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钟林万小龙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家总理温家宝看望之际,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然而最近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再次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面对“钱学森之问”绝大部分舆论和学者一边倒地支持钱老的质问,而向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发难;面对“屠呦呦获诺奖”。绝大部分舆论和学者地高度赞扬屠呦呦,进而又大转向地赞美中国教育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状况?从“钱学森之问”与“屠呦呦获诺奖”出发,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大师?大师就等于现代教育的成功?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我国教育的改革出路又在哪里?
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也有人把它称为“世纪之问”。[1]
由于该问题本身一直就是国家和社会非常关心的问题,加之又是著名科学家钱老向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的,因此在这种具有广大受众需求和名人效应的双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引来了各级媒体大肆报道、学者广泛讨论和社会高度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治疗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