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后天性无眼球 >> 症状体现>> >> 生死天葬

生死天葬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8-2-25 7:58:44   点击数:
 

年在西藏拉萨期间就有写一写关于藏区天葬的想法,后来在玉树救灾期间亲自伴随一位老人从生到死,到天葬的过程,更想写写“天葬”。一是感念个体人间那份生死之邀的巨大信任,二也想借以澄清藏区以外一直存在的对“天葬”的一些误解。只是苦于相关汉文或汉译藏文资料缺乏,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这几年机缘巧合,陆续碰到了已故社会学家、藏学家李安宅教授的遗作《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载于《中国藏学》创刊号的三部分;已故出身青海藏区的藏学家仁庆扎西遗著《仁庆扎西藏学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世纪六十年代组织专家实地调查的《藏族简志》(初稿)。这三部著作刚好都有关于藏族“天葬”的相关内容,尤其前两部著作内容比较丰富,仁庆扎西先生的则是专论。

上述三部著作分别记述了上个世纪不同时期,专家学者关于“天葬”的研究与论述。李安宅教授的研究,按他自己的记述是“抗战期间研究藏族宗教的成果,主要根据亲眼观察,其次才是检阅典籍”。著作原稿在美国耶鲁大学散佚,目前内容是他根据英文副本翻译得来;仁庆扎西先生的专论完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除了具有说服力的历史文献引证,还对很多重要内容做了更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调研。《藏族简志》的完成时间则是在前两者之间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除了上面三个有关著述,通过网络还检索到了四川博物馆藏族学者新巴·达娃扎西刊发于年的《藏族天葬的起源、仪式过程及禁忌制度的文化内涵再探》和年四川社科院英珍、孙晓青著《藏族天葬习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这样,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涵盖了过去一百年里关于藏族“天葬”的研究和考察成果。再结合年我自己比较完整的见证一位老人的生死历程,并参加了她的现场天葬仪式。加上年在西藏的相关考察。才有了下面这篇——

(仁增文毛老人天葬的天葬台,照片左侧山坳处的一块巨石。)

生·死·天·葬

正文开篇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已经于年2月27清晨天葬的仁增文毛老人。

(旁边是他的儿子,一位和尚)

我们相识于玉树救灾工作的中期,也就是年元旦后那段日子,她通过当地老乡向我们求助,并得到了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的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但遗憾的是,经医院检查诊断,老人已是食道癌晚期。(详细情况可以参考当时的系列博文《殇复——玉树片段(四十三)仁增文毛老人的诊断》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