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被宣告只剩6个月生命,她多活了3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9-1-22 11:39:23   点击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李丰

抗癌30载

细胞病理权威、医院主治医师、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副教授。

作者李丰医师是细胞病理权威,她走过黑暗坎坷之路,却绽放明亮欢朗的笑容为癌病患者带来清凉的光明和温暖的鼓舞。

她历经癌病与治疗的折腾和人世的炎凉、沧桑,曾因患癌失去工作,又被她孤立,想自杀,而又重新站起来,超越困难。于其间仍能身兼台大医师和医学院副教授之责。并于医院学佛社共修会帮助许多人迈向觉悟之路,勇往直前过最快乐光明的生活!

“与淋巴癌和平共处,是我此生最大的挑战,可是感恩它,让我学到很多,也获得很多难得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体验到,健康必需靠自己。”

自杀念起

跌入谷底的人生

三十年前,当我还在加拿大的多伦多研究所进修,正庆幸尚有一年,研究所的功课便可以结束时,竟被发现患了癌症。

手术证实是癌症的第二天,我工作机构的老板来看我。首先,说了一大篇他心里如何难过的客套话。然后告诉我,在社会上做事,好比一个大机器中的小螺丝钉,只要中间有一个小螺丝钉停止工作,都会影响整个机器的工作效率。接著,他指著我说:“而你,显然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工作,所以,很抱歉,请你马上辞职。”

当我的男朋友也明显地疏远我时,我了解到,自己竟完全被孤立起来。

我不但失去工作,已被社会遗弃,也被爱自己的人遗弃,而且,还被自己的健康所遗弃。我的生存价值几乎完全被否定掉。因此,我的情绪降到最低点,我想到自杀。

癌症经过手术,很多个疗程的放射性治疗,因为疗效不佳,经过一年多,仍然时好时坏地原地打转,癌并没有完全消失。最后只剩下化学治疗一个办法。当时的化疗,以目前的眼光看起来相当粗糙。

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小板变得很少,不小心一碰,到处都会瘀青,如果内部大量出血,就可能致命。与主治医师商量,是否可以暂时停止治疗,主冶医师竟然不同意。

在这种“吃药会出血致死,不吃药又会病死”的情形下,做病人的我的确非常为难。考虑再三,决定作个反叛的病人,自己把化学治疗停掉。现回想起来是当年的反叛救了自己。

涅槃重生

丢掉药罐子调养身心

直到回到国内,回到熟悉的环境,不但重新获得旧日友情的温暖,而且还很幸运地恢复了工作。这些转变,使我的情绪渐渐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癌虽然还在,我却渐渐学到如何与它和平相处,它并没有再发。

可由于身体很孱弱,治疗后的副作用层出不穷,不断住院又出院,我也变成肚量很大的药罐子。

一直到十多年前,因高烧两个星期不退而住进医院,经过诸多检查及会诊,医师宣布我第三度得到肺结核。当时我当然很沮丧,可是也只好乖乖认命,照医师的处方服药。服药第三天抽血检查,竟发现还因服抗结核药物而罹患了中毒性肝炎。

于是我很自然地又反叛医命,停止服药。每天不是睡觉,就是静坐。经过一个月,再照胸部放射线检查,发现医师说的肺结核竟然不见了。

这个发现让我了解,一个月前的肺结核应该是误诊,因为肺结核是不可能不吃药而在一个月内痊愈的。这个发现,让我不断深思,平白吃这么多药,却惹来一身副作用。

我以后到底是会因癌症而死?还是因其他并发症而死?这次住院,让我下了决心,从此不再靠药物,果然从那以后,我没有再吞过任何一颗药丸,包括维他命。

自省之路

信念方法论

信念→健康靠自己

方法→自我反省

这次住院让我看到了西医的极限,我开始深思除了药物以外的方法,我也读了不少书,也去探讨甚至浅尝了不少民俗疗法,发现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靠自己,靠自己去做观念的修正与饮食生活的调整。经十多年努力,我发现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没有再住过院,近年来连感冒都很少了。

