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4/5/16 15:52:59 点击数: 次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在那令人惊艳的小米MIX后,我们都期待这小米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可让人意外的是,在其年的首场发布会上,并没有那传闻中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正统续作的身影,也没有端出一款旗舰级产品来撑场。作为主角的,仅仅是一款定价在元的中端产品。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为小米6所做的前戏预热,可其实小米5c远远不只是一款千元级产品那么简单。更为准确的说,是一场大戏刚刚揭幕。一个心潮澎湃的开始作为首款搭载自家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小米5c最为吸引人瞩目的,自然是那颗松果澎湃S1。可最为让人纠结的,也正是这颗处理器。不同于成名已久的高通、联发科这样的芯片厂商,也不同于苹果、三星、华为那样有着深厚技术加持的同行,半道出家做处理器的小米端出一颗宣称是“中高端”的处理器,自然是会让人倍感疑惑,甚至是抵触。松果澎湃S1到底是什么鬼,小米5c用这颗真的行么?性能表现怎么样,能流畅打荣耀么?发热能好么,当年的K3V2啊。功耗控制应该不咋滴吧?用起来信号能和苹果比么?会不会有兼容性问题啊,英特尔那会儿怕了。诸如种种疑虑,正是作为首款自主处理器的松果澎湃S1所需要解答的,甚至是证明。虽说这是小米的首颗自研处理器,可松果澎湃S1在制程、核心、架构等方面的选择却十分的成熟老练,都是瞄准着控制成本、高良品率以及稳定供应的方向去做。如其所选用的28nmHPC+制程工艺,相比起隔壁大户那旗舰级的10nm,那大规模量产的16nm工艺,都是毫无优越感可言。且这颗八核处理器所采用的Cortex-A53核心与big.LITTLE架构,更是稀疏平常的事。可这对于初入门道的小米来说,对于一颗定位中端的处理器来说,这些选择都是高性能、高良品率的高性价比选择。如此成熟老练的选择,使得其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当然如此成熟老练的做法,在将其与市面上的同级别处理器做参数对比时,我们的心中是毫无波动的。这般的平静,也是直接的反应在跑分数据中。由于核心数、架构以及核心上的选择与设定都高度相似,松果澎湃S1与骁龙、HelioP10、HelioP20在CPU性能上的差距,几乎就取决于那相差并不大的核心频率上,自然也直接反映在相关的跑分数据中。所以制程工艺与架构更为先进的骁龙一路领跑,架构核心一致但频率更高的HelioP10要更胜一筹,都是理所应当的表现。当然得说明的是,在CPU性能表现上稍逊一筹的松果澎湃S1,第一回就获得如此表现也是值得给予点掌声鼓励。(小米5c暂不支持ES3.1,故SlingShotExteme跑分为0。)CPU性能上的稍逊一筹,松果澎湃S1的GPU图像性能却让人意外。虽说以架构来说,松果澎湃S1所采用的Mail-T并不如HelioP20的Mail-T来的优越;就制程来说,也不如骁龙的Adreno所采用的14nm先进;即便就以频率来看,比起HelioP10那MHz的Mail-T还要低些。可这松果澎湃S1所采用的Mail-TMP4是一颗四核GPU,直接就用双倍的数量来换取优势,自然是在那跑分数据中表现出来。以账面的跑分数据来看,松果澎湃S1的性能表现是达到了个不错的基准线,与市面上同级别的产品作作比较,综合性能甚至能打个“略胜一筹”的评价。当然这光是跑分还不够,得来真刀真枪的。实际测试就直接跳过系统流畅度,这年头还要说这事的,可就太过分咯。实际测试自然是要结合实际来,选用海岛奇兵与王者荣耀这样的热门游戏。前者性能要求较低,运行起来自然是足够的流畅轻松。后者要求性能较高,前期的激烈小团战时运行流畅。可这持续到后期时,尤其是有大型团战时,就会出现掉帧的情况出现,并且此时发热也逐渐明显起来。