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眼癌千万不要忽视新生儿眼病筛查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2-8-17 14:55:05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镜头回放:

年7月27日下午4点45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一位面色焦虑、神情不安的妈妈带着生病的宝宝-然然(化名)走进眼科门诊。然然刚过完1周岁生日,因为右眼红肿、哭闹不安3天来眼科会诊。孩子哭闹不止,极不配合,检查困难。在其他门诊值班的医护人员协助下,眼科医生对孩子行眼部表面麻醉并在开睑器下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孩子右眼怕光、流泪明显。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孩子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屈光间质混浊,眼底无法窥入。眼压检查发现孩子右眼压29mmHg,明显高出正常。根据经验,医生考虑孩子可能为眼科急重症—“青光眼”的可能性大,不排除“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遂建议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孩子及医院后,最终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青光眼期,摘除右侧眼球,植入义眼。

年2月22日,然然妈妈带孩子再次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做手术后的定期复诊,眼眶CT可以看到右侧眼内植入义眼台,位置良好,左眼无受累迹象。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

俗称“眼癌”,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90%患儿在3岁前发病,约30%患儿双眼受累,约40%病例属遗传型。Rb的其他眼部表现有:眼红、眼痛、角膜混浊、斜视等,其中5个Rb患儿里约有1个发生斜视,所以,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斜视的婴儿需要立即行眼底检查,以排除Rb。由于Rb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所以早期非常不容易被发现,约有一半的患儿是因家长偶然发现孩子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白瞳征”)医院就诊。Rb分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转移期四期,分期越早,生存率和保眼率越高。相关专家研究:对于早期和中期的患儿,眼球保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晚期患儿眼球保存率只有20-40%;医院治疗,Rb的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肿瘤可沿视神经向后浸润,转移至脑组织,沿血液及淋巴转移至全身,危及患儿生命。Rb的治疗方式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发展程度来选择的。

Rb听起来可怕,但是若能及早发现,治愈率很高。和许多恶性肿瘤一样,Rb的预后与发现时间早晚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肿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由于Rb发病年龄的特殊性,大部分眼部检查方法在新生儿期无法实现,导致Rb的早期发现率相对较低。而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普及使早期发现Rb成为可能,新生儿眼病筛查所使用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具有无创、成像真实、直观、操作简便、无辐射、短时间内可反复多次检查等优势,能早期发现Rb,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婴幼儿眼病筛查的最佳方法。

正常眼底像

眼底出血

永存性玻璃体增生症(PHPV)

牵牛花综合征

视网膜母细胞瘤

(以上所有病例图片资料,均来自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眼病筛查过程中发现病例。)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年开始承担全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年元月,率先在半岛地区开展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筛查近4万例新生儿。

发现了眼底出血、渗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牵牛花综合征、永存性玻璃体增生症(PHPV)、白内障、Rb等多种眼部病变,眼筛异常率约15%。对于眼筛结果做到悉心指导、及时转诊,使患儿得到及时诊治,令家长满意。

学龄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岁以前,在这期间若是孩子的眼睛存在眼病,就可能会妨碍视力的发育,若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矫治,错过了视觉发育期就会形成斜弱视、低视力、甚至失明,追悔莫及。

后记:

回顾此病例,我们发现然然在外院出生,没有条件做早期眼底筛查,错过了Rb的早期诊断,错过了保留眼球的最佳治疗时机,最终摘除右侧眼球。在心痛、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眼筛的重要性,积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悲剧的发生,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供稿

眼耳鼻喉科

图文编辑

李波

责任编辑

张立敏

(文中“妇幼宝宝”形象版权归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所有。)

亲情呵护

关爱一生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

wfsfybjyfwh

缴费不排队|查询更快捷|预约更方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主动联系支付相关费用或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