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整天挤眉弄眼原来是得了这个病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12-12 12:09:41   点击数:
 

你的身边碰到过上面这类孩子吗?小心!他们可能患上了儿童抽动症。

1.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

2.

儿童抽动症有哪些信号?

3.

影响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加重抽动的因素: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的动画片、感冒发热等。

减轻抽动的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好等。

4.

抽动症常见的运动性抽动有哪些?

面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则为:点头、仰头、摇头、扭脖、伸脖、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触电样全身抖动;

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5.

抽动症如何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应确定治疗的靶症状(targetsymptoms),即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抽动通常是治疗的靶症状,对于轻度抽动症患儿,主要是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抽动症患儿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有些患儿靶症状是多动、冲动、强迫观念等共患病症状时,需在精神科医师等多学科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

6.

抽动症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病情观察

认真观察抽动病人抽动发作的部分、形式、频率、强度、复杂性及干扰程度等,做出详细记录,以作为临床诊断和疗效管理的依据。

用药管理

家长要督促检查抽动患儿按时、按量、准确无误服药。家长不可随随便便更换。

居家生活

抽动症患儿的日常生活应有一定规律性,如每日作息时间相对固定,避免患儿过度疲劳、紧张或兴奋激动等;饮食应给予营养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暴饮暴食。还应按时接种常见的传染病疫苗。研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抽动患儿伴有睡眠障碍,而睡眠不好又有碍疾病的恢复,因此,很好的睡眠对患儿尤为重要。另外,白天多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有疲劳感,睡眠更好。睡前不吃东西,不喝茶,不吃巧克力等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养成睡前用热水烫脚的习惯,这样有利于睡眠;还要养成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既有利于血液循环,又有利于胃肠食物的向下运动。

学习与管教

抽动症患儿的智力一般都正常,故应上学,但要注意患儿学习负担不要过重,家长不要对患儿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要求各门功课达到多少分以上。患儿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可参加体育活动,但要注意运动不要过量,有一定危险的活动应有人在旁边照看。当患儿的抽动发作特别频繁,用药不能控制或同时伴发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时,就要暂时停学一段时间,待抽动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控制后,再继续上学。

对抽动患儿的管教不应骄惯,管教方式应该是耐心说服教育,不要打骂或体罚。家长也不要担心患儿有病就不敢管,否则,最后患儿病好了,却留下一身坏毛病,如不懂礼教、任性、脾气暴躁、打骂父母等,也不要让患儿玩电子游戏机或看电脑游戏,禁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片或电视节目,对武打片或枪战片要少看或不看,以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而诱发抽动加重。对于秽语患儿要正确指导文明语言的使用。

心理护理

对抽动症患儿应进行精神安慰与正面引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友好的方式接触换而,主动与其交谈,语言和谐,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当患儿发脾气或犯错误时,不要激惹他(她),更不能训斥,而要耐心劝导,讲道理,以理服人。尽量不谈及患儿不愉快的事情。还应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让老师多给予正面引导,让同学多给予帮助,其目的是不要让同学和周围对人对患儿歧视,让其觉得到处都是温馨和安全的环境,从而消除自卑心理,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有利于缓解抽动症状。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