原因也实在是简单,还是处理器的事。松果澎湃S1所采用的28nmHPC+工艺虽成熟,但也“老旧”,发热控制就先天性的不如更先进的14nm或16nm好。这不仅是使得其核心频率在实际运行时比起标称的要低,更是随着持续运行的情况加剧。此外作为初入门到的小米,显然在松果澎湃S1的核心调度上还有潜能能挖掘出来。即便是开启性能模式,其四个高频核心的频率不低,但却并没有在工作状态上。就寄望于,小米在推出下一颗自研处理器之前,为松果澎湃S1再优化优化。搞清楚这松果澎湃S1的性能表现,回过头来看回主角——小米5c。其被吐槽的另一个点,那就是仅支持移动4G网络的“残废”。这在全网通满大街跑的现在,那可是十分显眼的败笔啊,而这个事又得绕回去松果澎湃S1上。首先要说明的是,小米5c实际是支持五模频段,也就是支持移动联通的2/3/4G网络,电信则是能够支持4G网络。姑且不讨论小米5c为啥出厂设定为仅支持移动4G,就为个关键的,这可升级的基带未来能实现全网通么?虽说这可升级的基带埋下了个伏笔,可实现全网通并不只是一个软件升级就能够解决的事情,或者说这并没有这么便宜。这事情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CDMA网络的专利几乎都在高通手上,要用就得获得专利授权。也就是意味着,小米需要与高通达成协议,不然这全网通都将成为松果处理器的短板这样的拦路虎,几乎就是每一家处理器都要遭的麻烦,不管是苹果、三星亦或者是华为。此外这处理器可不只是用CPU、GPU以及基带这三样东西就组成的,其还需要相当多的功能模块、接口、技术等组成。如决定摄像头拍摄能力的ISP,决定通话效果的DSP等。此外内存接口、尺寸接口、CCI总线等,还决定着其能否支持更快更强的元器件以及看不见的账面性能。这些隐藏的东西要说起来,那当成是篇论文都不是问题。要是进一步探究这些细节之处,松果澎湃S1的表现与同级别产品处于同样的水准,没啥优越可言。可对于初入门道的小米来说,对于第一颗自研处理器来说,踏上这样的合格线,却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当然在处理器这条路啊,小米就走了个开始而已。轻的“不真实”,圆的“不存在”作为名义上的后续机型,小米5c与小米4c最为相似的,其实只有那相同的定价与相似的名称。不同于后者所采用的塑料材质机身,也没有那青春跳脱的色彩,小米5c所采用的金属机身要显得更具质感与沉稳。确实背面所采用的上下贴片设计,并不如一体化金属机身要来的高级与一体。但纹丝合缝的细节做工以及带着那么点晶莹的贴片材质,在视觉与触觉上的处理是说得过去的。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小米5c的机身采用金属材质,但其整理重量也仅为g。相比起塑料机身的小米4c,也就重多那么几克重量来。可这在潜意识里带来的错觉,让人感觉到小米5c是意外的轻巧。作为一款让人为之惊艳的产品,小米MIX不仅是为小米带来掌声与欢呼,更是相当明显的提升其审美与设计理念。似乎就是受到设计师PhilippeStrack的影响,在小米MIX后所推出的机型里,不再是有棱角分明的机身线条,也不再是泛滥的用高光切边来彰显金属机身。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小米5c那手感表现就像是盘着一块玉,圆润而冰凉。后者自然是来自于金属材质的特性,而前者则是在机身线条的基础上,配合那块2.5D玻璃与平实的实体Home键所成就。在大方向上来说,小米5c那又轻又薄的机身设计与手感表现,是能够给予不错的评价的,但在细节上的处理是要扣分的。小米5c的金属机身并没有用上防指纹涂层处理,这使得其极为容易出现使用痕迹。虽说用布擦拭下就能够消除掉这些指纹或汗液,但依然是有碍观感的事。暗夜之眼?小米5c的后置摄像头采用的是OV,这是一颗1/2.8英寸的万像素传感器,其单个像素面积为1.25μm。相比起普通手机而言,其单个像素面积更大,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进光量,在暗光环境时拍摄自然会有相应的优势。