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视频火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都喜欢在没事的时候打开手机刷一阵。
特别是一些亲子互动类视频,更是受到了宝爸、宝妈的欢迎,甚至有家长面对某些高难度动作跃跃欲试,想着自己也录一个传上去跟着火一把。许多孩子也因此成为了父母的“摆拍玩具”。
01
悬崖边的摆拍7月1日,在北京房山的某段公路旁边,一个小男孩被自己的父亲抓住双手,悬空挂在垂直的峭壁外面。
而另一位家属,正拿着手机,不停从各个角度抓拍小男孩。
看到视频的那一刻,童妈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没有一点防护措施,下面就是十几米深的悬崖,多么危险!
更让童妈震惊的是,男孩的父亲好像觉得不够刺激,还要时不时地抖一下手臂。一旁还有同行的人在拍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危险。
0
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一经爆出,立马引发网友热议,矛头更是直指父亲:
了了一生:我自己就是一位妈妈,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我简直气的不行,我都不敢想象自己孩子要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会怎么办?孩子不知道,难道家长也不知道么?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当父母!宝贝驾到:我实在是不知道现在的父母都是怎么想的,为了追求刺激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是不是就是为了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有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孩子当时肯定害怕极了。三味书屋:别说孩子了,这种地方我都不敢往边上站,要是带孩子出去玩,这种地方我们都是离得远远的,这个爸爸竟然还敢把孩子挂在上面,万一掉下去了怎么办?再看那个视频,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孩子的茫然和胆怯,无辜的眼神里肯定没有把他吊在那里的家长所表现的那样快乐。
为了博眼球,让孩子以身犯险。这种明知有可能出现意外,还故意为之、人为增加事故和伤亡概率的家长,不是心大,而是愚蠢。
关键是,这种愚蠢的家长还不在少数,有些家长直接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重代价。
03
盲目模仿酿成的惨剧比比皆是
案例一:
前不久,岁女童菲菲的爸爸在看抖音视频时发现了一个与孩子翻跟头的视频,十分有趣。
于是爸爸就拉上菲菲试了一把,结果爸爸在菲菲翻转时突然失手,孩子头朝下摔在了地上。菲菲的脊髓严重受损,上半身已经无法活动。
案例二:
无独有偶,王先生在刷抖音时,也发现一套与孩子互动的有趣动作,于是王先生特意叫来3岁的儿子一起模仿。这次王先生并没有失手,但是当完成动作后,儿子直喊胳膊肘疼,已经不敢动了。
每每到了事后,父亲自责不已,痛苦万分,可那又有什么用呢?
“后悔”二字,是对错误最无力的辩解,毫无意义。
以前人们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带娃,活着就好。”但这只是为了吐槽爸爸带娃更为随心所欲,并不像妈妈那样仔细小心,而不是说将自己的孩子置于险境。
近些年,越来越多父母把“孩子就是用来玩的”这句话挂在嘴边。
他们把孩子当做“每日一乐”的对象,强行让孩子表演无厘头的“杂耍”:
这样玩真的不怕宝宝扭到脖子吗?
真的不怕脑袋着地吗?
这时如果突然有人用力推门怎么办?
为了一个个变味的晒娃“创意”,听着父母在镜头外的笑声,童妈一点都笑不出来。
04
沦为父母的赚钱工具如今的短视频行业能够如此火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利可图。一段播放了过百万的视频,在抖音、快手、西瓜等许多平台都会产生收益,当一个账号拥有百万粉丝用户时,广告、带货、分销等多种方式都能带来可观的利益。
利益不断的驱使下,许多家长的晒娃也不在是单纯的晒娃了,孩子也从父母的“玩具”渐渐沦为了“赚钱工具”。
一位家长为了拍摄恶搞孩子的视频,在门上沾满透明胶带,把孩子惹哭后,还大声说着:“再哭的久一点,我还没拍完……”
网上盛行的各种人畜无害的恶作剧,成了这些父母争相模仿的对象。
可其实,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玩笑,正在一点点消耗掉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还记得这位红遍全球的“假笑男孩”Gavin吗?如今的他已经不会笑了。
几年前,他因一个头顶蜥蜴、尴尬地笑着的视频意外爆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外的网友,亲切地称呼Gavin为“假笑男孩”,热衷于跟他合影。
渐渐地,在他亲人的操办下,有了经纪人,接起了业务,开了推特、脸书、ins。去年进入中国后,还开了微博、B站账号,有了淘宝店,还给自己的周边打起广告……
可是,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爱笑的男孩,好像笑不出来了。
年初,Gavin受邀参加微博之夜,许多明星都po出了合影,笑得十分灿烂。
只是,作为被拉去合照的人,在大冬天里穿着单薄的Gavin却显得十分疲累。
在主持人提到他时,才冲镜头一笑,然后转头就恢复到面无表情,让人看着就心疼。
不到十岁的小孩,累了会哭、会闹,都是正常的,但是Gavin只能笑。
在最初,Gavin的“假笑”十分稚嫩,也很自然;可到了后来,越来越形式化,眼神更是变得呆滞无神。
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年纪,他却被父母过度地包装、营销,最后活得比社畜更累。
这个男孩,太苦了。
虽然Gavin得到了超乎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