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重生者学习破相论后,眼中佛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6-23 11:18:45   点击数:
 

真理,往往是与大众的常规认知刚好相反的;真相,常常是简单到不可思议;说出通往真理、真相的道路恰恰是“倒行逆施”,会引发“下士的大笑”,乃至招惹攻击、祸患——但这又何妨?

每个时代,总有先知先觉的赤子,无畏地发出超越那个时代的狮子吼、雷霆音,“不为定义知识,只为启发智慧”……

好了好了,收!以上是为了顺利通过作业审核而暖场拍的马屁,以下进入正题。

这是一篇学习《破相论》的总结,也是试图简单阐述一个抑郁症重生者眼中的“佛”,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去破“佛”的相,去破除迷信。可能很颠覆,很不正经,但是否被认同并不重要,我自己嗨了先。

01

[彻底停止自我对抗]

在年7月初的那个清晨,在那天第一次经历所谓“开悟”的神秘体验之前,当时22岁的我从来没有接触和关心过佛陀是谁,他到底说了什么。我只是一直强烈的想搞清楚:我怎么那么奇怪,我TM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自幼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童年基本还算快乐,但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后,开始越来越陷入一种不由自主的自我封闭和思想束缚中,每天都天人交战,强烈的自傲(学习很好)与自卑(体育很不好)并存,与周围的人事物格格不入,是人群里的奇葩,夜空中最亮的天煞孤星,长期焦虑、抑郁达十几年。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从初中开始就如饥似渴地看大量西方心理学,但找不到答案,直到年底演变成重度抑郁症,曾无数次想要彻底离开这个世界。

事后复盘,我曾一度将抑郁主要归因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直到记起一个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情境:

大概是7、8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上楼,在一个拐角处,一缕阳光透过楼道窗花射过眼前,刹那之间大脑嗡的一声完全空白,整个人定住呆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到一个悬空的独立空间,这时眼前(意识里)开始从左至右的循环播放字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

应该就是从那时起,我如同被施了魔咒,时不时地会陷入莫名的巨大困惑、惶恐和孤独感之中,又无从诉说(不知道找谁问,也根本无法表达),这种深度焦虑不安的状态持续了整个青春期,直到严重爆发。

应该可以这样说:连我这样最难搞的“结构性抑郁症”(悲催的症结根源是人类终极困惑……)都能活着走出来,没有什么抑郁类型是不能重生的。

当一个人跌落绝望的深渊,如果侥幸未死,必有天命所托,就地展开搜索通关提示,或有绝世武功秘籍在侧,久候矣。

郭靖遇到的是《武穆遗书》,《功夫》中少年周星驰拿到的是《如来神掌》,让我涅槃重生的叫做《森田疗法》——这是一位日本心理学家运用、整合东方智慧创立的心理疗法(我把它比喻为“心理学里的中医”),它的根其实是在中国,儒释道都在其中,精髓是看似简单的八个字: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对照我们学习的《破相论》而言,森田疗法就像是具体指导如何破相、破执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手册。是的,抑郁症的康复重生,就是典型的一层层破相、破执的过程(关于我领悟的抑郁症真相和重生之道不在此赘述,文末附带浓缩版的《抑郁症重生十讲》)。

镜头拉回到年7月那个我初悟的清晨——这种所谓的“悟”,当然远远没有达到洞彻全部真相的程度,顶多可能只算“初禅”,但已经足够震撼、欢喜。

在那一刻,我做到了七非先生经常说的“歇心”,即彻底停止了自我对抗,放下了“屠杀自己念头的屠刀”,积郁多年的巨大困惑和痛苦瞬间倾泻而出,并神奇地进入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深度的平静,和淡淡的喜悦。

很难完全用语言去描绘那种心境和状态,仿佛我是一个刚刚才新出生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切都是新的,又好像从来都没有来过,是醒着梦游,万籁俱寂,时间凝固,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安静地倾听我无声但热烈的重生宣言,天地之间唯我一人,万物本为一体……

