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可爱的孩子,最怕批评纠正式教育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8-2-25 7:58:44   点击数:
 

开阔眼界、趣味驱动,培养4-12岁孩子的求知欲

好的教育,不是给他世界观,而是带他观世界

有趣的灵魂人人爱

可是为什么那么少?

是什么

把那些开朗有趣的孩子

变成了焦虑矛盾、尖锐尖刻的成年人?

打压批评式的教育!

一直都很喜欢应采儿,爽朗有趣,还降服了古惑仔大佬“山鸡哥”,大佬背后的女人,妥妥的。

但是,看过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儿》后,我发现,应采儿她不是大佬的女人,而是活脱脱的大佬本人啊!

洞察力惊人,一语道出实质

心直口快,说话都在点子上

行走的表情包

为了家人舍得下面子“乞”食

毒舌搞笑极尽能事、自带欢乐气场

她爽朗、搞笑、没心没肺、自带表情包、气场强大。

没错,她就是大佬——应采儿。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是真性情、不做作,不喜欢她的人说她没礼貌、没情商,但是,不可否认,她给人的感觉开朗、阳光、神采飞扬,有她在的地方,气氛不知不觉就会变得欢乐起来,她就是下面这种:会用自己的搞笑、有趣,迅速感染别人、带动气氛的D天性人。

不了解ABCD天性划分的同学

可回复“天性”获取介绍文章

了解天性但不了解如何判定的同学

则请回复“判定”

D天性的特点:从外在来看,他们性格爽朗活泼、搞笑逗趣、表情和肢体动作夸张,在人群中总是吸引眼球、活跃气氛的那一个。内在呢,思维灵动、想象力丰富、抽象思维能力强、脑洞大开。这样的D天性人,一般都有如下特点:兴趣广泛、随性,规则意识差、喜欢尝试、有冒险精神、行为鲁莽、有创造力、直觉好、主意多……

但是,上述D天性人的种种优点,都是建立在TA是个正D的基础上。

正D人的成长环境,得是宽松自由、少束缚的,如果他的成长环境是纪律严谨、规范严格的,鼓励夸奖太少、批评指正和打压太多,他的那些灵动、活泼、勇敢、创新的优势将彻底消失不见,然后长成没胆量、不放松、内心焦虑犹疑的负D人。搞笑、逗趣、创新,以及古灵精怪统统没有了。

1

那些娱人娱己的正D人如何长成?

正D人的长成,和宽松自由的环境分不开。

关于应采儿的父母,网上曾有一张照片,两人表现非常“鬼马”,这样的父母,绝无可能是一板一眼的。再结合应采儿的种种表现,她是个在宽松和爱的养育之下长大的正D人。

另一个正D“逗比”邓超的曲折成长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

想到邓超,脑子里都是上面这些“逗比”形象

他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孩子最大的玩具

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一点

为此甘当儿子的画板和被全家拔腿毛

如此画风的邓超是如何长成的呢?

虽然有些极端

但邓超的成长

所受的压制和管教并不严厉

所以

才能

在混社会、自由闯荡的日子之后

又重新找到了未来要走的路:演戏

邓超的搞笑和吸引眼球,完全是出于本能,是他内在的D天性的自我释放,这种完全自我享受和放松的自由搞怪,是正D人特有的,D天性人的自我,也必须在成长过程中经过充分试错才能找到。

2

严管细管只会养出焦虑犹疑的负D

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环境,而是在被严管、细致规矩的要求下长大,D天性人就会被压抑成为负D。负D人什么样?请看两个真实的成长故事。

我上小学第一天就留校,因为上课教同座用手指头丈量桌子的长度。我小学上课搞小动作、说话、不听课,经常被留校、被批评,妈妈会因为这些打我。

我不太跟女生玩,喜欢和男生玩,跳墙去公园,弹玻璃球……成天天马行空地想这想那,不听课,但成绩还行,老师曾说过我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过我当做是对我的表扬。那时候最怕开家长会,只要开家长会就会被告状,回来就得挨打。

