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小黄人rdquo也能变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10-26 13:09:41   点击数:
 

《延禧攻略》终于大结局了,这部今年暑期全民热追的神剧让喂夜奶的宝妈们不用再看眼睁睁地看月亮,而是在惊心动魄的宫斗中愉快地迎来了黎明……对于很多新手宝妈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五阿哥出生时候因天生金瞳,险被高贵妃活埋的段子~

太医束手无策,却被刚来的民间大夫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原来宫中太医只碰见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没有碰到过像五阿哥这般连瞳孔都是黄色的病理性黄疸,因此被误认为是金瞳,险些小燕子就见不到亲爱的永琪了……

之所以这波剧情让宝妈们如此揪心,是因为新生儿黄疸往往是宝宝出生后,新手宝妈需要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新生儿黄疸种类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宝宝出生后,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因为新生宝宝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的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宝宝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皮肤、眼球黄染,4-6天达高峰。除黄疸外,新生宝宝一般情况良好,吃奶、睡觉、大小便均正常。随着新生宝宝逐渐长大,肝脏功能也在逐渐发育完善,这些蓄积的胆红素也会逐渐排出,因此很多新生儿的黄疸可以不经过任何干预就自己消退。一般足月新生宝宝可以在两周内自行消退,早产宝宝则需要3-4周消退。

足月宝宝有60%会有生理性黄疸,早产宝宝有80%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所以宝妈们千万不要惊慌,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开宝宝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

病理性黄疸

五阿哥的金瞳就是也是因为新生儿黄疸所致,只不过他是病理性黄疸,要比生理性黄疸严重。

病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延禧攻略》里面说五阿哥的金瞳是由于愉贵人一天三顿蒙古烤饼停不了,才生下来带有黄疸的小孩。剧情需要我们不深究,还是严肃地看一看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原因吧:

1.胆红素生成过多,该种情况多见于ABO溶血(爸妈一个AB型血,一个O型血,生出来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发生溶血性黄疸)

2.新生儿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

3.胆红素的排泄障碍: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也容易出现黄疸。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宝妈们就要提高警惕,医院治疗了。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疗、激素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等等,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ABO溶血性黄疸:

身边的宝妈中比较常见的病理性黄疸案例是ABO溶血性黄疸。有一个宝妈朋友,大宝二宝出生后都因为溶血性黄疸而住院治疗。

新生儿ABO溶血黄疸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婴儿A型或B型时,主要是由于妈妈对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在孕期这种抗体就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了胎儿血液中的红血球,使得胎儿在出生时就贫血了。出生后又因为体内胆红素量太多,就形成了黄疸。所以,如果妈妈的血型是O型,宝宝的血型是A型或者B型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当然了,不是所有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出现溶血性黄疸,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是9%-11%。发生溶血性黄疸时,宝宝不但皮肤、巩膜、等出现黄疸,而且脑内核神经细胞也可发生黄疸,即核黄疸形成,对新生宝宝的危害很大。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溶血性黄疸,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是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率几乎是%,所以只要及时治疗,宝妈们不用过度担心。

如何判断黄疸类型

根据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判断:

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第2—3天出现,在4—6天会达到最高值,之后无需医治黄疸便会慢慢下降,7—10天明显消退,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周左右黄疸便会完全消退,早产儿不会超过3周。

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或一到两周出现,之后2—3周持久不退,甚至加重或反复发作。一般足月的宝宝如果黄疸2周后不见消退,即可立即就医诊治,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

根据宝宝的出黄部位判断:

生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在宝宝的脸部、眼睛和前胸比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病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除了眼睛、脸部发黄,宝宝的身体其他部位也很黄,按压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若皮肤呈现是黄色的,那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判断:

生理性黄疸:宝宝除了面部、眼睛较黄以外,其他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大小便、体温等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少数宝宝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现象。

病理性黄疸:宝宝精神状态没有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好,有时会出现无故哭闹,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呕吐、拒绝喝奶的症状,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惊叫或身体抽搐的反应等。

根据宝宝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判断:

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血清胆红素新生足月宝宝的超过正常2mg/dl,但不超过12mg/dl,早产宝宝的话不超过15mg/dl的,则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范围。

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血清胆红素超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则应该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的情况。

在这里想提醒宝妈们的是:虽然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症状区别很明显,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不建议宝妈单纯地用肉眼观察来下结论,医院请医生诊断。

母乳性黄疸

说到新生儿黄疸,这里还要提到一种比较常见却又有些特殊的黄疸类型——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比起一般的生理性黄疸病程要长,一般在宝宝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此间哺乳、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黄或淡白。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有多种说法,具体原因还没有得到一致,目前最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可能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的黄疸便会持续不退。

别看wuli泰爷现在白白嫩嫩惹人爱,刚出生那会儿也没有逃过黄疸这一关。

海豚老师在出院时候发现才泰爷开始发黄,按照医生要求回家观察。回家以后越来越黄,惨不忍睹,医院测黄疸指数,都超标。在朋友的推荐下,海豚老师选医院的严荔煌医生咨询,严医生在新生儿黄疸治疗方面及其擅长。

这里要插播一下,在可能的情况下,宝妈们都不愿意带着新生宝宝舟车医院挂号、排队看病,于是聪慧的海豚老师选择通过“安心健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