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记得查一查眼睛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6-15 17:48:26   点击数:
 郑华国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4.html

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已达1.亿,居世界首位。

糖尿病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可以引发身体多种慢性并发症

今天,状元堂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疾病,给大家提个醒:得了糖尿病,越早做眼部全面检查越好!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屈光改变。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难以逆转的。一旦病情进展到了晚期,那么治疗将非常困难,愈后较差,因此早期全面检查很重要!!!

国际糖尿病联盟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指黄斑区内毛细血管渗漏导致黄斑中心视网膜增厚。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导致中心视力损失,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截止至年,我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已突破万。

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症状,要小心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一旦有视物变红症状,小心眼底出血。

重要

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眼疾的方法

对症治疗很关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认为:这类患者大多属于阴虚燥热、肝肾阴虚或阴阳两虚三种类型。

药物治疗:可对症开具清热润燥、滋补肾阴、活血散瘀的药物。

中医理疗:针灸、按摩攒竹、四白、睛明、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外关、肝俞、肾俞等穴位,也能达到清热活血的功效。

糖尿病性白内障

中医认为:这类患者属阴虚和脾胃虚弱两类。可对症开具补阴升阳的药物。其中脾胃虚弱者可用一些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等。

糖尿病性青光眼

中医认为:这类患者大多属于风热上扰、阴虚火旺、肝脾火旺、脾肾两虚型。需对症开具中草药。

中医食疗:苦瓜+西洋参

苦瓜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被称为植物中的“胰岛素”;西洋参不仅可以益气补血、清热安神,也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二者结合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眼病,修复病变的视神经,恢复眼底的病变,逐渐的恢复患者眼睛的视力。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关键。

1.口渴、咽干:血糖升高,血黏度增大。但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却无口渴症状,此类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2.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高血压。

3.头晕、心慌、胸闷:最大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也可能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提示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牙齿松动:为牙槽骨质疏松或牙周炎感染所致。

5.肢端麻木:对称性手足刺痛、麻木,代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一侧肢体麻木,周身难以支持,为脑血管意外先兆或脑梗死指征。双足刺痛,继之麻木,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6.疲乏无力:因为体内葡萄糖的转运及代谢受阻,加之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会出现严重疲乏、无力的现象。

7.浑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的水肿。

8.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道自主神经受损,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也可能与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有关。还应当警惕酮症酸中毒。

9.出汗异常:如发现皮肤某些部位不排汗、汗量过少或过多,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10.皮肤干燥、脱屑: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或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

11.皮肤变色:皮肤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代表足部缺血。严重缺血是足部发生肢端坏疽的先兆。

12.皮肤水泡:主要由“三高”引起,或由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渗透压升高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13.性功能低下:提示有自主神经受损或微血管病变。

14.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管功能下降。尿蛋白持续阳性,预示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

15.小便泡沫多:提示有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的发生。

降糖饮食辅助大

中医食疗一直以来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疗法,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时多吃一些降糖食材,如山药、百合、枸杞、麦冬茶等,对降糖有奇效。

山药:滋阴补肾、降糖作用,既能降血糖,还可预防糖尿病肾病。

药用百合:养阴润肺,泡茶饮用可以缓解糖尿病带来的暴躁易怒等症状。

枸杞:养肝肾,枸杞泡茶喝,可降糖,还能滋补肝肾。

麦冬茶:养阴生津的佳品,常喝麦冬茶可以养阴止渴,缓解糖尿病患者口渴口干的症状。

往期回顾

◆会喝西洋参的人,寒气、病气、湿气不沾身!

◆糖尿病人群注意

冬季降糖,抓住这几个关键期,效果翻倍!

◆这些“天然降糖药”竟然是高血糖、糖尿病的克星!

JO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