这种莫名其妙的禅悦状态持续了几天,在这过程中新的疑问和纠结又升起来了:我现在这又算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比如,那个被尊称为“佛陀”的古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当时又悟到了什么,肯定比我更嗨吧?……没办法,抑郁症才好了没几天,强迫症又犯了,继续找答案吧。

02

[灯塔照亮前行之路]

也是醒过来的这时候才意识到,一定有很多过来人,早就把人的一生要经历的所有来龙去脉给讲得透透的了,没必要自己继续撞南墙,别再浪费时间瞎搞,踩着巨人的肩膀上就行了。

自此,我才开始有意识地陆续找一些佛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来看,开始了磕磕绊绊的“学佛路”。

学佛人一般会走的弯路、闹的笑话,我多少也都干过,但“人人本来是佛”的观念从一开始即与心相印,《破相论》课程中提到的诸多迷信现象亦能识破,并且值得庆幸的是,在年前后,有两部伟大的影音作品给了我重要的启蒙,如灯塔照亮前行之路:一部是《和谐拯救危机》,一部就是《超越轮回》。

也是在那时,有幸认识了正心堂,认识了七非先生。

此次跟班学习《破相论》,时而狂笑拍腿,时而感触落泪,先生要么菩萨低眉啰里吧嗦好言相劝,要么金刚怒目霹雳吧啦痛打落水狗,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如他一般,能勇敢面对和承认自己本自具足的自性大雄,该玩耍就痛快玩耍,该荷担则认真荷担,做自在洒脱的真佛系,真可以说是酣畅淋漓,一破到底。

很多感通相应之处,在之前提交的作业中已归纳,于此不再重复。

03

[烦恼即菩提]

花开两朵,续表前枝。

重生之后,我开始在当时影响甚巨的抑郁症心理互助论坛“阳光工程”之森田疗法版块担任版主,陆续发表感悟文章,义务解答咨询,并结识了一位可敬的中国森田疗法应用专家。

在一次面对面深谈中,这位前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谈到他对佛陀的点评:“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就是一个极典型的重度强迫症患者,看到一点点不完美,就接受不了,就痛苦得不行,就没完没了的穷思竭虑找答案……”貌似调侃之语,却将我的部分疑惑轰的一声炸开,何其爽哉!

世人多不理解,荣华富贵什么都有的悉达多太子为何要离家苦修?同样看起来什么都有的巨星张国荣为何要跳楼自杀?……仅站在世俗功利的角度,永远看不明白。未尝过心灵至苦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妄想症、双相情感障碍……这些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心理学所开创的名词和标签。但在这些时髦词汇未出现之前,人类世界难道就没有这些所谓的心理疾病现象吗?当然不是,叫法不同尔。

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基本欲望而衍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基本情绪,本来就与我们相伴相生,一直须臾不离。

佛陀开悟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语境里的“执着”,不也就是“强迫症”嘛?

嗨!不仅佛陀,所谓的造物主“上帝”,那个根本意识,恰恰就是妄想症、强迫症的头号患者和病原体,更别提每个人了。

因为如果没有那最初“一念无明”而起的“妄想”,以及对妄想的“强迫”,也就没有这无中生有的花花大千世界,没有这没完没了左右手互博的生死轮回。

还有那佛中至尊阿弥陀佛,也是个重病号,如果不是正要接着继续再发第四十九个大愿的一刹那,终于真正彻悟,他可能到现在都还在没完没了的发愿。好人啊,极度强迫就是极致的慈悲心,本来一句“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就轻松搞定的事,哪有那么复杂?

所以,人人妄想,个个强迫,没有病不生娑婆,病好了不堕轮回,谁不比谁好多少也不差多少——这,正是彻彻底底的众生平等!

我常常想起,参观一位亿万富豪大哥佛堂中那纯金打造的罗汉像的情景。我并不关心其质地是否九九足金,只是那一尊尊罗汉喜、怒、呆、傻、痴、狂、怨……的各异神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似曾相识,太TM亲切了,我一定在哪里见过这些“真人版的罗汉”!

