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4/12/28 10:41:02 点击数: 次
在小儿眼科疾病中,有一种比较罕见的眼疾叫眼球震颤。这种病多发于儿童,并且常常为先天发生。此病症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不仅使患者视力下降,而且患者会以各种不正常的头位姿势视物,使其用眼极度疲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看病无门、专家难寻等一系列问题让患儿和家长一筹莫展。国内知名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医院集团云南省区副总院长兼昆明医院名誉院长许江涛表示,眼球震颤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增强患者视觉功能、矫正或减轻异常头位,提高正常注视位置的视力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早诊早治很关键名医7年守护助“歪头斜眼”消失“孩子2岁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他喜欢抬起下颌、向右侧歪着头、眯着眼看电视,刚开始以为只是近视,医院配镜,没想到检查发现,问题比近视严重得多。我们到处寻找小儿眼科专家,直到找到许院长,在她的指导下,开始了长达7年的控制和观察。直到这次手术成功,孩子看东西的姿势正常了,视力还提高了不少。“小元(化姓)的父亲回忆着孩子的情况,7年的坚持和专家团队的帮助,让他的孩子迎来了”新生“。术后视物偏头转面消失,正前方注视恢复了立体视觉据了解,小元患上的是由大脑中枢原因引起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可以通过“中间带移位手术”,帮助孩子实现正常头位视物,但是术后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医生的技术息息相关。许江涛为孩子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前期随访与观察,积极矫正屈光不正,保障视力得到尽可能好的发育,等到合适年龄及情况稳定后,再择机手术。“5岁以前眼球震颤情况可能还不是太稳定,扭头的角度也可能处在一个变化当中,通过长期的随访及观察,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去取得相对好的效果。“目前,手术后的小元从头面部向右偏转30度视物,完全恢复到直面正前方视物,正前方注视的视力较前提高,并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立体视觉。后续,还将通过戴镜矫正近视和散光问题,以获得更好的视力。“小元家长对其眼疾发现得很及时也很重视“。许江涛表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球抖动、用眼姿势异常等现象,医院做检查、找原因,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为孩子治疗争取时间,避免延误治疗,造成视功能损害。疑难眼病科普很重要求医多年无果一朝问诊现转机对于眼球震颤患者来说,能够找到一位权威的眼科专家十分难得。由于眼球震颤病因繁多,治疗难度大,“能不能治?该去哪儿治?”是许多患者及家庭面临的普遍困境。“如果不是来到昆明医院,我们都不知道孩子的病还有希望。”来自文山的月月(化名)今年7岁。自出生以来,家人就发现月月的眼球总是不由自主地处于上下来回摆动的状态。每当看东西时,得极度向后仰着头才能看清。此后,家人带着她辗转各地求医,却都被告知无法治疗,一家人的的希望之光逐渐暗淡。今年暑假,月月的哥哥到昆明医院进行近视手术。偶然得知昆明医院许江涛院长可以对此类疑难病症进行治疗,于是一家人连忙带着月月找到许江涛寻求帮助。经许江涛详细检查,月月是先天性垂直眼球震颤,伴双眼屈光不正。为减轻注视时的眼球震颤以及接近80度的仰头角度。许江涛及其团队为月月进行了垂直方向的中间带移位手术。术后,月月仰头视物的症状明显改善,正前方注视时眼球震颤幅度减轻。看到术后良好的恢复效果,月月的家人喜极而泣,感谢许江涛及其手术团队点亮了孩子未来的人生。据悉,许江涛从事小儿眼科专业近40年,擅长各类小儿眼科疾患和眼球震颤、病理性近视等各类疑难复杂眼病诊治,完成了诸多儿童高难度手术,是云南省内屈指可数的、能完成儿童高难度疑难眼疾手术的眼科专家之一。多年来,经她会诊、采用个性化治疗和手术方案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疑难眼病科普同样很重要。”许江涛表示,希望未来加大对疑难眼病的科普,提高大众对疑难眼病的认知度,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掌上春城记者:缪沛芫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