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折要注意有没有骨质疏松症防治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3-13 14:47:44   点击数:
 

“我只是轻微摔了一跤,怎么又骨折了?”日前,石碁镇55岁的刘女士因右下肢医院就诊,被骨科医生诊断为股骨骨折。而去年刘女士已经因外伤骨折两次了,这一次是刘女士在两年内发生的第三次骨折了。

容易骨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止骨折?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中老年人抱怨自己“年纪大骨头脆”,这看似自嘲的话语,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表过一组数据: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33%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最严重的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达到20%至50%。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骨质疏松患者数量仍在攀升。

刘女医院骨科后,骨科主任周倬瑜对其进行骨密度、CT等检查,发现刘女士原来患有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正是致使刘女士先后三次骨折的“元凶”。通过骨密度检查可及早发现。

“骨质疏松症平时是不易被察觉的,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引起重视。”医院骨科主任周倬瑜说,骨质疏松症是中国第四大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达50%,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在早期对人体影响不大,不容易被发现,但到了后期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容易造成反复骨折、身材缩短、驼背,导致瘫痪、残废等。

刘女士前两次骨折被“外伤”这个诱因误导,没引起注意,直到第三次骨折,经过骨密度等检查才找到骨折的真正“元凶”原来是骨质疏松症。

周倬瑜介绍说,骨密度测定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反映骨质疏松程度,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的妇女和中老年人,由于内分泌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钙盐丢失,骨密度逐渐出现下降,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人体骨矿物质含量与骨骼强度和内环境稳定密切相关,因而骨密度是评价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骨密度测定检查是通过扫描检查的方式,对人体骨骼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对人体骨骼强度作出判断,准确地发现有无骨质疏松及其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特殊人群要常规检查防治骨质疏松,应从骨密度检查开始。

专家介绍,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1)儿童:早产、低体重,营养不均衡、疑似佝偻病和发育异常者。(2)孕妇: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哺乳期的妇女。(3)女性绝经后和男性60岁以上。(4)其他:有脆性骨折史、性激素水平低下以及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甲亢等危险因素者。正在治疗骨质疏松的人可以通过检查骨密度来监测疗效。据悉,超声波测定法由于其无辐射和诊断骨折较敏感而引起人们的广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