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美七章永康森林公园里竟藏了一座美得惊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7-2-6 10:14:13   点击数: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11.26

藏锦衣,牵广袖,今夜可停留

倚窗棂,凭栏望

漫天雪纷飞

——

歌泽调《藏锦衣》

轻愁来了,听听下雪的声音

微美七章

轻愁来了,该下雪了

也有这轻愁的门外汉,闯进这微·美术馆。

小雪纷飞日袖手旁观时

女儿节、京都、梅雨季、夏夜萤火虫

这是一个纯美的时代

惊艳了岁月

这一切

似乎都在永康森林公园深处的一座微·美术馆里

找到了遥远的中国应和

我惊奇,这“藏”,深山流泉

这“显”,活灵活现

多是哲理,多是魅惑

眼会疲倦,眉不疲倦

细致入微,不偏不倚

这是我对微·美术馆的总体印象

那生动而迷人的细节,如同翻阅

每一页都像过去的一个场景

因为作者的智慧与关切,而复活并予人启发

也许每个场景完整与否已不重要

这里的一切,似乎总在审视一个角落,却又充满细节

简单来说,通过阅读微·美术馆,由此察觉一种态度,一个人,一种风格。那些兴趣盎然的设计,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取向。

这是他对生活的另外一种诠释和对艺术的告解。

翠拂行人首

在实际生活的混乱中寻找有意义的模式,这是福德。我从永康森林公园的外围一路开行,都市的边界带着亟待澄清的欲望。再次进入御翠草堂,园子清芬,冬日植被寥落,可气息如风间藏月,隐隐典丽。

我今年新书《何时再见梦中人》,书中专门做了霍晓的长篇访谈。五月曾在御翠草堂的五柳仙馆举办“游园惊梦”分享会,邀请到昆曲名家吕福海及旗下名伶与御翠草堂主人霍晓对谈,从巷之声到草红叶,从百花园到虫之魅,从晴日木到来青花——也有我这样的轻愁的门外汉,逐渐明白这造园写字的意义。

那日是节气小雪。霍老师约在园子里用“独调火锅”。随后转入他的新主题:微·美术馆。微美,不唯,不为,我时常代人回忆——我怎么好意思走进那个老年的我呢,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善意吧。我刚一进美术馆大门,拉开白把手,见到这白墙,悬空展台,蛋色暖光,青莲一愿,干净如少年,清芬同中年,婉转入老年。

它轻柔,独立,我突然想起这也许是我70岁的秋天。

浅梦半亩一池受宠

微·美术馆今天将正式对外开放。由“半亩荷塘”和“海棠别馆”两部分组成,占地六亩。这真是一对不会说话的寂寞情侣。

霍晓年到现在一直在造园。这十二年治园造梦的黄金记录令人想起木心的一句话:人与艺术的关系也是“意味着”的关系。御翠草堂本身有一座五柳艺术馆,每年活动不断,但并非作为一个固定空间存在,微美术馆,则定位一座“永不落幕的美术馆”。微·美术馆将就原来的房子进行改造,呈现精微之风物。主人霍晓的审美观念是“赏微美、创微美”,越小之物越易进入日常空间,看得见摸得着。“现在许多美术作品收藏回去只有压箱底,普通住房空间高度基本3米以下,怎么去呈现一幅大作品?况且一幅大作品在家把一面墙都占满,伺料起来不易,所以我主张小,这样能把握能呈现,小则易精微,少更难。”

霍晓的“微美”观,实际是换了种更大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

谈吐

微·美术馆其实很“大”。当代性穿行在众多方面。智能化程度很高,网络功率,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一应俱全。亚克力板材全部悬在空中,颠覆以往所谓“架上艺术”的“架上”概念,以往艺术品要上墙,它们的面壁,多了堂皇感,却少了亲和力和立体效果。艺术展陈悬至半空,节约空间,呈现也更立体,虽然装修成本高出不少,但它的通透性令人印象深刻。亚克力水晶镜面在膜的作用下成为崭新的展陈概念。美术馆的每一面窗,多做了一层衬托槽,画作都可嵌入,扩大展示空间。

霍晓在设计时重点增加了户外展示空间,面积不小,不压于美术馆的室内面积。霍晓之前考察了很多展场、民间美术馆,大多是在室内陈设。“灯光下的东西很多是不真实的”,人流量一大也并不舒服。如果条件允许,微·美术馆可以将展陈进行外扩,室内展示和室外展示浑然一体,更容易吸人眼球。其实我相当看好那块类似壁炉厅的阳光厅,小欧式调调的坐具和靠垫,纯白纱幔怡然垂落,美术馆忽然在这里柔软下来,不计恩怨,天性流露,春日或是秋光,良善,勾人倦意,倦意来袭,谁还能阻止慢慢的放松。

这不说话的情侣

也有了轻柔谈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真正的室外,竹围一方

木与竹,天与地,风与物,茶与人

有了直面接触的天机

一具很好的茶席,茶席如台面,中国人讲“台面”,以往叫面子,讲阔绰,实际“台面”更是一种更深广交流的渠道,有了这方茶席,中国之传统书道、花道、香道、剑道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大家坐下来,就有了“面对”,“面对”是真实的前提,还是那句话,恩怨、天性,全靠这面对……“我们现在成都的美术馆最大问题是观众坐不下来没有空间,无法交流。偌大空间变成了人与艺术品的遥远距离,往往有种理解,距离才成为艺术……”霍晓设计时就考虑人以下的展览空间,观众入内,真正是慢慢去享受,悠闲,没有压力,轻松展示,真诚面对——过度设计也是浪费。

手作

微·美术馆的连襟则是霍晓的手作工坊,创作是种手艺,展示也是艺术。霍晓作为川大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身边艺术家不少,做瓷器的,陶器的,老师们带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可搬到这里来做,制陶烧窑,这里也作为成都市文联的艺术创作基地,未来这里也不断入驻名家工作室。艺术家可以在这里住下来,在最休闲的时间做最休闲的事情……

难舍

写字造园,我忽然明白,当初那个猛鸷少年,变成如今深居妙园的中年。我看过霍晓出版的好几本造园心得。他出版的是一个精微版的自己。当这些幽微的文气与雅思,积少成多,他发现,以一种几乎漫不经心的方式,他如何就自己的岁月及自己在书法史、造园史、美术馆设计史的位置上,都在编写一种全新的记录。

他当然希望他的“日记”有人阅读,比如曾出版的那套《一指苍茫》,分为天语流芳、陆羽茶经(小行楷抄)、雕花刻叶二十四品三册。比如给我深切启发的《小阁春深》、《园林清供》(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御翠草堂”生活美学馆)……

可我更明白,他捂售的书卷是许给这园子的四季七章。

天色向晚,

难舍才是最意味深长的告别。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成都商报记者谢礼恒

摄影师从彬霍晓谢礼恒

排版历鹏鹏曾婉贞

END

艺术野疯狂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