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儿童常见眼表疾病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6-12-12 15:01:00   点击数:
 

在“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病”专场,厦门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对儿童常见眼表疾病进行了探讨,包括眨眼、多发性抽动症、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掌握更全面的儿童常见眼表疾病的相关知识,提供相关的临床建议。

背景

眼表疾病,泛指损害角结膜眼表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疾病。儿童眼表的特点包括眼表组织结构脆弱、对于外来抗原尚未完成免疫耐受建立、抵抗力弱、自我反应及保护性差。

儿童常见眼表疾病包括过敏、感染、眨眼、外伤以及干眼。

儿童眨眼(childrenblink)

儿童眨眼指眼睑痉挛。在新生儿与儿童中,当年龄增加时眨眼会增加。眨眼时神经的控制,与眼表泪膜的状态有关,眨眼与泪膜中脂质层厚度有关。

眨眼一般分为器质性眨眼与功能性眨眼。功能性眨眼的特征为,全身检查无异常;无眼局部疾病;通常为双眼发病;可以明确引起眨眼的诱因;可以明确发病时间;无灌注时症状减轻。

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全身或局部),安慰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器质性眨眼,解决诱发因素后即可恢复,而功能性眨眼通常是5个月内恢复。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yndrome)

年,法国医师GillesdelaTourette发现该疾病,并命名为Tourette综合征,这是一种慢性神经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曾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年龄为1~2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其中,男性比女性多3倍以上。

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不同程度地干扰与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特点:

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或发生性抽动,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通常以眼部、面部或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如眨眼、歪嘴动作或摇头灯,尔后逐步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以眼部抽动作为首发症状者占38%~59%。

眨眼被认为是多发性抽动症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声性抽动作为多发性抽动症的首发症状占12%~37%,通常由清嗓子、干咳、嗅鼻、犬吠声或尖叫等发声组成。而秽语仅占1.4%~6%。

发病机制

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致的结果。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年轻和抽动障碍家庭史。

诊断标准:

A.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两者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

B.抽动1d发作多次,几乎天天如此。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

C.18岁以前发病。

过敏性结膜炎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

A.最常见类型,双眼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多见;

B.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较剧烈;

C.结膜改变表现为乳头性结膜炎;

D.对角膜多无影响或表现为细小点状着色。

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AC)

A.常见类型,双眼发病;

B.轻至中度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

C.结膜改变表现为乳头性结膜炎;

D.对角膜多无影响,或表现为细小点状着色。

3.春季角结膜炎(VKC)

A.多发生于青少年(60%患者年龄在11~20岁),一般病程在2~10年;

B.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共同参与;

C.男性远多于女性;

D.多发于春夏季;

E.眼痒、流泪、异物感、畏光、烧灼感剧烈;

F.上脸板特征性的铺路石样改变;

G.对角膜多无影响。

干眼

儿童干眼症在临床也较为常见,大多数儿童干眼症可以明确诱发因素,若由全身性原因引起,则需要联合全身治疗;局部原因常与其他眼表疾病相关,局部眼表用药过多是引发干眼的重要原因,目前荧光屏使用增加使儿童干眼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结论

儿童眼表感染与成人不同,对于药物更为敏感,在给药时儿童不容易合作,尤其是局部用药,对于角膜感染患者,手术的适应证应更宽,局部及全身用药均要考虑对于儿童发育的影响。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