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一双因袜子而发现的眼病,至今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0-8-31 13:08:59   点击数:
 眼科趣闻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母亲。母亲看到袜子后,觉得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

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色盲症又被称为道尔顿症。

或许让道尔顿也想不到的是,3个世纪过去了,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色盲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特别是一些先天性色盲病例,依然是眼科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那么,什么是色盲?色盲有哪些原因?为什么有些色盲病例是国际性眼科难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唠唠!

顾名思义,色盲是指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按症状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部分色盲中,以红绿色盲最为常见。

下面这张测试图,不同类型色盲患者看到的数字会不一样:

正常人:26

红色盲患者:6

绿色盲患者:2

全色盲:看不到数字

为什么会发生色盲呢?按照成因可以将色盲分为先天性色盲和后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也称为遗传性色盲,生活中所见的色盲患者大部分是先天遗传导致,有家族聚集发病的特点。需要提到的是,很大部分先天性色盲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出现典型的特殊形状色素沉积

视网膜是一个具有感光细胞的精细组织,可接收影像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且负责传送视觉影像到脑部。视网膜感光细胞主要包括锥细胞和杆细胞,两者都依附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需要由它提供养分并处理代谢废物。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中,杆细胞负责周边及暗视力,锥细胞负责中央视觉和色觉,是决定我们在辨别颜色、看清事物的关键。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杆细胞和锥细胞会发生变性,同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也会受到损伤,由于感光细胞损伤,病人视功能会因此受损。

杆细胞与锥细胞

一般来说,当杆细胞退化时,会导致夜盲及周边视野狭窄等症状;而锥细胞退化,会导致色盲及中央视觉减退等症状。而先天性色盲大多是因为视网膜锥细胞退化导致。

视网膜色素变性引发的色盲主要与基因变异有关,目前依然还没有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法。

★后天性色盲:也称为获得性色盲,主要由其他因素导致,后天性色盲的病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通过解决这些外部因素,后天性色盲或许可得到改善。

1视网膜黄斑退化

年纪增长所伴随的视网膜黄斑退化,会引起色觉的改变。老年黄斑退化通常会破坏中央视力,早期病人症状多数不明显,而到晚期中央视力被破坏,就可能出现视野中央区域的物体变形,甚至可能出现中央盲点。在我国,湿性老年黄斑退化患者占绝大多数。

可以使用类固醇药物来抑制及服用一些抗氧化剂补充剂等来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模式如低脂饮食和戒烟。此外,湿性老年黄斑退化还可采用光动力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方式进行治疗。

2白内障

白内障阻挡某些光线从而影响色觉,特别是暗灰色、深蓝色、墨绿色,常不容易分辨清楚。

白内障引起的色觉减低,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配戴“有色隐形眼镜”可以帮助分辨颜色。

3视神经炎

如果出现视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眼球转动时出现痛感、视野缺损,无法分辨颜色,便有可能是视神经发生炎症。

视神经炎通常病因复杂,诊断比较困难,但如果及早发现并接受适当治疗,不但能获得较好的视觉恢复效果,还可以降低出现后遗症的机会。

先天性色盲目前尚不可有效医治

但后天性色盲可以根据病因进行处理

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色盲症状

医院做具体的检查

查明患病原因

方可对症下药

如何减轻色盲的影响

1.在眼镜上安装滤色镜片,或是佩戴有色隐形眼镜,可以提高色盲患者的视觉对比能力。

2.由于色盲是遗传性疾病,可传给后代,因此避免近亲结婚和婚前调查对方家族遗传病史,及时采取措施,减低色盲后代的出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留言或进入后台咨询各种眼科问题监制:许莉主编:陈燕萍撰文:ekko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