除硬件外,松果澎湃S1的ISP算法还能够让其感光性能提升%。并通过“双重降噪优化”与“像素级动态范围调整”,能够将画面纯净度与宽容度实现提升。通过这样的软硬结合,于是小米5c被称之为“暗夜之眼”。当然这都是小米自称的,特别是软件算法在拍摄时所起到的作用,可是很难用数值量化出来比较的。所以还是得用实际拍摄的表现,来说事。小米5c的拍照功能很简单也很干净。要双色温闪光灯?没有;要红外对焦?没有;要双摄像头?更没有。即便是在升级到最新的MIUI8之后,其拍摄界面以及拍摄功能依然是那套熟悉的味道。连各家厂商都积极跟风的拍照水印,小米5c都是一概不支持。对于我这种“老年人”来说,简单纯粹的拍出一张照片就好,那是相当合适。可对于更为广泛的消费者来说,这属于“缺点”啊。以硬件来说,小米5c的传感器尺寸并不大,但相对较大的单个像素面积使得其有着更为优秀的理论画质。这在硬件上的优势,自然是直接反映到实际成像中,所以给小米5c的评价是能够说得上一句“不错”的,当然这是与同级别产品做对比时所得出的结论。往细节来说,小米5c的色彩表现、对焦速度以及解析力,就是中规中矩的表现咯。色彩忠实但不平淡,对焦稳定而不拉风险,也没有明显的锐化效果。看起来呢,是不如别人的浓妆艳抹要吸引眼球,也没有旗舰级的闪电对焦。其所拍摄的感觉,就像是在用一瓶万金油,啥情况都能用也有效,但你要说哪方面出彩就难说出个所以然。既然是“暗夜之眼”,那自然是对暗光环境下的表现有信心。也确实可以说,小米5c在暗光环境的成像表现,是颇为让我惊喜的。如上图在仅有入路灯的情况下,其依然能够拍摄出物体应有的色彩并保持着不错的画面纯净度。虽说其百分百放大来看,依然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噪点与油画感,但比起同级别产品都是黑膜一片,已属优越。小电池,快充电同样是5.15英寸屏幕,小米为小米5内置mAh电池,小米5s则是mAh,小米5c却仅为2mAh。或许这是为了轻薄的缘故,但其距离mAh的及格线有所距离,且其所搭载的松果澎湃S1处理器在功耗上的表现是个薛定谔的状态。在经过相关测试后,其剩余电量为66%。结合其实际电池容量来说,属于及格线的水准,出门在外还是带上移动电源保险。虽说用的是自家处理器,所支持的快速充电技术也命名为“澎湃快充”,但本质依然是高通QuickCharge2.0。这也算是个好事,毕竟该标准已经有着广泛的支持与认可,更是省却诸多供应链的问题。小米5c标配的充电器,依然是那熟悉的MDY-08-EH,标称支持5V/2.5A、9V/2A、12V/1.5A标准,标称功率最大为18W。在实际充电中,其最大功率为18.12W,这样的表现属于不错的,甚至比起小米自家的旗舰机型还要再好点。且由于其本身并不大的电池容量,其在30分钟即可充电至60%,75分钟即可充满。在细节功能方面,小米5c可讲的不多,能吐槽的不小。其依然配备有红外遥控功能,看来小米是将该功能作为自家千元级以上产品的标配特性。该功能的加入,自然是使得小米5c能够作为遥控器使用,除常规的电视、空调等之外,搭配上小米自家生态链产品使用,无疑是能增加用户粘性的做法。可与前辈相同,其依然是没有配备NFC功能。这在各种Pay满地跑的现在,在小米大推公交卡功能的背景下,小米5c就显得颇为尴尬。大戏的开幕作为小米预期中的”中高端处理器“,松果澎湃S1的各方面表现是达到个应又的基准线。但其在现阶段还达不到小米正统续作所需要的要求,自然是不能够成为小米6的选择。且由于在定位、发展、营销等各方面的需求下,其与红米系列就有着天然的距离感。那么作为衍生机型的小米5c,不管是在定位还是定价上都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与其说其是一款升级版产品,倒不如说是为松果澎湃S1所量身定做的嫁衣。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5c如此四平八稳的综合表现,都是能够理解的保障性措施。确实如此保险的做法,使得其与同价位机型相比,略显逊色。但对于小米来说,对于自家首颗自研处理器来说,这只是一场大戏的开幕。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