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之后,医生会对新生儿做一些初步检查,看看宝宝身体发育状况,髋关节超声检查就是其中一项。
近日,医院功能科成功开展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诊断技术,填补了我县此项技术的空白,患儿及家属再也不用再舟车劳顿外出检查,为我县婴幼儿髋关节疾患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什么是DDH?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使DDH的定义涵盖了更大的范围:未成熟的髋关节、轻度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不稳定(可脱位或半脱位)的髋关节、半脱位的髋关节和完全脱位的髋关节。
二、超声检查的优势
①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均大于90%,假阴性少;②对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都可以诊断;③可对DDH的治疗进行动态观察;④没有放射损害。通过高频超声可以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程进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
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危害有哪些?
①骨折
可能出现股骨头骺分离、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股骨远端骨折等。
②股骨头缺血坏死
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致使疼痛进一步加剧。
③髋关节运动受限
长期僵硬运动受限易造成终身残疾。
④神经损伤
股神经、坐骨神经损伤。
四、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预后
1.在新生儿期给予治疗的患儿预后最好,将来髋关节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2.如若患儿持续性DDH并未进行有效治疗,髋关节完全脱位并跛行,随着年龄和治疗复杂性增加,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将来可能发展为髋关节退行性改变和骨性关节炎。
DDH诊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加,DDH的治疗越发困难,往往需要手术,甚至需要髋关节置换。不仅花费大,而且疗效差、疗效不肯定,致残率高。以往临床上常采用X线摄片检查来评判髋关节发育不良,然而X线对软骨发育的显示不佳,对于6个月以下的儿童,由于软骨骨化不完全,因此传统的X线检查敏感度下降,假阴性率高;即使X线表现正常,也不能排除髋关节不稳定的存在。MR虽可显示软骨结构,但费用昂贵,对于婴幼儿的检查需要镇静剂,作为常规检查难以实施。由于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的软骨和软组织结构,对婴儿髋关节发育的的评估优势明显,在早期诊断DDH方面,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与X线相比,超声具有显著的优势,已经成为首选。因此,超声检查髋关节的适应证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超过6个月由于股骨头骨化,髋臼窝显示不佳,不再适合超声检查,宜选X线摄片或MRI检查。
超声检查是阻止髋关节发育不良发展成晚期后遗畸形的第一道防线,应用超声波检查加上正确的早期治疗,能大大减少了髋关节的后遗畸形,减少髋关节手术的应用。因此,该项技术可作为常规筛选并可以用作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医院功能科医院功能科成立于年,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名,拥有各类彩超机6台,脑电工作站、经颅多普勒、24小时心电及血压检测仪、动脉硬化测定仪等价值约万元的检查设备十余台,年检查约6万人次。建成县域心电诊断中心,协助县域内卫生院进行心电图诊断,开展成人心脏及小儿心脏彩超,腹部、泌尿系、胃肠道、妇科、产科彩超检查及膀胱残余尿测定,眼球、涎腺、甲状腺、乳腺、阴囊、体表肿物、淋巴结彩超检查,颈部血管、下肢血管、腹部大血管彩超检查,胸水及腹水探查及定位、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四维)、卵泡监测、腔内超声检查、介入性彩超检查(囊肿、血肿、脓肿、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等彩超检查业务;以及心电图、脑电图及脑地形图、经颅多普勒、24小时心电及血压监测、动脉硬化测定等检查业务。
医院授予“先进科室”荣誉称号。科内学术氛围浓厚,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6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心电与循环》和《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各发表一篇。科室申报并承担科研项目多项,作为前三作者通过市级科研项目鉴定3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申报专利多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年获甘肃省首届超声技能比赛三等奖。
图为功能科展开技能比武
-
供稿:靳大丁
编辑:党政综合办公室
审核:刘银汉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