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眼痒怕光有卡痛感或泪汪汪的感觉,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9-3 10:56:34   点击数:
 

总是眼痒、怕光、有卡痛感或泪汪汪的感觉,有时候眼睛还发红,以为是眼睛发炎了,滴消炎眼药也不见效,后来发展为眨眼越多眼睛就越卡,也更怕光了,医院,经检查才发现是倒睫。

01

什么是“倒睫”?

正常人的眼睑紧贴眼球表面,睫毛向外翘起,远离眼球表面,以便发挥遮光、挡尘的作用。而倒睫就是指睫毛生长方向倒向眼球并接触眼球的不正常情况

02

为什么会长倒睫?

引起倒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包括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和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眼睑内翻一定会引起倒睫,但是倒睫不一定都是眼睑内翻导致,倒睫可以单独存在。睑内翻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异常状态。

(一)不伴眼睑内卷

这种倒睫的睑缘位置正常,无睑内翻存在,仅有数根睫毛方向异常,可见于双行睫,结膜及睑缘炎症及瘢痕致睫毛方向异常,部分近下泪点处的倒睫与内眦赘皮相关。

(二)伴随睑缘内卷

1.先天性睑内翻。儿童倒睫一般是先天性的,病因与下睑皮肤多、下睑轮匝肌肥厚以及内眦赘皮等原因有关。其中多数患儿合并有内眦赘皮,内眦赘皮是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皮肤皱褶,伴下睑倒睫的患儿在内眼角处形成了向内以及向上的拉力,将下睑向上提拉,加重了下睑内翻的程度,多见于亚洲儿童。

2.退行性(痉挛性)睑内翻。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皮肤、肌肉以及结缔组织逐渐松弛,睑缘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肌肉力量失衡导致引起退行性(痉挛性)睑内翻倒睫。

3.瘢痕性睑内翻。由于睑板瘢痕挛缩造成睑缘内卷进而引起倒睫,称为瘢痕性睑内翻倒睫。多因沙眼,睑缘炎,外伤等引起。

03

倒睫有什么危害?

睫毛刺激角膜和结膜可产生频繁眨眼、揉眼、眯眼,睫毛直接接触角膜,造成角膜上皮损伤并感染,部分儿童抵抗力较差者甚至引起角膜溃疡穿孔严重威胁视力。

双眼同时发病的孩子由于平视视线被遮挡,他们会用抬头、抬眉等代偿动作来缓解视物的不便。久而久之,就会拉大眉眼间距,导致脸部外观异常,颈椎甚至脊柱变形。

从影响心理和性格发育的角度来看,上睑下垂的孩子容易招致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歧视,这会使孩子逃避与人的接触和交流,养成孤僻、自卑的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04

儿童倒睫如何治疗?

(一)不伴眼睑内卷的倒睫,可采用拔除倒睫和电解倒睫的方式;

(二)伴眼睑内卷的倒睫,睑缘内卷所致的倒睫主要根源在于睑缘位置的异常,无论是电解还是拔除,都无法根治,往往需要手术纠正睑缘位置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3岁之前通常建议保守治疗,3岁以后睑内翻倒睫仍然存在,对角膜上皮造成影响的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合并有内眦赘皮造成下睑内翻者建议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手术。

05

成年人倒睫如何治疗?

(一)先天性睑内翻

睑缘轻度内卷伴倒睫,可采取皮肤轮匝肌切除睑板固定术,采用改良的双层缝合术,此种方法疗效持久确切。

(二)退行性睑内翻(痉挛性)

退行性睑内翻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眼轮匝肌缩短术及下睑缩肌复位术两种,对于眼睑水平和垂直向的松弛均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倒睫矫正理想,且下睑也较前紧致。

(三)瘢痕性睑内翻

手术方式多样,重点提出以下两种方法带蒂皮瓣睫毛转位术及带蒂轮转肌瓣转移术:适用于重度瘢痕性睑内翻,将带倒睫的前部后徙远离眼球,睑缘间填充皮肤或轮匝肌达到矫正效果。

06

对于倒睫,你明白了吗?

与“拔除倒睫和电解倒睫”相比,倒睫手术复发率较低,注意以下细节:①注意眼部卫生,控制眼部炎症②术后减少揉眼造成缝线松脱复发,对于预防倒睫复发有较大作用。若再次出现眼睛卡痛、流泪以及眼红,一定要注意倒睫的存在,一旦发现倒睫,就要根据真正的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盲目的拔倒睫和使用眼药水只会适得其反。

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见~??????

任何眼部问题,点击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