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情况
河北新增确诊2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
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例年6月23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为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人(均系北京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6月23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报告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例(系北京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国际航班分流石家庄机场输入)。
截至6月23日24时,河北省现有确诊病例1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含境外输入10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尚在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5例(含境外输入9例)。
廊坊三河市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根据河北省卫健委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6月23日,廊坊新增2例确诊病例,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32例。现将第31、32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如下:
第31例:男,34岁,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从事个体经营,家住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燕京航城小区。5月30日-6月12日期间,曾多次往返新发地批发市场,未去过新发地海鲜市场。6月12日13:00,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某商户共进午餐半小时(该商户于6月13日由北京确诊),当日20:30自驾私家车返回家中。6月13日8:00,前往谊品生鲜超市购物。6月14日上午,通过电话向居委会进行了报备,后由救护车转运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至6月22日。6月23日,患者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现医院进一步隔离治疗。
第32例:女,33岁,为第31例确诊病例的妻子。行程轨迹同第31例。6月23日,患者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现医院进一步隔离治疗。
北京新增本地病例7例北京新增7例本地确诊,分别在丰台大兴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6月23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7例、疑似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6月11日0时至6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在院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院1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丰台区6例、大兴区1例
全市有14个区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天、怀柔区天、顺义区天、密云区天、昌平区天、石景山区9天、门头沟区8天、房山区8天、东城区7天、通州区3天、朝阳区2天、西城区1天、海淀区1天。
燕郊新增2例确诊,都是密切接触者
据河北省卫健委消息,年6月23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为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人(均系北京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海淀区政府郑重辟谣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2例6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上海2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例(北京7例,河北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相比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23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1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1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59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6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
多位专家接连作出此次疫情判断钟南山: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仍会存在,北京疫情比武汉明朗得多
据触电新闻报道,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际时,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出现这么大的暴发。
“今冬明春’这个疫情不会消失,应该是持续都会有,或者是冬天到春天时候会增加,有这个可能,但我不认为它会像第一波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暴发。”钟南山表示。
关于北京疫情,钟南山认为,这次在北京出现疫情的源头还不是那么明朗,但是比武汉要明朗得多。“很重要的一点,中国能做到追踪病人,中小学停课,大学暂时不复课,航班减少这类短期措施是需要的。就是采用很强硬的控制措施,让疫情不再发生。”
李兰娟:北京疫情重症病例少,中国方法再次证明有效
在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超46万人的大背景下,为什么目前北京因新发地引起的疫情零死亡?与武汉2月份疫情不同,北京家庭成员间病毒传播情况少,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危险性降低了?
在6月20日线上召开的COVID-19免疫调节治疗高峰论坛上,李兰娟院士谈到了北京这次疫情重症病例少的原因,她强调,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早发现、早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
“在以往对H1N1患者的救治中,早一天抗病毒治疗可减少重症发生率12%,病死率下降13%。所以,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最重要的法宝。这次北京疫情筛查力度非常大,所以重症很少,中国控制疫情方法再一次证明是有效的。”李兰娟院士说。
王贵强:由于发现及时、救治及时,北京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非常少
论坛上,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分析了北京这次疫情发病特点,他说:“由于发现及时、救治及时,这次北京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非常少,当时武汉重症和危重症加起来在20%左右。截止到6月19日,北京危重症有两例,重症11例,加在一起13例,这个比例不到10%,要远远低于最初武汉的数字,这和早期诊断有直接的关系。最早时,武汉从发病到诊断需要9到10天,后来全国诊断只有一天的时候,武汉还需要6天,可以看出,诊断滞后直接影响后续的治疗,有些病人的病情就拖重了,因此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王贵强表示,及时氧疗、干预、对症支持,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病死率,这是非常明确的。目前,北京是比较乐观的状态,重症、危重症比率比较低,随之而来的病死率一定是低的。
安友仲:没有长时间居家隔离,北京家庭成员间传播少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教授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表示,北京这次疫情之所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一方面是老百姓警惕性高,另一方面,政府处理及时、控制得力,没有出现医疗挤兑,做到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尽快筛查出病例,做到了早检测、早隔离、早收治、早治疗,所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这属正常现象。“除湖北省外,中国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1%,只有0.8%,我觉得如果再做的好一点儿,甚至会比0.8%还要低。”安友仲曾在武汉和西南边境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诊疗方案制定、危重症患者救治奋战天,他认为,处理得早,发现得早,没有长时间的居家隔离是北京家庭成员间传播少的原因。
张文宏:北京疫情不代表第二波来临,是比较突然、小范围暴发
不久之前,张文宏等10位医学相关领域专家做客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对于近期北京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张文宏称,这只是一次小范围的暴发,并不算是秋冬季的第二波。
他解释说,所谓的“第二波”一定要形成非常显著的波峰,有一段时间的蔓延再下来。“这次北京出现的疫情应该是一次比较突然的、小范围的暴发,但是暴发力度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张文宏判断。
他称,中国整体“抗疫”情况在国际范围内是做的比较好的,将来中国任何地方出现散发病例,我们都有能力、有信心把它控制住。
疫苗启动国际临床Ⅲ期试验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阿联酋卫生部长向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仪式上,中阿双方现场签署了相关临床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为何在国外做?
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得非常好,反而使得我们失去了在国内进行三期临床研究的机会,新冠疫苗如果要做临床研究,要到国外疫情比较高发的地方去做。
对新冠疫苗进行临床试验,所需要的受试者应该是健康人群,为什么临床试验要到国外做?
经受住病毒“考验”的疫苗才有效
“三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要验证疫苗有效性,必须要让接种过疫苗的人有机会暴露在病毒之下,才能确定疫苗是否有效。即便能检测到身体内产生了抗体,也不能代表疫苗是有效的,必须要经受住病毒的‘考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比如在病毒流行地区,选取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志愿者,一组接种疫苗,另外一组不接种疫苗,面对同样的被感染风险,接种疫苗的志愿者被感染数显著低于未接种疫苗的志愿者,疫苗才可能是有效的。如果没有病毒流行的条件,则无法证明疫苗的有效性。
到疫情高发地试验是必然选择
张洪涛认为,目前中国国内感染者较少,同时比较分散,积累到一定的样本量较为困难。即便是招募海关人员或医务人员进行接种,相对比例还是比较少,需要较长时间达到足够的数量去评估效果。
一般三期临床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才是疫苗批准上市的科学依据。疫苗临床试验是科学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尽快验证疫苗效果,到国外进行临床试验是必然的选择。
据悉,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士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经在加拿大卫生部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此前,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该疫苗为首个在中国境外进行临床试验的中国疫苗。
据了解,4月12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
4月27日,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两个疫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共入组人。
6月16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性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将于6月28日揭盲。
此前,国药集团所属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名志愿者带头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人体预测试表明,受试者抗体已完全达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护率%;近期又有0余名国药集团干部员工自愿接种,也都显示疫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远低于已上市的各类疫苗。
此外,4月15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了全国首个、唯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使用后新冠疫苗产能将达到年产1.2亿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亿剂。
河北疾控中心最新提示当前形势下,大家外出活动都需要注意什么呢?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等习惯,您还在坚持吗?
思想重视不恐慌。思想上对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仍然要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虽然稳定趋好,但仍有病例发生,切不可掉以轻心。大家应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