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爆笑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解读了拖延症患者的大脑运作机制,并一本正经的给出了解决办法。
拖延癌患者可千万别错过!
当TimUrban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他需要写很多论文。一般的学生写论文时,可能会这样安排:
开头会慢一点,但第一周有这些已经足够。后期再一点点的增加,最后任务完成,非常的有条理。而Tim的每一篇论文则属于下面这种情况:
没错,典型的「拖延症」!
当Tim需要完成长达90页的毕业论文时,他知道先前的工作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做了一个完美的安排:
开头我会轻松一点,中期任务逐渐增加,到最后,我再全力冲刺一下。整体是这种阶梯式安排,一层一层走楼梯有多难?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吧?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本应花一年时间完成的论文,最后Tim只用了7小时…...这样的突击冲锋直接把Tim医院,而论文质量也可想而知,“糟糕透了”。"我的行为方式让身边非拖延者感到不能理解。我很想对世界上非拖延者的人解释一下,我们拖延症患者的脑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会拖延。"
1我们为什么会拖延?TimUrban用很简单又形象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拖延症患者的大脑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他们脑子里虽然有「理性的决策人」,但同时还住着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这是非拖延者的大脑
▲这是拖延者的大脑
这对拖延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平时没什么异样,可一旦理性的决策人准备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时,及时行乐的猴子就会不高兴,就会开始干扰他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只猴子对未来没有概念,也不愿思考,它只关心如何让此时此刻更加简单、快乐。如果理性的决策人知道如何饲养猴子的话,这个宠物还是挺可爱的。可惜的是他只知道如何做出理性的决定,而不是如何和无理取闹的猴子打交道,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控制这只猴子。所以对拖延者来说,每次发生冲突后结果都一样,自己会遵从猴子的意愿,逃避那些不喜欢、不开心、不简单、不轻松的正事,事后还会感到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这些都是拖延者常有的情绪。
拖延者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如果拖延的事是有截止日期的,那么拖延的影响也会被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因为在拖延者的大脑里还存在着一个守护天使,一个在他黑暗时刻,一直注视和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