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健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不仅是文学比喻,用之来说明眼睛与健康的关系也是恰如其分的。因为眼睛各部位分属于五脏:眼睑属脾;眼的两毗(脉络膜)属心;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属肺;黑眼部分(角膜和虹膜)属肝;瞳孔(后方的晶体,玻璃体)属肾。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则目能视万物,辩五色”。如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就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全身许多处疾病都可在眼睛部位反应出来。观察人眼及其目光,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甚至看出体内有了什么病症。其方法有:
(1)望白眼球的颜色
健康人的白眼球洁白而有光彩,是没有其他颜色的。如果出现异色或斑点,即表示人体内脏有病,并可从颜色来判断疾病的部位。
白眼球呈蓝白色,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这些人眼白发蓝,外观显得干净漂亮,其实这是贫血的表现。凡患中、重度贫血者,眼巩膜(眼白)都呈蓝白色。
白眼球上出现绿点,这多半是患有肠梗阻。白眼球变黄,这
是出现了黄疽。黄疽是由肝病或胆道疾病、妊娠中毒及一些深血性等疾病所引起的。
白眼球常有出血片,这是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信号。
白眼球常有小红点出现,这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最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白眼球充血发红,常由细菌、病毒感染发炎引起。除了两眼发红,还有分泌物、发痒、异物感和眼痛等症状,医院眼科诊治,另外,严重失眠者,心功能不全者,血压高的人发生脑溢血前及羊癫发作前都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的症状。如单侧眼白发红,提示可能受到性病感染。
白眼球上出现蓝色、灰色或黑色斑点、多半有肠蛔虫症。
(2)望黑眼珠周围的颜色
黑眼球周围出现红色。又有点状白色混浊,同时有眼疼、怕光、视力不好、流泪等症状,这是得了虹膜炎。
黑眼珠周围出现金绿色环,为肝豆状核变性,提示铜积累过多。身体排泄铜的功能失常,会导致生命危险,应及早治疗,
黑眼球周围出现白色环。又称角膜翳。以往认为这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但近来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白色环是血兴中胆固醇水平增高的征兆,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大多会出现白色环,它与心脏病的发生也有密切联系。
(3)望瞳孔的形状与颜色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孔洞,是光线进人眼内的通道,正当的瞳孔为圆形,两侧等大,直径约二.五毫米,颜色像一池井水,黑洞孔、清湛湛的。若瞳孔括约肌收缩,则瞳孔缩小;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交配,瞳散大,由交感神经交配。瞳孔可以随着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扩大。
在通常室内光线下,若瞳孔直径小于一.五毫米或大于5毫米,边缘不规则,对光反应迟钝等,都属于病态。
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溢血、脑血栓、脑肿瘤等等;瞳孔散大,多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重症的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瞳孔缩小,多见于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以及老年人的脑桥肿瘤、脑桥出血,也可见于糖尿病(因瞳孔的舒缩受植物神经的调节,而糖尿病导致植物神经损害,可影响瞳孔的舒缩功能,临床发现,糖尿病人的瞳孔较正常人的为小)另外,有机磷中毒,亦可出现瞳孔缩小,吗啡中毒时可出现针尖样瞳孔。
瞳孔变白,见于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高度近视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手足抽搐等并发症,也可因外伤所致。更多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据统计,白内障占失明原因的第一位。患白内障时,可以透过角膜发现瞳子L里出现白色,这是由于晶状体发生混浊的缘故。人到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眼外伤都能引起白内障,如发现自己的瞳孔变白,应去眼科、内科做详细检查。
瞳孔变黄,以手电光或灯光照射瞳孔,眼底深处发出一种像夜间猫眼的黄光反射,医生称这类眼病为“黑蒙猫服”,多半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这类眼病多数见于七——八岁以下的儿童,有一定的家族性和遗传性,恶性度高,如不及时治疗(做眼球摘除),当癌细胞扩散到颅内。眼球外或远处脏器时就可致命。少数见眼内化脓(玻璃体脓病)。
瞳孔变红,常见于眼外伤或某些眼内出血疾患。根据眼内出血的多少可有不同的形态。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瞳孔发青,正常眼珠内具有一定压力,这对保持眼珠内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当眼压(眼内容对眼珠壁压力)过高发生青光眼时,可由于角膜发雾水肿及眼内一系列改变使瞳孔发出一种青绿色反光,青光眼(又称绿内障)即由此得名。青光眼病人,眼球会变得像硬橡皮一样,自己也会觉得双眼胀痛欲裂,不赶怏求医,就有失明的危险。
(4)望虹膜的色泽
虹膜是瞳孔周围含有色素的环形薄膜色,黄种人的虹膜多是棕黄色,白种人的虹膜有灰、蓝、浅棕色等不同的颜色。他的功能是调节瞳孔大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的结构极其复杂,共分五层。数千个感受体接受着外来的光脉冲,这项重要的任务是由具有滤光器的作用的色素细胞担任的,虹膜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它布满了各种器官的感受体,人体内脏器官健康与否可从虹膜上反应出来。这在世界上已形成了颇有规模的“虹膜诊断学”。
