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血压由受测者或家人协助完成,可用于评估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并避免“白大衣效应”。
测量方式:连续5-7天家庭血压监测,每天早、晚各测量-3次,总计0-4个血压读数的均值≥/85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注:“白大衣效应指受测者在诊室中测得的血压值与诊室外的血压值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是诊室中由医生测得的血压高于患者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
动态血压动态血压是由自动测量仪器在4小时内多次测量,同样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监测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测量方式: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4小时平均血压≥/80mmHg,白天的均值≥/85mmHg,或夜间的均值≥10/7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04大家都要学会量血压↓↓↓血压计在选择血压计之前,应确认所选血压计是经由国际标准即ESH、BHS和AAMI标准的认证。常见的血压计有台式水银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主要用于诊室血压测量与家庭血压测量,实际上,随着电子血压计的推广,台式水银血压计已经逐步被电子血压计所取代。在测量方法上,两者略有不同。下面我们也将详细介绍两种血压计的使用。
测量步骤首先是台式水银血压计的使用,其测量步骤如下:
√首先,受测者应安静休息5min以上,测量前(半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酒烟咖啡、憋尿等。
√然后,受测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即坐位或卧位,裸露上臂,选用合适规格袖带绑缚好于手臂的肘关节以上~3厘米处,并使袖带与心脏同一水平,在肘窝内侧摸到肱动脉跳动,并将听诊器听头放在肱动脉上,并避免置于袖带下,准备测量。
√打开水银血压计,旋紧气阀门,并快速打气测压,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30mmHg左右后开始放气。缓慢均匀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4mmHg,测量者应平视视血压计的水银柱,当听到第一声脉搏跳动的声音(柯氏音第一期),此时汞柱凸面显示的读数即为收缩压值。继续边放气边听,直到脉搏声消失(柯氏音第五期),此时显示的血压为舒张压。测压时应受测者应避免讲话。
√间隔1分钟后,再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受测者的血压。若两次测量值相差5mmHg,应再进行测量,计算3次平均血压值。每次如实记录血压读数,精确到mmHg,尾数为偶数。
相比之下,电子血压计的使用就简单许多。电子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识别压力和搏动信号,自动识别并读取血压和心率。在同样的准备后,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自动进行测量,这种优势也使它成为家庭血压测量的首选。
目前市场上电子血压计种类较多,包括指式电子血压计,腕式电子血压计与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根据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而指式电子血压计与腕式电子血压计分别因其准确性与使用稳定性目前不提倡广泛使用。
注意事项在上述的介绍之后,大家对血压测量的认识是否又进了一步?那么,在掌握了测量血压的技能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约0%的人左右上臂血压差别>10mmHg(称为臂间血压差异),因此初次检查时建议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肱动脉处),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当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臂间血压差异持续0mmHg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应当及时就医。
√气袖大小应适宜,至少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测量多种体位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选用具有房颤等识别功能的血压计,若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时,放气速度应为每搏心跳水银柱下降不超过mmHg,同时应多次测量。
√血压测量应尽量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和定血压计,这样测量才能相对准确并便于对比。
√临床上使用的所有血压计都需进行精确性检验,应定期校准,一般每半年检测1次。
√水银血压计应严格按要求使用,注意使用前后储汞瓶的开关,并存放于环境温度-0℃~+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中。
05降压药那么多,你吃对了吗?现在常用的降压药大概有5大类,还有一些是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复合制剂。噻嗪类利尿剂这是一类经典的降压药,适用于高盐饮食、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常用药物有:如吲达帕胺、氢氯噻嗪。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长效钙拮抗剂有: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中效钙拮抗剂:一般次/天,早晚服用,常用的有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I、II);短效钙拮抗剂:一般~3次/天,比如硝苯地平。以上所提到的药物都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基本上可以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除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预防、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长效药物有: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咪达普利等;中效药物有:依那普利;短效药物有:卡托普利,多在血压增高时,为了较快降低血压应用,如果长期服用,一般需~3次/天。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ACEI类作用及适用人群大致相同,尤其适用于用ACEI类药物干咳明显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以及奥美沙坦。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来达到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比较适合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长效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一般1次/天;中短效药物有:美托洛尔普通片、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替洛尔等。除了这些常用的降压药物之外,还有a受体阻断剂、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物、非二羟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髓袢利尿剂等多种降压药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有时必需使用。06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通常需要。但少数患者在祛除了导致高血压的病因后,血压降低至完全正常水平,则可以停药。
另外,通过长期血压监测,如果因为任何原因血压较低,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07一吃降压药就成了低血压,怎么办?如果没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通常不建议服用降压药物。除了测量血压的方式和状态外,外界因素,如饮食、烟酒、压力,都会导致血压在某段时间增高。因此,在判定高血压时必须把外界因素考虑进去。如果年轻人测得血压/90mmHg至/mmHg之间,且无高血压家族史、无症状的话,可以先不吃药,随后调整生活方式,一到三个月内每天测量血压,看看把外界因素去除后血压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正常了,那么只要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无需服药。如果被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在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严格定义的低血压,即有头晕等低血压症状,或测量到了反复出现的白天≤90/60mmHg或夜间睡眠期间≤80/50mmHg的血压,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治疗方案。08高血压患者的日常应注意: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做到:“三少”,即少盐、少油、少糖;“三多”,即多蔬菜、多水果、多蛋白(尿毒症患者除外)。另外,应注意不要过饱食,尽可能少吃,量少,热量也少。此外,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和血压正常的人一样运动,包括日常活动,适当增加热量消耗;也包括体育锻炼,通常每周1-次,每次持续30分钟至1小时,要出汗。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医院儿科内主任鲍一笑访谈——小儿感冒咳嗽☆医院周英豪主任访谈——中医养生☆复旦大医院王武庆主任谈——耳朵的保健☆医院医院马建芳副主任访谈——睡眠问题☆医院蔡三军主任访谈——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