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年轻圈层引发的音乐热潮已经不局限于小众圈层,而是一次次地大规模“出圈”。
我们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看到了冉冉升起的时代少年团;也看到了草莓音乐节上引发千万人合唱的歌手陈粒、五条人乐队、痛仰等……新锐音乐人们预见着潮流,也正在成为音娱领域的“领军人物”,创造华语流行的新纪元。
今天,小梦就来带大家认识几位兼具实力与多元性的唱作人,看看年轻的他们如何走出象牙塔,为主流音乐注入新鲜活力,施展无限可能。
1
郭顶
今年B站跨年晚会上,郭顶演唱的《水星记》和《凄美地》获得一众好评。
发行后的第6年,它再次冲到了各大音乐平台热歌榜前10,许多人这才知道了歌曲背后的名字:郭顶。
出道17年,“歌红人不红”的郭顶与大众一直保持着似远非近的距离。作为一名歌手,他从不上任何的综艺,靠作品活在圈子里。
郭顶出生音乐世家,小时候就受到了环境的氛围熏陶,爱上了音乐。
年,他发行了第一张同名专辑《郭顶D.Kwok.》,被圈内外一致看好,当时他才20岁。
四年后,第二张专辑《微微》问世,一首《我们俩》用略带散文诗的笔触,将恋人之间的微妙变化描摹得生动而立体,获得听友上万条好评。
可自此以后,事业处在上升期的郭顶便突然“失踪”,这一走就是7年。
离开的原因不得而知,他只吐露了两个字:生计。
七年里,郭顶从台前转到幕后,替许多歌手制作歌曲,比如刘惜君的《怎么唱情歌》、那英的《那又怎样》、薛之谦的《小孩》......
他说,好的创作需要时间和坚持,梦想也是。凭着这样一股信念,他足足沉淀七年之久。
年,他带着专辑《飞行器的执行周期》旋风回归,并揽获了六项金曲奖提名,其中包括最佳专辑、最佳男歌手等大奖。
有人评价他为“黑马”,但听过郭顶歌的人就知道并不尽然。他早已不是七年前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留着波波头的“RB小青年”,而进化成了驾驭高级音乐风格的音乐人。
专辑里的一首《水星记》被网友封为“emo神曲”,冰冷又无趣的天文名词,在他的笔触下描绘得尤为浪漫:环游的行星、身上的肌肤纹理、银色满际都无比生动。
郭顶正是借太阳和水星间最近却永远无法靠近的距离,在各自轨道上运转又相互陪伴,形容暧昧里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也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暗恋天花板”。
有人曾惋惜郭顶多次入围金曲奖却陪跑,而他却说比起得奖更在意有没有人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