观念的修正,其实就是自我反省。

“我好好的,为什么会得癌症?”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

世上绝对没有“好好的就突然生病”这种事情。

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通常患者会说,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的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的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而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换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在加拿大念研究所时,所以会得癌症,同样是其来有自。首先,我天生怕冷,却选择到加拿大念书,基本上已经违反了健康的大原则。其次,为了负担家计,边念书、边工作;常常为了多省下一些钱寄回家里,以致于早、午餐都只吃一个三明治夹起司,到晚上才煮些面条并搭配超市冷冻的青豆及便宜的鸡胗、鸭胗。

事后,我才明白,原来自己长时间吃进许多可怕、有害健康的食物。再加上老板又是犹太人,对员工非常严苛,其身心承受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在那段工作紧张、没有朋友,一天天重复著上班、下班及念书的日子中,健康情形自然每下愈况。还好,后来癌症救了我。让我有足够的理由离开那样的环境,找到生路。

生病,不是细胞叛逆,是自己无知对细胞加压。

其实,身体发生疾病,并不是细胞叛逆,违反了主人的命令,而是主人无知,拚命对细胞加压,却不知道早已超过细胞能容忍的限度,于是细胞只好应变。生病,不过是受不了委屈的细胞在喊救命的声音而已。

如果把观念改一改,承认生病该由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心生惭愧而努力自我反省,并感恩不尽地以满心欢喜的心情看待自己的改变,尽量善待自己的细胞,努力不让它们受委屈。如有需要,再配合适当的医药治疗,那么,即使病况已经相当严重,仍有很大的痊愈空间。

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完全痊愈。若不善加调整观念及生活、饮食,也可能再得病。

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位已治好的鼻咽癌病人,26年来癌症没再发,他去世后,其鼻咽组织仍看得到癌细胞,只是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包围著而已。所以,改善体内环境,使癌细胞没法生长,是个一辈子的功课,偷懒不得。

行动派

调整饮食习惯+改善体质

调整饮食习惯是改善体质最直接而快速的方法。

一般人的营养都是从嘴巴吃进去的。这是说,制造体内负责新陈代谢的每一个细胞的材料都是由饮食而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这么说:

你就是由你吃下去的食物变成的。

所以,如果饮食中充满致癌性物质,日后又怎么可能不患癌症?食品添加物是另外一个使食物的品质发生改变的因素。因为食品添加物很多都是致癌物质,如果常吃加过工的食物,到底会同时吃进多少致癌物质,还真没有办法知道。

饮食的量也会影响营养。过去贫穷的时代吃得不够,营养不良,当然会影响体质。现在经济情况良好,倒是吃得太多而造成营养不平衡,也累垮消化组织,引起所谓的文明病,像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等等,使体质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情形,要做的饮食习惯改变,原则上是保持饮食平衡,不吃含有添加剂的食物,不吃腐败食物,不吃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五种癌一定要吃素☉

我自己的例子是做瑜伽做到第5年时,只要一有任何肉类进到嘴巴,就会不自觉地吐出来,由于并没有任何宗教因素驱使我非吃素不可,因此我知道,面对这种情形,是肠胃要求我不要再吃这类食物了。

一直到今天,吃素十多年,看著自己的身体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愈来愈好后,每当遇到胃癌、大肠癌、子宫颈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的患者时,我一定会力劝这些病友要改吃素食,至于其他癌症患者则可依照‘四条腿的先不要吃,两条腿的慢慢戒,最后再从没有腿的著手’的原则,逐步改掉吃肉的习惯。

至于为什么这五种癌友一定要吃素?因为子宫颈癌、乳癌及前列腺癌与荷尔蒙息息相关,而肉类不但含荷尔蒙多,而且也易转变为荷尔蒙,增加致癌因子。其实肠胃原本只需要谷物、蔬果,就足够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一味地吃肉,只会增加肠胃的负荷,累积有害身体的不洁物罢了。

☉饮食如药☉

须先了解病况体质,妥善配合

全然生食并非人人于各条件下都适合

有人问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生机饮食?吃素食可以吃葱蒜吗?