当时惘然,过后的某一刻猛然惊觉:我靠,想起来了!医院见过的那些被另外隔离治疗的难兄难弟,在出来放风时,就是这样的状态和神情!如将衣服换成袈裟,那就是一模一样,就是这“众生相”!

哈哈,笑死了,简直太好玩,想来所谓罗汉、佛菩萨,的的确确都是从众生里成的,首先都是人,都是每一个如你我这样普普通通的活生生的人,都必须经历喜怒哀惧爱恨情仇,都得先“生病”,且病得越重越好,这样最后“飞越疯人院”的时候才更嗨、更好玩……

那么悉达多太子呢,他的初心又是什么,他到底因何而“病”,又为何出发?我们先不扯他轮回了多久、做忍辱仙人修行N年那些有的没的,先把他还原成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就回到当下,回到现世,褪去光环,不神话,不美化。

我眼里看到的佛陀,首先也只是一个孩子,是一个出生仅七天就丧母的准孤儿,终其一生,不过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缺失爱,寻找爱,成为爱”的过程……

古今中外的所有大觉悟者,如果套用所谓现代精神医学、心理学的标准,他们全都是重度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无一例外,莫不如是。

有大疑,方有大悟;不入魔,无以成佛。

那些历经心灵炼狱而终于活过来的“明白人”,被称为所谓的“佛”;为了帮助大家一起活明白,他们真诚记录、勇敢宣说的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被称为“佛经”。

佛,并不神秘,不是神仙,没有神通,而是每一个你我他,每一个明白人。

心理疾病的真相:所谓的心理疾病患者,因为较常人更敏感、更善良、更追求完美的禀赋,他们往往更容易观察到(或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同时也承受了更多难以名状的痛苦。

站在世俗的角度而言,他们是“莫名其妙的弱者”,需要被“居高临下的治疗”;而放在人类心灵成长史中,他们就是“代表人类仰望星空的人”,本应得到“恭敬的护持”。

故说“病”,即非病,是名病——这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自我)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和正常反应(是的,看起来貌似“不正常”的,恰恰才是“最正常”),“病”得越重越奇葩,一旦觉醒后悟得就越深,蹦跶得越高。

你说,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烦恼即菩提”,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废话,而是真正的过来人掏心掏肺留给我们的般若真相。谁说的苦才是人生?这其实哪是苦啊,都是内含蜜意的珍贵生命礼物。

毫无疑问,佛陀乃当之无愧的“病王”,他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即对治八万四千种心病,他必定是以一己之力荷担了人类心灵至苦的极限,自愈并拿到了八万四千种心药,方现身说法,方可对等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吃多少苦,最后就享多少福,不冤,更不亏。真诚致敬,五体投地的那种。

04

[达摩与二祖的小故事]

多年前,在参加一期传统文化义工培训班课程结束后,老师给我们放了部电影《达摩祖师》,至今记忆犹新。

此文是学习达摩《破相论》的总结,我想最后就套用影片中达摩与二祖慧可经典对话的场景,来编个小故事做结尾吧。

刚好前不久,一个从我的抖音号找过来求助的网友和我说,她恨不得切掉自己的一截手指,只要能换得不再焦虑——我也是和她一本正经的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大雪纷飞,北风萧萧,天地间一片苍茫。

少林寺旁的一个破山洞里,达摩依然在面壁,他这样不吃不喝为寺里省饭,已是第九年了。官府几次送来“光盘行动典范”的锦旗,都被僧众婉言劝回,这且按下不表。

没人知道这个怪老头在想什么,反正自从他见了梁武帝回来后,就从此一言不发,如患自闭,谁也不理。

此刻,洞外,雪地中。慧可站在那儿,已有好些天了。

刚刚又经历了一次惊恐发作的他,此刻瑟瑟发抖,神情憔悴,面如枯木,唯有目光如炬,一直坚定地望着洞中达摩的背影。

慧可很苦,特别是夜里。他时时忆起之前自己深重的杀业,只要一闭眼,就看到亡魂前来报仇索命。挥之不去的恐惧情绪如影随形,每次发作如排山倒海、万箭穿心,各种躯体症状交织,生不如死。他也曾四处求医问药,或拼命看经书,都无解,听说只有达摩能救他,遂赶来一心求法。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厚厚的积雪覆盖下,早已看不出慧可的人形。

入定中的达摩终是不忍,深深地长出一口气,睁开眼,出定,转身,开聊。

达摩:来了老弟?一直杵雪里站着,干嘛呢这是?

