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视疲劳的原因
视疲劳并非独立的眼病,而是以病人自觉症状为基础的,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也常被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外界环境因素是引起视疲劳的重要原因,如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此外,一些眼病和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视疲劳的发生,大家应提高警惕。一、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视患者为了看清目标,往往需要用比正常眼更多的调节力,以代偿眼球屈光的不足,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视疲劳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配镜虽是消除屈光不正引起视疲劳的首选措施,但一定要经过准确的验光。如果配戴的矫正眼镜不合适,也会因过度使用调节力而引发视疲劳。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患者常有视物模糊、眼部酸胀和头痛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与常见的视疲劳症状没有明显差别。此时患者若麻痹大意,没有及时就医的话,青光眼极有可能在情绪波动、过度疲劳或暗室环境等诱因下发生急性大发作,对眼球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三、干眼症:过去,视疲劳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视疲劳症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的“游戏一族”“办公一族”和“有车一族”里,干眼症堪称“罪魁祸首”。这些人产生视疲劳主要是长时间睁眼注视和电脑辐射双重作用的结果。四、斜视:患有外隐斜视的人由于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有向外偏斜的倾向,容易发生眼肌性视疲劳。五、全身疾病:视疲劳的症状在眼睛,但病因可能是复杂的全身性疾病,比如癔病、精神病早期、更年期综合征、甲亢、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病后恢复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等。上述患者用药物或矫正眼镜往往难以消除症状,必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视疲劳
视疲劳与中医眼科肝劳一症相似。“肝劳”一词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地注视近距离目标后,眼睛过于劳累而出现眼胀、眼痈、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因目为肝窍,故名肝劳。因此,具有养肝益肾、明目益睛作用的中成药,比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成了缓解视疲劳的经典药品。六味地黄丸组方为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能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亏损出现的目视昏花、视力减退、头晕耳鸣等症。杞菊地黄丸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方中枸杞子滋阴补肾,兼能养肝明目;菊花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本药能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视物疲劳、视物昏花、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等症。视疲劳、视神经萎缩,老年黄斑变性、慢性结膜炎、慢性青光眼等病也不妨适用本药。
明目地黄丸组方为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此方对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多种眼目病症有良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疲劳、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而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干燥性角膜炎、老年性泪腺萎缩、老年白内障、单纯性青光眼等也可使用本药调理。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补肝肾很有学问,用地黄丸保护视力,首先要弄清是肝肾阴虚还是肝肾阳虚,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此类药物。此外,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桂圆肉、猪肝、鱼头、猪血、鸡蛋、枸杞、海参、墨鱼、胡桃等,都有明目作用,不妨经常食用。明目地黄丸主要用于滋肾养血明目,治肝肾阴虚、目涩羞明、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成分是六味地黄丸再加上六味药(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等六味,加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明目地黄丸共有4方,最早为宋代将(唐)地黄丸易名而来,后明代《万病回春》一方。《审视瑶函》一方以及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方。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功能益肝肾、滋阴降火、养血补血。有促血凝、增强心脏收缩力、利尿、轻微降血糖的作用。山茱萸制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涩精止遗、敛汗固脱。有利尿降压、改善糖尿病消渴症状的作用。对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亦有改善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益肺固肾,养阴生精,久服可降血糖。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膀胱、心经。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宁心,有利尿排钠、镇静、保肝、抗溃疡的作用。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有降压、解热、镇静、通经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回肠和子宫平滑肌收缩。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泻热通淋、清心肺、滋肾火。有利尿、降糖、降压作用,能稍降血中胆固醇。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养阴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抑制脂肪在肝脏中沉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减轻动脉硬化作用,能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治糖尿消渴效佳。