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一定致盲吗未必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5/1/16 11:16:39   点击数:
 

“青光眼,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常常与“视力下降”、“失明”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它是一个可防控的眼部疾病!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守护视力,让青光眼不再成为致盲的“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如何守护视力,让青光眼不再致盲。”

「一.早发现、早干预:把握青光眼防控的先机」

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是两种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闭角型青光眼通常由于房角关闭导致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引发眼压急剧升高,患者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球胀痛,伴随同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而开角型青光眼更为隐匿,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当患者发现视力问题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使得很多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定期的眼部检查可以帮我们捕捉到青光眼的蛛丝马迹。特别是40岁以上、有家族史、高度近视或远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检测眼底、眼压、视野等)。早期青光眼通常有眼压不稳定或升高现象,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是避免青光眼致盲的重要途径。

但是,眼压具有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单次门诊眼压检测无法充分反映眼压的真实变化情况,可能因漏诊而延误治疗。据有关研究表明,当选取每天12次眼压测量法作为金标准时每天6次的诊断假阴性率为44.44%,每天4次的诊断假阴性率为63.89%。一天中测量眼压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发现真正的眼压峰值和谷值,24h眼压监测的敏感性就越高,青光眼的漏诊率也就越低。

目前,临床中被广泛接受的24小时眼压曲线测量方法为一天测量包括日间和夜间在内的12次眼压,但当今居家、医院就诊时间段的眼压监测仍然难以实现。而英泰力回弹式眼压计,可助力用户轻松实现居家24h、12次金标准眼压监测。

「二.科学治疗,坚持随访:确保最优治疗效果」

一旦被确诊为青光眼,患者应与医生紧密合作,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而青光眼患者通常需要制定一个目标眼压控制基线,将眼压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才能阻止或较大程度来延缓我们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发展。早期的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一般要求控制在18mmHg以内;中期的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一般要求控制在15mmHg以内;晚期的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一般要求控制在12mmHg以内。

青光眼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等多种手段。无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其主要目的都是控制眼压。

在治疗过程中,眼压监测和定期的随诊同样重要。使用眼压计进行常态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各种治疗手段对眼压的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同时,定期随诊与医生共享眼压数据,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通过个性化的治疗和持续的监测,我们可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保护患者的视力。

「三.调整生活习惯,促进眼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青光眼患者尤为重要。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压力;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和视神经;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

青光眼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但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定期监测、个性化治疗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守护视力、远离致盲的威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