我的经验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完全用生食,而且,严格说来,东方人的体质大部份都不适合全然生食(须配合熟食天然谷类等),如果一定要吃生食的话,最好先找对生机饮食也有体验的中医师把把脉,作整体评估,看看体质是否适合吃。

至于葱蒜的问题,以蒜来说,一个人如果身体状况良好的话,绝对不需要靠蒜来杀菌,而葱则会影响身体荷尔蒙的分泌及情绪变化,对健康不见得有正面帮助。

☉吃素不要奶蛋,一样健康☉

又有人说吃素食时,需不需要喝牛奶、吃鸡蛋?

我认为牛奶是养小牛的,不是养人的;至于鸡蛋原本是孵小鸡的,其实,一粒糙米就像鸡蛋一样是完整营养,多吃糙米与吃鸡蛋没有两样。

或许有些人认为,不喝牛奶、不吃蛋,无法摄取足够的钙质,事实上,钙质并不一定要从蛋类和牛奶中摄取,一切有根的蔬菜基本上都含有钙质。

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担心钙质摄取量不够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其实,骨质疏松的问题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严重。

调查显示,全球骨质疏松症罹患率最高的地区是阿拉斯加,其次是美国和欧洲,中国大陆很少,原因为何,因为阿拉斯加人常年吃鱼,美国和欧洲人民又经常吃肉所致,换句话说,没吃肉、牛奶和蛋类,像中国大陆人民并不会因而罹患骨质疏松症。

只要多运动、多吃糙米和全麦面包,自然就可避免骨质疏松症。

☉运动是改变体质的根本办法☉

运动是改变体质最根本的办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本来就具有抵御外侵的毒物、或癌症的能力。只是,身体的内在环境和身体外的大环境都有过多有害的因素,使身体这种免疫能力发生障碍,疾病和癌症才不可避免地发生。

而运动则可使身体内在环境的细胞,藉促进血液循环,以带动氧气和营养,反过来又使细胞增加活力。因此,人体的免疫力便能增加。

病后,我开始做的运动是爬山。我说的爬山,并不真是爬高山,只是在那些有产业道路的小山走走。那时,凭良心说,我并不喜欢爬山。我参加爬山,可以说是被我丈夫强迫的。

每个星期日,他早就把背包、干粮、水壶准备好了,然后把我拉起来上路。因为我的身体太过虚弱,爬那样的山对我仍是件苦事。他说我那段时期的爬山是出太阳怕走、下雨怕走、吹风怕走。

其实,之所以会出太阳怕走,是因为经过治疗后,我的体质很差,晒了太阳皮肤就会发痒。之所以会下雨怕走,是因为我怕感冒。经过治疗,我的身体很差,简直不能同别人比。

普通的天气,别人不容易感冒,偏偏我却会感冒。之所以会吹风怕走,也有原因,治疗后我的血液循环很差,手脚常都冰冷,爬山时别人一爬就出汗,我却要爬了半天身体才会热,如果有风,则反而越走越冷,很受不了。

尽管这样,我爬山时走时停,但时间累积下来,我还是尝到了它给我的好处,我的健康竟然缓缓地进步。现在,痒的问题已经不知不觉地消失,风雨对我来说也不是阻力。经过不断磨练,而今,我的爬山和走路的本领,已越来越有进步。过去,走短短的路便要流泪,甚至大病一场。

现在,体力增加了,走二十公里路已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过一天走四十公里的纪录。几年前,还在经过两年的准备之后,登上玉山,来作为对我的体能的考验,结果,我很欢喜我的成绩,我通过了。

两年前,我改变了工作环境,每天早上先爬山,在山上吸它两个钟头的芬多精,回家洗个澡才去上班,现在看到我的人,都说我比以前健康,我则会加上一句:“天天爬山,明年会更好。”你的细胞看起来很累,赶快去爬山!

