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嵴帽病一种不容忽视的眩晕疾病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7-6-23 0:40:27   点击数:
 

杨某,女,32岁,年5月18日以“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半个月”为主诉至我院就诊。患者半个月来反复发生眩晕,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到我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就诊,行SRM-IVBPPV诊疗系统检查。结果显示:

自发眼震:(-)

仰卧眼震:方向水平向右(←),3.1°/s,持续时间:1min,体位向左侧旋转15°时眼震消失。

俯卧眼震:方向水平向左(→),2.9°/s,持续时间:1min

Roll-test:

左侧体位:方向水平向左(→),9.0°/s,持续时间:1min

右侧体位:方向水平向右(←),9.7°/s,持续时间:1min

Dix-Hallpike:

左后体位:(-)

右后体位:(-)

诊断:左水平半规管轻嵴帽病。

治疗:氟桂利嗪10mg日一次睡前口服1周。

一周后复查,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各位置性试验检查均阴性。

这是辽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诊疗中心首次诊断轻嵴帽病病例。该病临床发生率低,眩晕症状顽固,酷像耳石症,但该病位置性试验无眼震潜伏期,且眩晕持续时间长。该病临床报道罕见,极易发生误诊,漏诊。值得临床医生了解重视。

轻嵴帽病概念的发展过程

Aschan等提出他们观察到喝酒后出现持续性的向地性的位置试验诱发变向性位置性眼震(DCPN)现象,并称为酒精性位置性眼震。

Shigen进一步提出轻嵴帽眼震并描述其特征。

Hiruma等人在临床上遇到类似酒精性位置性眼震的患者,持续时间与嵴顶结石症持续时间较为相似,并认为嵴帽相对周围淋巴液轻才会出现。

-

Kim和Ichijo分别报道了轻嵴帽病的眼震特征及零平面现象。该病逐渐得到了部分医生的认知和了解。

轻嵴帽病的眼震特征

1.Bowandlean试验、Roll-试验可诱发持续向地性DCPN,且没有潜伏期,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

2.仰卧后再缓慢地把患者头部向左或右偏转的过程中出现眼震的消失,即出现零平面;

3.当仰卧位时出现向健侧的水平眼震;俯卧位时出现向患侧的水平眼震,持续时间较长;

4.头直立位没有眼震出现。

轻嵴帽病的零平面

定义:零平面即改变患者头位时持续性DCPN消失的位置平面。

机制:此平面嵴帽长轴平行于重力线,不发生摆动。

第一零平面:在使患者头部轻轻地向下俯曲或向后仰卧过程中出现眼震消失的位置平面。

第二零平面:把患者头部向后仰卧60°、再向右或左转动、常在偏转角度15°~30°停留时出现眼震消失,该位置平面命名称第二零平面。

第三零平面:同样当把患者头部向下俯曲90°、再向右或向左偏转过程中再次出现眼震消失的平面并命名为第三零平面。

轻嵴帽病的发生机制假说

1.壶腹嵴帽密度降低。

2.内淋巴所占比重增加导致壶腹嵴帽的密度相对降低。

3.脱钙变性的轻耳石颗粒或漂浮的细胞黏附在壶腹上导致轻嵴帽。

轻嵴帽病的治疗

前庭抑制剂治疗。

中药辨证施治。

部分患者有自愈倾向。

长时间不缓解的患者可采用半规管阻塞术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