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4/9/4 13:02:58 点击数: 次
信息爆炸的时代,当有限的注意力被疯狂收割、利用时,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信息的“奴隶”?荷兰学者的一本《我们被偷走的注意力》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注意力是怎么被吸引走的,并且也告诉大家,人的大脑很智能、在进化,自动会筛选信息,我们的注意力所受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我们被偷走的注意力》[荷兰]斯特凡·范德斯蒂格谢尔著王绍祥林臻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师、导演、广告人都是“注意力架构师”我们自以为看到的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一成不变的世界,殊不知这仅仅是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留给我们的错觉而已。毫无疑问,信息首先累及的是眼睛,视觉信息占了很大一部分,眼睛就像是一个接受信息的“外置接口”。所以,很多职业其实是“注意力架构师”,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吸引我们的眼球。如网站设计师、教师、交通工程师、导演、魔术师、广告人等等。网站设计师想吸引访问者点击,教师想让学生不分神,工程师想让司机看清路障,魔术师靠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来使他们信以为真,导演通过操纵观影者的注意力来让电影达到栩栩如生的目的,广告人在闹市街头立起大屏幕。他们也有能力完全屏蔽信息,不让我们接收到相应的信息。总之,大家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创新,目的只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电影导演特别喜欢变化盲视。他们会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流畅的观影体验,将观众代入到故事中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保证每一幕之间的过渡都流畅、不突兀,所以,通常每部影片都要剪辑一两千次,这意味着每3至5秒就是一帧新画面。这是“连续性剪辑法则”,业内每个导演和剪辑师对此都了然于心。电影导演们知道,观众喜欢紧跟故事发展的主线,不会刻意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