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追求是玩玉吃药的常见误区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8-5-5 16:24:33   点击数:
 

最近明月很久没有写文章了,近期明月申请的“知乎专栏”也通过了审核,申请这个其实就是为了鞭策自己多写一些文章。今天我们就聊聊玩玉“吃药”的事儿,所谓的“吃药”通俗讲就是吃亏上当受骗吃后悔药了!

那么在玩玉的时候如何避免少吃药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今天我们就讲讲“吃药”的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玉满斋纯天然岫玉老料细镯淑女镯内直径58.5mm

古人云:“石之美者,谓之玉。”,玉这种石头能获得人们独有的偏爱是离不开“美”的,其实人类追求美是天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但是在面对“玉”这个大自然的产物时候对于“美”的追求还要有个“度”的把握的。毕竟玉是天然的,天然的东西过分的要求“美”就是一种苛求了,追求“完美”那就是偏执了!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各种媒介获得“玉器”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的机会可不是古人能相提并论的,这就是“眼界”开阔了。而能拿出来吸引眼球获得的玉器一般都是精品级的或者是通过电脑技术艺术加工过的图片和视频(这个懂点摄影基础的都明白的)也就是所谓的“神仙照”,其实就是我们现实世界早年间流行的人像“艺术照”,只是对象由人换到玉而已,而称之为“神仙照”顾名思义就是说这种手法排出的玉器照片完美程度可以连神仙都骗过去了。其实这最多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营销手段而已,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了,玩电商的都懂的。但这些“神仙照”铺天盖地的无处不在的时候就给很多人一种“错觉”:玉就是这个样子的!或者近似这个样子的。对于一个新手小白来说当有了这种“错觉”造成的先入为主情况下买玉的时候带来的纠结、迷茫、疑惑、失望也伴随而来,当真正看到实物玉器的时候跟自己潜意识里的根本没法比较了,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呢,对于“美”的追求是没有错的,但是当面对“玉”这个对象的时候,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美玉记载应该就是“卞和献玉”了吧:

卞和献玉/卞和泣玉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至于说卞和献玉到底什么样?说实话现在没有人知道,其成品和氏璧已经消失了一千多年了至今还是个“谜一样的存在”,不过能被作为“传国玉玺”的玉绝对称得上是“美玉”了,这么好的“美玉”已经是“国宝”级别了,可想而知“近乎完美”的玉是多么的稀缺呀。

玉满斋岫玉老料玉镯手镯淑女镯内直径57mm

综上所述,喜欢玉就要明白如何发现和欣赏玉的美,而不是靠臆想来判断和追求“美”。明月经常喜欢讲的话“玉是天然形成的,不可能达到“完美”,所以对待玉我们就要大度的接受玉会存在的“瑕疵”,在不完美中去发现美”,其实“在不完美中发现美”这个环节往往就是玉的雕刻环节主要工作了,所以一块美玉的“美”往往还要结合雕工所呈现出来的“意境”展现出来的,也就说那些看似“完美”的玉其实都是后期雕琢的功劳的。当然,假货也没有一个不美的,假的就省下“美”了,这就是我常说的“反常既妖”。

总之,玉其实更多是一种传统文化,“玉”呈现的美更多的是文化所赋予的,比如寓意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了,这延伸出对一块“玉”的评判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来评判的,玉石本身的“珠宝美”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占比了。要想玩玉少吃药,那就必须更多去发掘“玉”背后的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诠释玉的“美”。

您的支持就是对玉满斋最大的认可

明月登楼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您的支持就是对玉满斋最大的认可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包食宿微信客服
白癜风症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