慧可闻声,抖落满身积雪,不禁落泪:您可算是开腔了。我时刻焦虑惊恐,痛不欲生,吃啥药都没用。人都说我矫情,我却有苦难言,本想一了百了,又不忍辜负佛恩、父母恩。恳请您传授佛法真义,帮助我们这样广大的焦虑症、恐惧症患者觉醒!

达摩:你们中国人啊,就是爱瞎吹,一天天净扯犊子,真干的没几个。真正的佛法,绝不是一般人可求的。知道我为什么面壁九年吗?可不是谣传的我在恶补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我……

达摩话音未落,但见空中寒光一闪,“咔嚓”一声,慧可的左臂应声而落,鲜血瞬时遍洒雪地。

达摩:我靠兄弟,这是什么节奏,还真疯了?

慧可:我们不一样!为表求法之心赤诚,我自断己臂以明志!

达摩:哎哟我去,过了过了!倘若以后个个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都丢截手臂、留个腿啥的当见面礼,我这岂不成人肉铺子了,搞啥呢?

慧可:额……其实,其实刚才说的那些,是留给史册记载的,表决心的意思固然有,但更真实的原因是,刚才,我又惊恐发作了,这次实在没hold住剁手的冲动。

达摩:却是为何?

慧可:医院都治不好,就只知道逼我吃药、吃药,这是心病,哪是吃药能好的?您是我最后的救命稻草了。刚才害怕您不收治,一急,就上头了。

达摩:疼不?

慧可:没觉得,甚至还有点释放后的快感,我老早就想自残了,哪怕只能换来片刻安宁。用1多年后正心堂七非先生的话说,我这是“给自己找平衡”。非亲历者,无法感受、理解及言喻。如我能好,则全天下的病人必皆能好,我将广为宣说,誓度群迷。

达摩:OK,JUSTYOU。

慧可:什么鸟语这是……对了,您前边没说完的话是啥?面壁所为者何?

达摩:一乃思过,二为等人。

慧可:您有何过?

达摩:没度好梁武帝,于心有愧。我一生宣扬《破相论》,未曾想自己亦入了“为破相而破相”的偏执。

梁皇固然是好大喜功,但毕竟是做了好事。我当众驳斥其没有功德,本是善意,希望助其直归本心,快速破相离执。奈何操之过急,话不投机,其未解我意,且逆反更甚。

中国老话里说的“规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堂”我没做到,犯了忌,好心办了坏事。梁皇此生惨死,不得善终,更未得度,且后世着相而求的形式主义学佛多自其始,如此种种,我难辞其咎啊……

慧可:这也是因果使然,别太难过。《破相论》必将代代相传,越讲越好,越用越明,后世正心堂的《破相论》课程,即是楷模。

达摩:对,正心堂棒棒哒,比心。

慧可:那您又在等什么人?

达摩:等一个比我更有病的人,才听得懂我的话。

慧可:谁那么牛逼,还能比自闭九年的您更有病?

达摩:你。

慧可(瞅了眼地上的断臂):......

达摩:少年,还有什么疑问?

慧可:我心日夜难安,求大师为我安心。

达摩:拿心来,我给你安。

慧可:......心……心,您这一说可把我镇住了,这时刻躁动不安的心啊,真要收拾它,却了无踪迹,如何能安?

达摩:我已为你安心。

慧可:……嗯,好像明白了,再多说点!

达摩:据史书记载,话说到这儿,你当下就已证悟空性,还没完了?