近代科学证实,虹膜上出现某种亮点,表示脑神经有了毛病。虹馍的侧面代表肺,下方代表肝,围绕瞳孔的圆环代表胃利肠,如果这一区域出现凹点,说明有溃疡病。多数风湿病患者,虹膜上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分散小点,虹膜上出现褐色斑点,在小儿多半是有肠蛔虫的表现。有趣的是,左眼反应的却是右半身的情况,右眼反苹应的是左半身的情况,如果左眼虹膜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右半身某处有了毛病。如果右眼虹膜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左半身某处有了毛病。而左右两眼膜都出现异常变化,则往往是人体中间部位或两侧都出现了病变,如胃、肠有病,则在左右两眼的瞳孔周围出现环状斑。一些有疼痛感觉的疾病,如心绞痛、血管梗塞,急性胆囊炎、胃溃汤等疾病,虹膜上的斑点特别明显。据有关方面统计,用虹膜检视法早期诊断心绞痛、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确诊率可达80﹪左右。
(5)望眼球是否突出
有的人两只眼睛自小就向前鼓起(俗称金鱼眼睛),这是各人的长相不同,不是病态,但有的眼球突出就是一种疾病。
单眼突出,即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可影响脸裂闭合不全。一侧眼球突出的病例约百分之五十,是由颅内疾患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脑肿瘤。
双眼突出,最常见的是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患者除眼球突出外,还伴有心慌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而且“目光”特别地亮,“目光炯炯”且咄咄逼人。此外,高血压、震颤麻痹症(帕金森氏病),白血病、血友病也可引致突眼发生。另外,维生素B、D缺乏也会引起轻度眼球突出。
发生眼球突出的病因很多,除上面所说的病外,还有眼球本身的原因,如高度近视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引起的角膜或巩膜葡萄肿等,这些经过眼科医生检查就会清楚的。
(6)望眼眯是否凹陷
眼球凹陷,多见于身体严重消瘦者。另外,心情极度苦闷时,或患霍乱、痢疾、腹泻、糖尿病及脱水症,眼球也会凹陷。
接近死亡的人,眼球凹陷,且有一副“死相”:目光呆滞、瞳孔散大、无光泽、鼻端变尖、鼻翼煽动、脸呈铅灰色,几乎无表情。经验丰富的医师常能依此来预测重病患者的死期。
中医认为,眼窝下陷,多为伤津脱液。按眼窝下陷的程度,可判定疾病轻重。目睛下陷案内,是五脏六腑精气已衰,病属难治;如仅微陷,是脏腑的精气未脱,病属可救;若裹陷已深,视不见人,真脏脉现,便是阴阳竭绝的死证。
(7)望眼球的光泽
眼球干燥、无光泽,这多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成人、儿童缺少维生素A则会使眼球结乾干燥、无光泽、毛糙、甚至失明。未失明的,一到晚上也会变成睁眼瞎。虽然现在大城市中已很少见,但边远地区和农村还须提防。
(8)望眼清的神采
健康者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白的部分没有云翳,瞳孔黑亮
而不混浊,可随光线的强弱扩大或缩小,眼球转动灵活。
久病体弱或阴盛阳衰的人往往双眼无神,目光晦暗无华,眼珠上似乎蒙上了一层混浊不清的浊物,有病难治。
精神病人的眼睛混浊,反应迟钝,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烦燥。
(9)望眼睑的变化
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眶的前方,分上下两部分。由皮肤、肌肉,结膜等组成,边缘生有睫毛,是防御外物侵犯的屏障。正常人上下脸闭合时,上下脸缘紧密结合;睁眼时,上脸向上提起,下脸轻度下垂;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时,上脸遮盖角膜上缘约两毫,整个瞳孔区则完全暴露在外,光线可无阻挡地通过,保证了正常视觉功能。
眼睑不正常的表现有:
黑眼圈(眼睑呈灰暗色)常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房事过度引起的。中医认为,眼圈发黑是肾亏所致,黑乃肾之本色,眼睛靠五气的滋养,如房事过度,肾精亏少则两目缺少精气的滋润,而肾之黑色浮越于上,所以两目无神,眼圈发黑。如能节制性生活,注意调节,眼圈发黑就会改善。一般说来,偶然的眼圈发黑,只要注意校正生活节奏,避免劳累,同时用手轻轻按摩眼眶周围的皮肤,眼圈发黑就会变浅消失。但如果长期眼圈发黑,则是一种病往往是肾亏兼有血瘀症的一种信号。现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证实,严重肾亏和内有瘀血的病人常与内分泌及代谢障碍、肾上腺皮质机能紊乱、心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眼睑浮肿,属于生理因素有睡眠不足、睡眠时枕头过低,流泪之后,属于疾病因素有眼睑结膜发炎、心脏病、肾小球肾炎等。
眼睑下垂,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的,一生下来就有,只要长大后作一下“眼科悬挂”手术即可。后天性的,往往由
疾病所致,如重症肌无力、精神抑郁症、某些脑血管病变及维生素B缺乏症等。
眼睑不能合拢。若想眼皮紧闭而不能,称之为“兔眼”,这是面神经、麻痹的特征之一。如果是儿童在人睡后上下眼皮不能闭合或闭合不紧,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应注意饮食习惯,少食生冷食物。
眼睑结膜苍白,多为贫血。自己可对着镜子用手指翻开下眼睑,便可看清楚。
眼睑上出现黄色斑块,也许你注意到,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她的眼睑内端有两颗对称的微微隆起的黄色斑块,上眼睑出现这种黄色斑块,称之为黄色瘤。这反应出人体内血脂过高,易患心血管疾病。
眼底像一面镜子,人体很多疾病均能在其中反映出来。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血管,也是临床医生观察全身动脉的唯一窗口。有些人眼睛外观无任何异常,只有查眼底才能发现眼底病变。四十岁之后,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这对预防和发现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赞赏
治疗头部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