……

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妈妈的批评、抱怨和严厉的管教中长大的。不管我怎么努力,好像总也达不到她的标准,守不了她的那些规矩,总也是个马虎、随意、不听话、招人嫌的孩子,总是需要被批评、指责、纠正。

那些批评、指责,带给我最多的,是焦虑和不耐烦,莫名地对那些“必须做的”事情感到烦躁,常有甩手不干、一走了自的想法。但又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因此更加焦虑,更加被不耐烦的情绪所困扰。

即便成年以后,我做的事情在妈妈眼里好的对的也几乎没有,不管给她买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我自己买的东西也是不好,总是说我不会处理问题,太简单、不灵活,交际能力太差。于是我也真的越来越像她说的一样,越来越不放松。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常常因为紧张而处理不好,小时候那个人来疯的娃,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小苏是个9岁的女孩,她妈妈一直很苦恼:这孩子越大越没自信了,小时候什么都不怕,现在和谁说话都不看人,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4岁上幼儿园前,小苏都是奶奶带大的,老人很宠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他妈妈觉得这孩子怎么一身毛病啊:坐没坐相,站没站相,饭吃到一半能钻到了桌子下面。上幼儿园,老师三天两头反映:孩子没规矩,听不懂老师指令,也不怕老师,经常是上着课自己跑旁边玩去了。

“这样下去,上小学肯定不适应。”幼儿园老师的话让妈妈下决心,一定要对她严管。此后,从坐姿到写字姿势,都严格定规矩,严格执行,做不到就罚,同样的错误犯三次再不改,就打。刚开始,小苏非常抗拒,烦躁哭闹是常事,但妈妈很坚定:我现在不把她的习惯养好,上小学吃苦头的就是她。

在妈妈的坚持下,小苏渐渐地不再抗拒,妈妈要求什么,她都照单执行,但同时,爱笑、爱跳的孩子就像变了个人,整天低着头无精打采的,特别害怕妈妈,甚至妈妈经过她身边伸一下手,她都下意识地护着头。孩子也没什么朋友,放学和周末也不出去玩,作业写完了也就是一个人发呆。

到了三年级,开家长会后,老师和妈妈反映:小苏在学校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因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难以相处。

妈妈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她希望孩子能开朗外向一些,但是,妈妈却没有意识到,小苏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她的严管细管和高压政策一手造成的。

小苏原本是个自由、灵动、活泼的D天性孩子,在严管细管之下,变成了一个焦虑、烦躁、没有自信、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负D孩子。

所以,在宽松、自由环境下长大的D天性人,能自如地释放他们天性中的开朗、活泼、逗趣,成为应采儿、邓超那样受引人注目且受欢迎的正D人,他们的跳脱、不守规矩、大大咧咧,是属于D天性人独有的天性释放,也是他们的优势。

而同样是D,如果经历了严管细管、打压纠正的教育,则会变成焦虑焦躁又尖锐尖刻的负D,那些文青、愤青,醉心于批判、逃离,却又眼高手低的人,大多是负D。

你,是否正在剥夺孩子的开朗?

是否正在打压有趣的灵魂?

尤其是从TA开始上学以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每种天性都有优势劣势。如果家长只从自己的天性喜好出发,给孩子的往往是逆天性的教育。逆天性的教育,制造纠结、矛盾、有问题的性格,也是亲子冲突的主要来源。

了解顺应天性的教育思想,可从泡爸的18分钟演讲视频开始:

回复“天性”,听泡爸讲“不一样的天性,不一样的教育”

回复“判定”,了解如何判定孩子和成年人的天性

回复“急躁”,了解“急躁的孩子怎么教”

回复“面”,了解“软面黏的孩子怎么教”

回复“兴趣班”了解

“不同天性的孩子,适合不同的兴趣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完整了解“顺应天性的教育”

以上内容来自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广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