☉补充氧气,癌细胞会回归正常☉

在实验室养癌细胞,如果加氧,癌细胞就养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细胞就养得很好。这表示,我们自己把体内环境弄到缺氧,细胞才无可奈何变成癌细胞来适应环境,如果把环境里的缺氧因素删掉,补充氧份,其实癌细胞是会回归正常的。

30年来,我看过无数病人,那些肯听我话去爬山,甚至天天爬山的人,身体的改善都很明显。现在,每当我透过显微镜看到病人或友人的细胞显出缺氧的状况时,我都会提醒对方:“你的细胞缺氧,看起来很累,赶快去爬山。”

除了爬山、走路、慢跑以外,我也曾花不少的时间做瑜伽、气功和静坐的锻炼。那些锻炼,开始时,什么成绩都看不到,可是久了以后,身体还是在改善。不过,一般瑜伽老师不是要求学生“再弯一点,再弯一点”,就是以极快的速度教学。

事实上,瑜伽要做得好,慢及足够的热身运动是不可少的两大要件。就像我自己就曾花了一个小时学“摊尸式”;花两年的时间学热身运动,结果,身体不但愈来愈健康,感觉也较以往灵敏许多。每天运动四小时换取生活品质,超值!

☉自创瑜伽,修心又健身☉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身体力行的人却不多。

我自己自从开始做瑜伽、爬山、静坐后,每天维持4小时的运动量。4小时!对许多人来说,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每天运动4小时,可以使剩下的20小时比较舒服:如果成天不运动,24小时都不舒服,你选那一边?

※注:李丰医师每天只睡6个小时,清晨三、四点就起床,空腹练二个多小时的瑜伽,再打坐一个多小时。她常说,每天花四个小时做运动,可以换来其他廿小时的全身舒畅,这种投资太值得了;近几年,她还自创一套礼佛瑜伽,在跪地膜拜时融入瑜伽之动作,既可修心又能健身。

☉笑、不生气、正面看、放松☉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要克服病魔,还必须从心理层面下手,像笑、不生气及以正面态度看待一切事情,还有学习放松,即是我这么多年来能降服疾病的一大原因。

学习笑是一项很特别的功课

因为我知道,笑的时候,尤其是大笑的时候,身体内的细胞是放松的。细胞只有在完全放松的时候,才能圆圆润润,充满活力,足以应付外侮。

刚开始学笑时,其实不是真心想笑,而是勉强去把嘴巴拉成笑的样子,可是久而久之,心里自然会加以配合,真的变得成天都开开心心的样子。得到癌症以后,学笑便成为我的生活课题之一。

有一次,一位病人眉头深锁地来找我,我看到她郁郁寡欢的样子,便问陪同母亲前来的小女孩,“你妈妈怕不怕痒?”小女孩说“怕痒。”于是,我稍稍地告诉女孩,“以后妈妈躺在床上的时候,你就搔她痒。”结果,这位母亲在每天大笑一回的情形下,慢慢地纡解了深锁的眉头。

生气是别人做错事,我惩罚自己

学习不生气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功课。因我为人耿直、又爱打抱不平,一看到不合理或不公平的事,拔刀相助的精神便来了。自从我了解’生气的定义是别人做错事,我惩罚我自己。’以后,我便开始努力去实践,不过,积习难改,我的这个过程还是经过了四、五年,才看到一点点成绩。

刚开始,别人挑衅我,我还是会马上反应,接著便后悔;然后,我会看到别人在挑衅,我会看到自己快要动气,于是,马上逃到看不到挑衅的地方,再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我渐渐不需要逃离现场也能压住脾气,可是还需要在心里说:“你好可怜”来平衡自己的情绪;现在,我什么都看到,却可以一直保持笑容。

恭喜病人得癌症

持正面的态度对疾病的疗效有极大的影响。像我得癌前期,由于挫折连连,对人生、前途无信心,疗效不彰。但得癌后期,由于对人生、前途恢复信心,虽然没有治疗,身体却反而慢慢好起来。因此,自从我的健康进步了以后,除了我的专业,我最乐意做的一件事便是为癌症病人打气。

每当一个垂头丧气,以为末日将至的癌症病人,被介绍来看我以后,往往经过一番疑问的解释,尤其当他看到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朝气蓬勃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的信心便很容易地建立起来。于是,这个垂著头,苦著脸进来的病人,结果,却能昂起头,脸上充满笑意地踏出我的办公室。

我做的事并不是显露奇迹。只是,我让那些癌症病人看到‘希望’,让他们的情绪,能很快从消极变为积极。

甚至有癌症患者来找我时,我会说“恭喜你得癌症”,对方一听,自然会觉得莫名其妙,我解释,“假如你不得癌症,怎么会改变饮食习惯?怎么会开始运动?又怎么会学笑呢?再说,从今天开始,你的生活会一天天地变好、一天天地有品质,这样一来,怎么会不值得恭喜?”

