机制失调学说
患者有不同程度远视,经常调节从而相应地增加了辐辏作用,使眼球易向内偏斜,在出现显斜之前可能就有较大的内隐斜,融合力控制下使眼位不发生明显偏斜。
因某种原因致使对内隐斜的控制失调而出现周期性内斜视,以后逐渐发展为间歇性内斜视,最后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
二、生物钟机制学说
可能与正常“生物钟”现象障碍有关,斜视的出现可能取决于生物钟机制。
生物钟机制不能解释所有周期性内斜视的特征。
三、大脑优势学说
与大脑优势变更有关,大脑半球一侧活动并非始终对另一侧保持优势。此学说并未被多数学者接受。
四、眼球运动中枢控制失调学说
与眼球运动中枢控制有关,上丘脑或者其他中脑核可能有缺陷。
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周期性内斜视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可能与人体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临床特点
周期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非常典型,具有代表性,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具体如下图所示。
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这一周期性的典型的临床特征,诊断应该是不困难的,只要大家知道有这个疾病,知道有这么一个特征。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鉴别诊断,这几个疾病与周期性内斜视还是有一些特征性的鉴别点的,抓住它的特征之后,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诊断。
03
治疗
手术治疗
关于治疗,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还是主张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是根据患者斜位眼这一天测量的斜视度来进行手术设计,一般是常规内直肌后徙或者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根据斜位日斜视度数来做手术,不用担心到了第二天,正位的这一天会过矫,这是不会的。
再回去前面看我的这个病人。明确诊断之后我就让他住院了。入院的这一天,可以看出左眼有比较大角度的内斜。第二天安排了全麻手术,手术的这一天,大家看到了没?孩子的眼睛并没有斜,基本是一个正位的。手术当时做的是,左眼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相应量的设计。按照原先的发病规律,如果不做手术的话,术后第一天是不是应该是斜视的?术后第一天我们打开一看,发现孩子眼睛不斜了,周期性的发作没有了,父母也很开心。今年寒假,家长带孩子过来复诊,我特意给他拍了一张照片,手术以后一年期间,内斜视都没有发作过,眼球是正位的。
非手术治疗
周期性内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可能起作用的一些治疗措施,包括内直肌注射肉毒杆菌素,可改变周期性内斜视的发作频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来治好治愈这个周期性内斜视。还有就是,针对内斜视可以用压贴三棱镜进行治疗。关于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在美国眼科学会编的斜视与小儿眼科分册上有这么一句话,说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是不可预料的。下面会有一个有趣的病例展示给大家,为什么说是不可预料的。
在-年,我非常有幸到美国密歇根大学Kellogg眼科中心,在他们斜视与小儿眼科的一个门诊里面,进行1年多的临床学习。
当时跟随的是两名非常资深的斜视与小儿眼科儿童眼病的教授,就是如下图所示的两位教授。
下面我要分享的这个病例是来自于我的导师DoctorStevenMAcher。患者是一名2岁的女孩,父母就诊描述说有间歇的斜视,大约有一周的时间。进行专科检查之后,发现有25棱镜度的一个内斜视,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之后,发现有度的远视和50度的散光,Titmus检查是阴性的。既然有远视及内斜视存在,首先考虑给她配戴全矫眼镜,让她6个星期之后来复查。
6个星期之后,孩子来复查了,家长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信息,他们发现孩子的斜视是周期性的,不是天天有的。仔细询问之后,家长有做详细的记录,发现戴镜后的一个月里,斜视的出现没有很明显的规律性,一会斜一会不斜。但在一个月之后到第二次就诊前的两个星期,发现孩子变成一天斜视,另一天不斜视,一直持续到第二次就诊。这时候我们给她做专科检查,发现她戴远视眼镜之后,内斜视的度数不但没有变化或者减轻,反而是有小量的增加,远近的内斜视度数都是30个棱镜度,不戴镜的状态下是40个棱镜度。
这个时候,我们的诊断思路要从周期性内斜视上转移了。开始的时候认为通常是调节因素占比较多,但戴全矫眼镜之后发现对内斜视一点作用都没有,并且根据父母很认真的日记,已经发现这个特别明显典型的48小时周期性发作。所以这时候我们的诊断也是非常明确的,应该是周期性的内斜视。
既然明确了周期性内斜视,那我们首选手术治疗,与父母沟通了手术细节。但外国人的习惯经常会全家人一起旅行什么的,他们家刚好在这个日程是一个月的全家旅行,怎么办呢?那就等旅行回来再做手术。
一个月的旅行期间,怎么解决孩子的眼睛问题?我的导师就提供了这么一个选择方法,在配戴的眼镜上面加一个压贴三棱镜,看看能不能起作用,在旅行回来之后看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戴一个棱镜,棱镜的度数怎么定呢?并不是说根据孩子斜视眼的斜视度数来定的,是在她眼位正位的那天,给她测的隐斜的内斜视的度数,到最后实际配的棱镜度数只有5个棱镜度,底向外的压贴三棱镜。孩子配戴好之后就回去了。
一个月之后,旅行回来复诊了,这个所谓的不可预料的效果出现了,妈妈说那个周期性发作没有了。她说孩子戴了这个眼镜之后一直都是正位的,只有很偶尔的一瞬间,眼位有那么一点点向内偏斜。听到这个,我的导师感到很惊奇,因为这个真的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与导师一起仔细检查之后,发现确实没有斜视了。这时候,我的导师就决定了一个方案,将压贴三棱镜去掉,去掉之后看效果,一个月之后来复诊。
压贴三棱镜去掉一个月以后来复诊,发现周期性斜视还是没有发作。我们又给她作了一个详细的检查,发现这个孩子仅仅在看远的时候有6个棱镜度的隐性的内斜视,在看近的时候有15个棱镜度的隐性的内斜视。这个时候给她查Titmus,立体视功能是有的。
应该说这是个特别有趣的病例。其实也是一个意外。因为他不愿意做手术,因为他要去旅行,所以试了三棱镜,本来想就是试试,谁知道周期性内斜视的发作就这么终止了。
04
小结
关于周期性内斜视,我想通过前面两个典型的病例汇报,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小结。我们知道周期性内斜视仍然属于我们斜视中的少见病例。它具有特征性的周期性规律,如果能够捕捉到或者记录到这样一个明确的周期性规律,诊断是并不难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病史询问的过程当中,在中国的环境来说,一般门诊时间是上午和下午,门诊量很多,并且门诊的时间比较嘈杂,问诊的时间也比较短,但还是建议我们医生能尽量仔细询问病史。如果我们能仔细一点询问病史的话,说不定有些特殊病例就不会从我们眼前溜过去了。一旦怀疑到这个患者有周期性发作的可能,推荐的一个方法就是,要让家长对孩子的眼位进行追踪记录,最好能做一个日记,记录每天的情况,现在手机就很方便,可以随时拍照做记录。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一旦明确了周期性内斜视,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大家都有看到,是很确切的。根据斜视这一天的斜视度数来设计我们的手术。关于手术治疗,实际上也曾经有过争议,有人说既然是周期性发作,那么我缓一缓再做手术,多观察一些时间。但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周期性内斜视还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双眼视,所以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如果家长愿意配合的话,我们还是推荐尽早做手术。
关于棱镜治疗,如果孩子没有做手术的条件,家长不愿意或者是暂时不能做手术。棱镜治疗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治疗的一些方法。大家可以不断地探讨、不断地交流。这是我对周期性内斜视的一个学习认识的过程,与大家一起交流,谢谢大家!
精彩文章:
亢晓丽:连续性斜视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
李莉:儿童眼镜验配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