菊花味甘微苦、性凉,入肺、肝、胃经。功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菊花又分黄、白、野菊花。甘(白)菊花偏清肝明目。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能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现已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降压、利尿、保肝、护肝及拟维生素E作用,并能促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功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有缓解胃肠及子宫平滑肌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利尿的作用。能抗血栓形成,并有镇静作用。蒺藜味苦辛、性平,入肺、肝经。功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常用于肝阳上亢、肝气郁结、乳闭不通、肝热、目赤多泪、风疹瘙痒等证。亦有降压作用。石决明煅味咸、性寒,入肝经。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煅用有收敛、止血作用。本品有镇静及减轻脑部充血的作用。这12味药组成了治疗目疾的重要方剂,但其作用与心脑血管、肝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虽没有表明降压,但所列能治症状,包括降低血压的症候群。由此可见,明目地黄丸制剂除补肾明目外,尚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如何保护自己的视力
1、合理调整显示屏和眼睛的距离,注意用眼卫生。2、合适的屏幕亮度:一般来说,使用电脑我们最好把显示器的亮度调低,这样较不易伤害眼睛。3、不要长时间的盯着显示屏,我们在30分钟左右可以向窗外远眺,缓解视觉疲劳。4.在电脑桌旁边放一杯热水、也要增加眨眼的次数、这些都是可以缓解视觉疲劳的症状,在工作中也可以泡杯菊花茶来眼睛疲劳的症状,长期的因为还有恢复视力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视疲劳只是眼睛累了,只要休息一下,立马就会好。殊不知,视疲劳是众多眼和全身疾病的重要表象,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可能使隐藏在视疲劳背后的疾病被延误。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如近距离用眼时,出现视力模糊、重影、字行重叠、文字跳跃;看近后再看远处时,需片刻才能逐渐看清。眼部症状有眼困倦、怕光、眼睑沉重、睁眼困难、眼球及眼眶周围酸胀感或疼痛、流泪、异物感、眼干涩、眼皮跳动等。严重视疲劳患者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等。如何有效预防视疲劳
1、生活要有规律,休息及睡眠要充分,尽量晚上11点以前睡觉,这样才能保持肝脏充分的休息和代谢,这是养肝明目的关键。2、改善工作环境,照明光线应明暗适中,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相结合,使工作物周围的亮度不过分低于工作物亮度。3、干燥季节或使用空调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可用加湿器。4、多吃富含维生素A,AD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韭菜、菠菜、番茄、豆腐、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5、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相关疾病并及时治疗。医院找眼科医生诊治,尽可能早期发现、根除原发病变,比如通过配镜矫正屈光不正,通过眼外肌训练弥补外隐斜视的缺陷等。6、多喝清肝明目的草药茶,如菊花加枸杞泡茶,蓝莓果茶,多食用富含玉米黄素(Zeaxanthin)和改善眼睛周围微循环的叶黄素及芦丁等。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目前90%的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睛表面的细胞产生损害。干眼症患者最好选择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7、注意用眼卫生。坐姿要端正,视物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于精细的工作。长期使用电脑时,荧屏的清晰度要好,亮度要适中,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每工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尽量远眺、遥望绿色植物利于眼神经的放松。帮助眼睛做运动有效预防视疲劳
1.眼珠运动法:头向上下左右旋转时,眼珠也跟着一起移动。2.眨眼法: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畅通。眼睛轻微疲劳时,只要做2-3次眨眼运动即可。3.热冷敷交替法:一条毛巾浸比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五分钟,也可以使用菊花水和匈牙利的洋甘菊水热敷,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钟。4.眼睛体操:中指指向眼窝和鼻梁间,手掌盖脸来回摩擦五分钟。然后脖子各项左右慢慢移动,接着闭上双眼,握拳轻敲后颈部十下。5.看远看近法:看远方三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6.按摩法:眼睛闭上,两手食指沿着鼻梁、鼻翼的两侧,上下来回搓揉。并且食指用力压鼻翼两侧凹陷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目地黄丸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只要辨证准确,就能药到病除。中医药只有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才能挖掘古人智慧,为现代人健康服务。明目地黄丸是一个由多种药味组成的丸剂,经过科学组方精制而成。明目地黄丸与中国市场上的中成药不同的是每一味中草药原料都预先严格根据欧盟法律控制安全性,尤其是重金属限度检查,铝、汞、砷、镉和农药残留等,并对投料前的中药原料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中药产品通常是不控制这些指标的,这就是许多患者反映,为什么在中欧和匈牙利市场上买到的中成药比国内市场上同名产品疗效更好的原因。陈博士药房良药分享精彩推荐岐黄中医远程救治新冠感染海外华人真实案例
为什么流感疫苗要年年打,而麻疹疫苗一生只要打一次?
不同类型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一)
柴胡疏肝丸——岐黄中医药中心中药浓缩丸介绍
陈博士药房养生贴士——每天睡前泡脚,驱寒祛病延年
温馨提示本文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网络。由陈博士药房编辑整理,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文章为原作者观点,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载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