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facialparalysis)
面瘫即面神经炎,俗称“歪嘴巴”、“吊线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损伤所致的面神经麻痹,通常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面瘫多有受凉、风吹或情绪受到刺激的病史,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由经络气血虚衰、卫表不固、虚风内生、复受外感风寒之邪乘袭,使面部阳明、少阳经气运行失常、气血运行滞涩、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
面瘫经过及时治疗或自然完全恢复者占70%-90%[1],然而还是会有10%-25%的患者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的损害[2],久治难愈,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面瘫由于病情较为复杂,如果因为对其不了解而造成的失治误治,容易形成顽固性面瘫。
顽固性面瘫治疗方法
01红茴香疗法面瘫之证,前人多列入中风门下,因中风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风中经络则见口眼歪斜,风中脏腑则口眼歪斜多伴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现代中医已明确将面瘫与中风分开诊断,明确指出:本病属于痿病类,以其病变重在阳明经。
“治痿独取阳明",处方选穴当以阳明经为主穴。红茴香疗法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阳白、下关、合谷、后溪、风池等穴采取透穴法,可配中药牵正散治疗。红茴香注射液既发挥了药物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消炎,解压和营养面神经的作用,又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风通络、益气活血之目的。
攒竹透阳白,下关透太阳穴,再透颧髎,再透颊车,颧髎透下关,地仓透颊车,以上边打边退,加患侧风池,注意回抽无血!
红茴香注射液2-4ml,或红茴香止痛液(红茴香注射液2ml+利多卡因1-2ml+生理盐水1-2ml)。
阿是穴红茴香注射液1-4ml,其他穴位0.5-1ml。每次从中选2-5个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02配用穴位面瘫发病后治疗2个月仍未痊愈者,可定为顽固性面瘫。从整体观角度出发,正气虚损是顽固性面瘫的根本病机。清代王清任亦曾明确提出“久病入络为瘀”(《医林改错》卷上)。《灵枢·寿夭刚柔论》:“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病程日久、久治不愈的面瘫,其病因病机为经脉痹阻不畅,形成瘀血,淤血反映了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停滞、留着、瘀积的病理变化,瘀血不去,新血难生,筋脉肌肉失去濡养,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
背俞穴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腰背的特定穴位,与相应的脏腑之间有气血贯注、内外相应的特殊联系,能调整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血,从而达到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从背俞中选用肝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四个穴位,四穴合用,共奏补气血、化瘀滞、养筋脉、祛沉疴之功效[3]。具体操作:患者一般是先仰卧针完颜面及四肢穴以后,再俯卧针背部穴,肝俞斜刺,余穴直刺;体质较虚者可配合温针灸,亦可照射TDP,针后沿膀胱经第一侧线把排罐,因为是以“补”为目的,所以要求火罐之间保持距离,每个火罐之间相隔一个罐身,而且还能防止罐具之间相互挤压导致脱落。
补充治疗期间应避免风寒,若眼睑闭合不全,则灰尘容易侵入,外出需佩戴眼罩,每日滴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文献参考:
[1]俞光岩,顾晓明,蔡至刚主编.周围性面瘫[M].人民卫生出版社,:67.
[2]冯骅,丁敏,蒋亚秋,等.口三针滞针牵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指数评价[J].中国针灸,,():-.
[3]陈晓军.张安莉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
----------●鞋子穿不对,跟腱白遭罪。
●膝关节滑膜病变分类及常见疾病
●痔疮治疗怕隐私,远端取穴来帮忙。
●换季期间,老年人谨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文章仅供内部学习参考,文章内图片源自网络,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