于是,对方一听,果然对自己罹病的情形释怀了许多。待患者情绪比较平稳地,要离开时,我又会说,“再恭喜你一次。”对方一听,又是一头雾水,“既然之前已经恭喜了,有什么事还值得再恭喜一次?”这时,我会不疾不徐地回答,“我把三十年来对抗癌症的养生经验一下子交给你,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就这样,对方带著饱满、知足的感觉离开。

善用“多赚30年的法宝”

如果凡事从正面思考,事事会变得非常美好;反之,凡事都从负面思考,事事都变得相当糟糕。

就像我先生为了我好,毅然决然地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以免我下了班后,还要接听一大堆电话,虽然这似乎对我有些不方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够安安静静地利用下班时间做瑜伽、运动,对身体不是反而有很大的帮助吗?

再说,真有什么重要的事,隔天打到办公室就可以了,何须挂碍在心?

放松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却是最困难的,因为放松要从心做起。心真的放松,身体的细胞才能松。而心要放松,必须放下很多现世间的价值观,包括名、利、情......

我的方法是从清抽屉开始,久已不用的东西,马上送走、放开,衣服物品也是,甚至延伸至人际关系,于是人变得活得很简单、很朴素,人就轻松了。当年,医生宣判我只有六个月的生命,如今,我认为自己“多赚了三十多年”。

为何如此?笑、不生气及正面看事情、学放松应该是重要的法宝!

改得越多好得越快

这些年来,我不但看了不少癌症病人,更与其中一部份病人变成朋友,共同奋斗,分享彼此的经验,互相鼓励,努力活下去。我们发觉,活得超长及活得越有声有色的人,往往都是勇于自省,及坚持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改得越多,改得越彻底,好得越快。”已经成了我们的原则。

营养是细胞藉以维生的资粮,如果天天吃下充满抗生素及贺尔蒙的家畜肉类,细胞想不生病也不成。充满农药及加工化学物质的食物,也会使细胞中毒。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使细胞恢复生机。

运动的好处是使身体的循环顺畅,把养分及氧气带到该去的地方,对生病的细胞,尤为重要。如果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或适合的运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有一天,成绩会自然显露出来。

心理的调适,极为重要。要知道,自己身体里的细胞,到底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别人的呢?当然是听自己的。那么,自己对细胞下达的命令,便不应下那些不利于细胞的命令,例如生气、烦恼、消极......

细胞无外顾之忧,才较容易应付内患,对癌的免疫能力,才容易增加,才是根本解决癌症的办法。自我反省乃至身体力行,只要坚持,这些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而且,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所有疾病,甚至癌症,都会自动让步,让健康的细胞抬头。

请接收

李丰医师给您的四点建议!

1.饮食建议

清淡饮食:以五谷杂粮加蔬菜为主。保持饮食平衡,不吃添加物,不吃腐败食物,不吃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2.生活要规律的建议

①早上5~7点,是解大便、排废物的最佳时段,不留宿便,让肠相变干净。

②晚上11点到早上3点,应熟睡让细胞专心工作。

③把吃饭睡觉时间调好,细胞自然给主人好的反馈。

④最好家连电视机都没有,这是避免诱惑最好的办法。

3.运动建议

①静态运动:静坐、瑜伽

②动态运动:爬山、拍打、拉筋、举哑铃、双膝夹球、哈哈大笑、瑜珈、练平甩功也很棒的选择。

4.心态建议

时时保持心情愉快,常怀感恩心。多笑积极不生气。

李丰医师认为:

人在高兴时,细胞很圆润,就像18岁的年轻人;人在生气时,细胞就像80岁的老头,皱皱缩缩的!

