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了这段时期的敏感期,突然记起昨天同事和我说,2岁以后孩子就进入叛逆期了,特别不好弄。
看了书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叛逆”,叛逆的意义在哪里,你又做了哪些事情让他更“叛逆”。
可能有妈妈看着会觉得敏感期或者是其他词语太专业了,也不容易记忆。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话,就可以基础性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些时期。
1、万变不离其宗——给孩子充足的自由。
2、尊重孩子。
3、不要试图欺骗孩子,更不要通过暗示孩子的方式达到你的目的。
4、记住,孩子这个阶段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发展自我。
5、和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家长怎样对你。
6、甚至要敬畏孩子。
7、记住一条原则:除非伤害自我、他人的身、心健康,否则就不要阻止他。
如果有可能,还是要记住这些敏感期的具体名字,为什么呢?是要清楚敏感期的概念,当孩子做出令你诧异的事情来的时候,你能知道,哦,孩子这是处于敏感期,我应该给他自由和尊重。是要更清晰地了解,孩子正处于哪个敏感期,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高效度过。
1、建立概念
表现:表现: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对概念特别感兴趣,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会不惜一切反复进行,以满足心理渴求。
2、自我意识
表现:咬人、打人、说“不”等。
我感觉这个敏感期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够找到自我,因此这里全文引用孙瑞雪《自我的诞生》。
自我的诞生
有人说,婴儿出生时同世界是一体的,我观察过许多婴儿,相信这个说法。但是,婴儿长到2岁甚至不到2岁时,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婴儿长到2岁甚至不到2岁,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自我就这样开始悄没声地萌芽。
因为这一点,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
0~6岁的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透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成人世界许许多多的纠葛,就是无界限造成的。
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其他人,并在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就无法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让我们看看自我在儿童的成长中,是如何表达的。刚开始,幼儿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这里打的含义是排除,不同意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的都是“不”。这是意识上的最早分离,通过语言表现……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的重复中,儿童感受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
儿童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必须要走他要走的路。走自己的路就必须先形成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形成了。
当儿童选择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就必然专注,任何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发现这一点。成人也如此,人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因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童便不断产生对人和环境的信任和依赖,并因此心满意足,变得安静、专注起来。这种持续性的生活,最后形成儿童的意志,独立也随之而来。独立促使儿童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实际上,大多数孩子生长到9-12岁时,已经开始思考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成人为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书上说的和现实社会不一样?”“为什么大人对待孩子和农民对待驴一样?农民打驴是为了让他快走,父母打孩子是为了让他学习,这实际并没有差别。”“难道人活着就不会有别的意义了?”这些都是孩子的原话。
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2岁时,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人格状态有巨大差异。例如,一个吸毒者引诱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胆小鬼吗?”这些语言不会使独立的孩子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容易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别人,寻求归属。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3、秩序
表现: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是的,我们在前一篇里头已经说过一个秩序了。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
这时,请我们不停告诉自己:保持耐心。
尊重孩子这一生命现象是首要的,所要做的准备是:一、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二、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