慧可:哎哟,智有上中下,悟有大中小,但“心”是唯一,我是为全体病友请法,别小气嘛。要不,我把右臂也砍了,给您当咨询费?

达摩:狠人啊……你说你的心时刻不安,刚才剁手的时候如何?

慧可:……咦?我竟完全忘了这回事,当时只顾着制心一处,专心剁手了,要的就是个稳准狠,您看这断臂上平整光滑的切割面,帅吧?

达摩:我已为你安心。

慧可:get。

达摩:再来个更简单粗暴的,且将“心”做肉团心解,拿来,我为你安心。

慧可:死人,彻底安心;活着,不安乃常。

达摩:我已为你安心。

慧可:get。

达摩:能量本无正负,一切自然而然,奈何徒劳相抗?欲以一浪平一浪,则波浪迭起,狂心永不停歇。若臣服合一,随波逐流,反可日渐平息。执,安亦不安;不执,不安如安。“安”与“不安”无别,迷共悟不二,皆应不住,不执,不取,不舍。

慧可:get。

达摩:现将“中国禅宗心理咨询无限公司”的公章印鉴移交给你,工作日去变更法定代表人。最后,传授你咨询服务心法,切记之。

慧可:阿弥陀佛。

达摩:不安长在,任其不安,不安而安,则永安——老弟,你到底悟了没?

慧可:佛说悟,即非悟,是名悟。

达摩:悟后啥感觉?

慧可:伤口疼,真TM疼,达摩哥,医院,哎哟我去!……

以上故事,或非杜撰。如有雷同,不是巧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瞎掰。

附:抑郁症重生十讲

一、抑郁症不是精神病,也不会转变成精神病。抑郁症属心因性,精神分裂偏器质性,如同两条平行线,症状或有类似,本质上不会交叉。你没有疯,也不会疯,先把这层恐惧破掉。

二、抑郁症的易感人群特质:善良、敏感、优秀、追求完美,往往都是人群中的“好人”。抑郁的因子存在每个人的身上,很多杰出的人都容易抑郁,你并不孤独,更不是怪胎。你只是比别人更提前经历了人生必经的心路历程,在探索自然(内心)的道路上走得更早、更快、更远,而已。

三、抑郁症本身并不致命,致命的是对它的误解和恐惧。在持续的抑郁心境之下,会产生深度的绝望感,产生自杀欲念是出于对绝望感的恐惧和逃离。而绝望感本质上是身心交互作用下的幻觉,一触就破。简单地说,那些走向自杀悲剧的人们,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

四、抑郁症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而同时,它也将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抑郁症经历貌似绝境,其过程痛苦且凶险,但有大疑方有大悟,无形中它是通往生命真相、灵魂觉醒的捷径,重生者是最幸运的一群。

五、抑郁症无法战胜,也没必要去战胜。

传统的所谓“治疗”是“和错误的敌人做错误的斗争”,即把“情绪和症状”(标)当做敌人,用药物压制、对抗,却忽略了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人们心中“强烈的完美欲和过度的执着”(本)。于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不断制造新的问题,乃至得出“终生服药”、“不治之症”的错误结论。

六、抑郁症当然不是绝症,而且恰恰相反,它的康复、痊愈其实可以很快、很轻松、很简单,甚至只需要一瞬间,就在你转念、领悟、回头的一瞬间。

重生分两个阶段,1.0版:破相,学习与不安共存,先转移注意力向外,破掉情绪和症状等假象,格物,活下来。

2.0版:破执,尝试破除产生情绪的根源,即内心中固化的标准、过度的欲望和强烈的我执,收回注意力向内,致知,活明白。

七、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自我保护的生物性本能,既无法抗拒,也无需恐惧。

打个比方,身体受了外伤会痛,会流血,而负面情绪的产生就好像是“你的念头撞了墙”,这堵墙的名字叫“自然规律”,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就是念头撞墙后那种“痛的感觉”,此刻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马上停止不断撞墙的行为”,而不是“单纯止痛”。

并且很残酷的事实和规律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