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脑袋开窍了才聪明,实际上,身体通窍了则无病。
你知道吗?我们人体有“九窍”,即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平时护好九窍,不仅能对人体各器官及脏腑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还可延年益寿。
眼
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为心之使,为血之宗,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会上升到眼睛,眼睛与身体经脉相连通,如果眼睛过于劳累,会牵连五脏六腑。
通窍支招
01闭目养神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身心健康关系重大。
《黄帝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昌亡,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目。
在日常诸事纷扰、头昏脑涨时,找一个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放慢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使人机体阴阳气血通达顺畅,浑身轻松。
02按摩熨目
《诸病源候论》:「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此即熨目法,意思是说,当黎明来临之时,用双手掌面相对,摩擦,待手搓热后,用手掌放于两眼之上。稍后再将双手搓热,再放于眼上。这样反复做几次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此即「以指抑目」。
常做这种按摩,可以使两眼明亮,炯炯有神,且不易发生眼部的病痛。眼睛周围主要有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眼眶下、太阳穴等穴位,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或者用拨经棒配合眼霜点按眼周穴位,会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耳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上布满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气血经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通窍支招
01按摩耳朵
在休息的时候,用双手捏、搓、拉、揉整个耳部,持续3分钟。不拘泥手法,以自己感觉不太疼为宜。如果遇到有酸、胀、痛的点,这是气血不畅的表现,着重按揉。
如果刚开始揉觉得耳朵硬疼硬疼的话,先用掌心按住外耳廓,稍稍用力,然后用手掌带动耳朵画圈,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这样做下来耳朵就又暖又软了。
02鸣天鼓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适度用力,以第二指压中指远端指间关节上,后第二指向下滑动,弹脑后两骨,耳中可听见响声,如此做24下,然后掌心按压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将手掌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
做鸣天鼓,最好选择在每天下午17点到19点肾气充足的时候。
03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声
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声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
也应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同时尽量将音量调小,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鼻
鼻子又叫“面王”,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面部望诊中鼻的价值颇大。
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通窍支招
01鼻子按摩
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稍用力挤压穴位,再从鼻根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反复滑动按揉,至局部发热为度。由上而下连续10-20次,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
03迎香穴按摩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的迎香穴若干次。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
口
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反应速度都有所下降。
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脑缺乏锻炼。只要平时多开口,勤动嘴,这种“老糊涂”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了。
通窍支招
01叩齿
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36下,长期坚持,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口唇微闭,上下牙齿有节奏地叩击,门齿与臼齿交替进行,力度可自行掌握。
现代科学也认为,叩齿能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02吞津
口唇微闭,舌顶上腭运动,然后将津液徐徐咽下,每次5-10分钟。
叩齿吞津常一起做,古人有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通,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做三次乃至。”
排泄口
尿道和肛门在人体的“九窍”之中属于单窍,尿道是人体排泄液态废物的通道,肛门是人体排泄固体废物的通道,两者都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
保护好这两窍,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是人体排泄液态废物的通道。中医认为洗涤用具不洁,或摄生不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伤及泌尿生殖系统,就会出现气血淤阻、脾肾亏损等症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道炎。
通窍支招
01勤喝水
水可以消暑利尿,能冲洗掉尿道中的寄生细菌,消除感染隐患。所以,生活中注意多喝水,勤洗澡,勤换内裤。应选择透气好、吸湿性强的棉内裤。常用水清洗外阴和肛门,注意卫生。
02防便秘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芹菜、菠菜、菜心等,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除了饮食,坚持摩腹不仅能促进排便,还可健运脾胃。
摩腹法: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两手叠放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次,然后再逆时针方向绕脐揉腹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九窍打开,身体自然好!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