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能治好自闭症吗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6-12-25 14:12:02   点击数:
 

隔段时间就要把这篇文章搬出来~

做儿童康复师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家长问,感觉统合是不是能治疗自闭症这样的问题~感觉统合到底是啥玩意儿?感觉统合能治疗自闭症吗?感觉统合又和自我意识有什么关系?以下内容供探讨交流:1、感觉统合到底是啥玩意儿?百度百科: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感觉通路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那么多项目,你家孩子所在的感统机构有没有真的为他提供以上那么多感觉训练?又用何种方法让其统合的?据了解,大多数感统器材,只是一些简单的肢体控制训练(俗称,锻炼身体,跟你家小区前面的健身器材一个意思),很少特别提供以上专项感觉训练,更别提“统合”了。

所以,大家经常争论的感觉统合训练本身,其训练器材和项目设置早已经违背了真正的感觉统合的本意。既没有照顾到各个感觉,更不可能统合。充其量就是一种锻炼身体罢了。若说真正的感觉统合,其实就在生活中。举个简单例子:削苹果。1)洗苹果。感受到水的湿度、苹果的大小重量、又保证拿在手里的苹果不会掉出去。锻炼了触觉、温度觉和平衡觉。2)削苹果。用手拿着刀子准确削皮,既不割破手,又把果皮削的又薄又长,锻炼了视觉和触觉的统合。3)吃苹果。品到苹果酸甜(味觉),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嗅觉),咬一口听到了咔嚓的清脆声音(听觉)。你看,削苹果完全就是教科书般的感觉统合啊!真正的感觉统合,根本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何必花大价钱让别人打着“感觉统合”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真想锻炼身体,直接去小区门前的健身器材中心吧,离家近,还免费!2、无效的自闭症康复方法方法:感觉统合年,美国孤独症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结果中明确表示:感觉统合为无效的自闭症康复方法。文献翻译详情参考:《第四章:为确立及无效的康复方法》3、既然感统无效,为何在中国如此流行?对此,我们也和很多家长、康复师们交流过,大概原因有这样几个:1)对机构的选择:重视外在,忽视内在一个机构的实力如何,应该体现在康复师的康复技术上。但作为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家长,他们既焦虑又迷茫,来不及冷静考察康复技术(康复技术往往是无形的),只能凭借视觉本能,看看哪家机构的家伙(感统器材是有形的)多而全,进而草率决定。作为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统器材,肯定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康复技术更容易吸引焦虑迷茫者。一般,重视感统的家长,多为新家长(对自闭症了解时间短而浅),经过1-2年摸索及实践后,家长逐渐了解孩子本质问题,老家长大多都放弃了感统,选择更有康复技术实力的机构(或者自己带孩子)。2)对孩子的了解:重视外在,忽视内在确实,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稍后会解释,这些外在行为并非都因为感统失调)。家长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肢体协调了,自闭症就看不出来了,那看不出来是不是就等于改善自闭症了?自闭症的本质是社交问题,尤其以认知理解、语言表达等核心智能落后为代表。我曾经在周三网络课堂中打过比方,感觉统合(肢体控制差)和自闭症的关系,好比你语文差,数学差,但是你却渴望通过不断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去提高语文和数学,这不是很搞笑嘛?改善儿童自闭症的有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过科学验证确实有效的只有ABA应用行为分析法,以及延伸出来的诸如早期丹佛、言语行为分析(VB)等,实实在在的方法不用,偏偏要相信什么悬乎的概念鼓吹,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和孩子。3)、某些机构、专家等对感觉统合概念的过分鼓吹这个不多说了,骗子存在于各个行业,你懂的。4、自闭症和感觉统合是什么关系?由于感觉统合概念模糊,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声明一下,广义的感统=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肢体(主要是控制能力)。但我们下面说的感觉统合,指的主要是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不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请大家看下图,竖着第二栏即可理解为大家口中的感统。什么样的孩子有可能感觉统合失调呢?如图所示,发育迟缓、自闭症、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脑瘫等儿童,都有可能发生肢体运动失调问题。所以,回到开始,自闭症和感统失调有关系吗?有。关系是:自闭症可能伴随感统失调,也可能不伴随。感统失调的孩子既可以是自闭症,也可以不是。总之,自闭症和感觉统合不存在一对一的必然关系。(向日葵伙伴工作室接收过不计其数的肢体灵活如大猴子的自闭症儿童,根本不存在肢体协调问题。)5、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我们先解释几个常见概念名词。本体感觉:位于肌肉中的感受器为脑提供人体躯干和四肢的姿势和位置的信息,这种感觉叫做本体感觉。通过这一途径,我们可以不用看或触摸就能“知道”手指是否弯曲、膝盖是否弯曲等。经过反复练习,我们脑通过反复试验来调节它对肌肉的控制。通过练习,我们的脑内运动神经和本体感觉反馈相互作用即可建立运动的协调。前庭: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是内耳器官之一,居颞骨岩部之内,和半规管、耳蜗紧密相连,共同组成内耳骨迷路。前庭功能紊乱可以出现以下症状:

1).运动错觉性眩晕:旋转性眩晕、直线眩晕或称移位性眩晕:急性发作时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为真性眩晕,患者自感外物在动或自身在动,伴恶心,呕吐、腹泻,个别患者出现胸闷、出虚汗、打哈欠,心率增快,血压偏高

2).平衡失调、失平衡:表现为姿势及步态平衡障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向一侧倾斜或偏倒感,不稳感,行走时蹒跚或酩酊感

3).头晕、头昏:患者常无法明确表示其不适感觉,如头昏、头重脚轻、头内麻木感、空虚感、头紧箍、头沉重压迫感、眼前发黑等。很显然,我们的孩子所表现的的症状,和前庭功能紊乱关系不大。那么,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到底是为什么呢?请看下图:最前面的绿色长条"肢体控制"能力,其实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感觉统合能力。肢体控制能力与其他绿色长条的能力是并列平行的,都受到自我意识的掌管。自我意识相当于司令,指挥着绿色具体功能。而绿色具体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又促进自我意识。所以总结而来,肢体控制能力弱(感统失调),主要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低,进而对身体四肢的控制不甚完善,导致了刚才我们所说的症状: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从医学角度上讲,这些症状并非源自肢体(肌肉或骨骼)本身,而是由于支配肢体运动的大脑神经发育欠佳导致的。所以,自闭症从医学上讲,被归为神经科或精神科,并不属于骨科或肌肉科。所以,光做肢体训练是不行的,要将以上绿色条框的能力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自我意识,进而增加肢体控制能力。通常,有以上症状的自闭症儿童(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经过1-3个月的科学干预训练,都能够将以上症状改善,能够安静的坐下学习,也能够在游戏小组课中正确支配自己的肢体。6、那么,自闭症儿童还要不要做感觉统合?1)运动与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儿童早期(3岁以前)的思维来源于运动,运动当然是必须的。就好像语文数学再好,也不能不上体育课。但是,期望通过上体育课来提高语文数学成绩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运动要和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只做感统,不做其他干预,最后只能练得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运动融合ABA与社交能力单纯的蹦跳次或者滑板次,这种机械训练是不推荐的。运动要融合行为分析,及时表扬与惩罚。运动也要融合社交,在社交场景中运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军训”。3)哪里弱,补哪里有些儿童经过全面科学的干预,肢体方面依然落后(如,肌张力低等),可进行专项的身体能力干预。最后,如果有其他具体的肢体问题,请咨询医生进行正确干预。嗯,看完图就知道,其实脑瘫儿童才是最需要做肢体干预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