不要虐待你的细胞;暴饮暴食、熬夜不睡觉,就是在虐待细胞!

生命的长短,我们无法决定,

但生活的品质,却是可以改善的

                                                                                                                                            Ⅰ什么是禅一、广义的禅(一)禅宗大师论禅慧皎:“禅也者妙万物而为高,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二)佛学文献论禅《佛学大辞典》:禅(术语)禅那之略。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虑。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故名静虑。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见禅定条。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禅法(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一曰祖师禅。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摩初传之。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盘之妙心。是如来禅之宗源也。故称为佛心宗。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1、总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通称禅定。禅定者,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维修”,新译曰:静虑。思维修者,为思维所对之境,而研习之意也。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意。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故禅名宽,指一切息虑凝心言,定名狭,为定之一分也。盖禅那思维审虑,自具定止寂静之意,故得名定。三昧无思维审虑之意,不得名禅。总别合称,则曰禅定。而禅定皆为是心之德,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乃属于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曰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世间法,则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故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得定则必断色界之烦恼,得无漏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而禅者非但为诸定之根本,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且依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此禅。是故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2、根本四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一)初禅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A、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B、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C、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二)二禅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A、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B、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C、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三)三禅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A、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B、念支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C、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D、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E、一心支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四)四禅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A、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B、舍支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C、念清净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D、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3、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①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②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③喜无量心欲念众生,从乐得欢喜。④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4、四无色定(1)空处定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精进,一心念空不舍,则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亦名未到地相。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受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既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笼破鸟出,飞腾自在,是名证虚空定。证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终必生空无边处,但有受想行识四阴,无色阴也。(2)识处定行人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切系缘现在心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注,不计旬月。一心缘识,而无异念,空念即谢,识定未生,名中间定。即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名未到地。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证此不失,命后必生识无边处,亦有四阴也。(3)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此为证无所有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即是无所处定。证此不失,命后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4)非想非非想处定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即舍无所有处,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如步屈虫,行至树表,更无可进。证此不失,命后必生非非想处,仍有细微四阴也。5、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法界次第云:‘妙名涅盘,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盘,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随息门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苦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止门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净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还门还者转心返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净门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三)广义禅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波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颠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次观身身,复观心身。……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三乘圣道,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问曰:《般若经》中佛自说言,……般若为前导,亦是三世诸佛母,汝今云何偏赞禅,不赞五波罗蜜?……定如净油智如炷,禅慧如大放光明,照物无二是般若,镫明本无差别照,睹者眼目明暗异,禅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无有二,觉道神通从禅发,随机化俗差别异。问曰: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答曰:如禅定论中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般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胜定经》中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不如一念思维入定。……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无有是处。复次《毗婆论》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辩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复次禅波罗密,有无量名字,为求佛道,修学甚深,微妙禅定,身心得证,断诸烦恼,得大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是乃名字禅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心。……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尔时禅定及神通波罗蜜,转名一切种智。……尔时禅定,转名十八不共法。……尔时禅定,转名十号也。……尔时禅定,转名般若波罗蜜。……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八背舍。……尔时禅波罗密,转名尸波罗密。……尔时禅定,转名羼提波罗蜜。……尔时禅定,转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尔时禅波罗蜜,转名九次第定。……尔时禅定,转名狮子奋迅三昧。……尔时禅定,转名超越三昧。……尔时禅波罗蜜,名八解脱。”二、禅门的禅(一)禅门即禅宗《佛教大辞典》:禅门(术语)达摩所传禅那之法门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证道歌曰:“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禅宗(流派)以禅那为宗,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摩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摩。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二)禅门(宗)的禅1、来源:《缁门警训》:“菩提达摩祖师观此土之根缘,对一期之繁紊,而宣言曰不立文字,遗其执文滞逐也,直指人心,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其理圆,故不免渐修之徒笃加讪谤。传禅法者自达摩为始焉,其下相继六代,横枝而出,不可胜纪。”2、禅门禅的真义:六祖慧能《敦煌本坛经》:“此法门中,坐禅亦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言不动。……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见性。”3、禅门禅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六祖坛经》:“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你的星座与血型注定了你的爱情与命运!点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