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几日个别省份又出现聚集性病例
4月11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提示:近几日,个别省份又出现聚集性病例,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各地须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早发现病例,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预警境外输入
针对境外输入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4月10日在线对话韩国防疫专家时表示,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但风险不等于是现实。
“特别是从刚发生疫情而且疫情发展较快的国家、地区来的人,往往传染性会比较高。只要采取严格监控、追踪,一旦发现就隔离,同时对他接触的人进行严密观察。这样情况下,就算传染几个人,也不会造成暴发。”
钟南山说,未来肯定陆续还有外来输入,特别是大城市,要想完全清零是不现实的,除非跟世界完全隔绝,只要把它控制在较低水平就可以了。
4月7日晚,在“大流行形势下的疫情防控与医药创新”网络视频会上,张文宏发表判断:目前中国的输入性疫情还没有到达峰值。今年暑假时增速可能会到达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
但是随着国际疫情的此起彼伏,今年10月份以后、冬季来临时,我国境外输入是否会进一步增多仍很难以预见。
张文宏表示,按照目前的趋势,在今年内控制疫情较困难,疫情可能将持续到明年,甚至持续两年。
后续疫情到底走势如何,仍需拭目以待。国内要为输入性疫情做好持续准备,保持预警。
省疾控:4月请务必提防流感
从1月底到现在,疫情防控已经持续一大段时间,省疾控专家特别提醒,广东境外输入和由此引起的关联病例风险仍然存在,千万不能大意,口罩还不能摘,其他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也不能松懈。
除了新冠病毒,4月,还要提防容易发生的其他疾病包括:流感、麻疹、风疹等。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以下五类人群要特别当心流感:
慢性基础病患者及肥胖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患者及肥胖者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儿童: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尤其是年龄<2岁)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的风险较高;老年人:从全球来看,流感是导致≥65岁人群住院和超额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孕妇:感染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此感染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而预防呼吸道疾病,个人健康防护措施建议: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触摸公共设施物品后、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勤消毒:戴口罩,特别是在车站等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的患者。?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丢弃到有盖的垃圾桶。咳嗽或打喷嚏后尽快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打疫苗:上述五大高风险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End·
boss说一个小编工资3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点个吧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告诉你的朋友哟~
信息来源:中山发布北京TOP生活、中山生活荟、中山生活网、广东省卫健委人民日报、网络等
文字编辑整理:温言
合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