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祛痰用药的相关文献资料,力图为大众提供较全面、较简洁、较通俗的祛痰用药指引,同时从临床应用出发为药企提供产品遴选思路。本文为部分内容,如需定制相关报告,请询药智咨询。
一、疾病概述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有少量痰,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液中包含黏液、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等。黏液是由气管、支气管中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及黏膜下腺体分泌的水、糖类、蛋白质、脂类及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常分泌的气道黏液具有保护气道、湿润空气等作用,但在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可产生大量促分泌因子作用于分泌细胞,导致气道杯状细胞肥大和增生,产生过量黏液。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产生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失衡、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是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气道黏液高分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
气道黏液高分泌不仅仅是一种“临床症状”,更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加速疾病进展以及影响患者预后。使用祛痰药物促进气道内分泌物的尽快外排,可以减轻患者气道阻塞症状,减少细菌定植及急性加重次数,改善其生活质量。
二、疾病流行病学据全球疾病负担统计结果,年,全球估计有5.45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7.1%。COPD仍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患病率为3.9%。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为万,占全因死亡总数的7.0%,为年全球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31.8%)和肿瘤(17.1%)。COPD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死因,占全因死亡总数的5.7%;哮喘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二大死因。
全球疾病负担统计结果显示,年,我国有近万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5%,其中COPD的患病率为3%。另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40岁人群COPD患病率为9.9%。
慢性呼吸道疾病所导致的气道黏液高分泌严重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近50%的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黏液高分泌症状;约20%-40%的哮喘患者存在气道黏液高分泌症状;约75%~%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伴有咳痰症状。
三、疾病治疗药物鉴于气道黏液高分泌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重要意义,祛痰治疗有助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减轻气道狭窄,避免反复感染,延缓肺功能下降,祛痰治疗已成为治疗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重要内容。分为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戒烟干预、物理治疗)。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使祛痰药物分为黏液溶解药和黏液分泌促进药(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3.4.1黏液溶解药目前常用的祛痰药大多为黏液溶解药(近八成)。黏液溶解药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调节其功能,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解酶体酶释出,使黏液中的黏多糖解聚,并抑制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痰的黏稠度降低。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5类。(一)酸性糖蛋白溶解剂:通过使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粘稠度,代表药是溴己新、氨溴索、羧甲司坦、福多司坦、厄多司坦、来托司坦等。氨溴索还可降低黏痰的吸附力或降低分泌物的表面张力,使痰液易于咳出。这类药对DNA无分解作用。(二)黏蛋白裂解剂:这类药的结构中具有含巯基(-HS)的氨基酸,他们通过本身的巯基与黏蛋白的二硫键(-S-S-)互换作用,使黏蛋白分子裂解而产生降低痰液粘稠度的效果,代表药有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美司钠等。(三)酶制剂:可以使脓性痰中的DNA分解,脓性痰的粘度迅速下降,代表药有脱氧核糖核酸酶(阿法链道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四)表面活性剂:吸入时可降低痰液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痰的黏度,使之易于咳出,如泰洛沙泊。(五)综合作用:调节气道分泌,增加浆液比例,恢复黏液清除功能;碱化黏液,降低其粘度;刺激纤毛运动,加快黏液运送;有一定抗炎和杀菌作用。代表品种有吉诺通软胶囊。上述黏液溶解药中,常用的有: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阿法链道酶(脱氧核糖核酸酶)、氨溴索、溴己新、羧甲司坦、福多司坦、厄多司坦等,其基本信息见下表。除此之外,常春藤、欧龙马、桉柠蒎等植物药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
常用黏液溶解祛痰药基本信息药品活性成分剂型ATC分类首次上市时间上市国家和地区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吸入用溶液剂/泡腾片等R05CB黏液溶解药;S01XA其它眼科用药;V03AB解毒剂全球:s中国:中/美/欧/日等阿法链道酶Dornasealfa吸入用溶液剂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未上市美/欧/日等氨溴索Ambroxol吸入用溶液剂/口服溶液剂等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中/欧/日等溴己新Bromhexine吸入用溶液剂/片剂等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中/欧/日等福多司坦Fudosteine口服溶液剂/片剂等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中/日羧甲司坦Carbocisteine口服溶液剂/片剂等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中/欧/日等厄多司坦Erdosteine片剂/胶囊剂等R05CB黏液溶解药全球:中国:中/欧等数据来源:药智咨询整理3.4.2黏液分泌促进药这类祛痰药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常用代表药品有:愈创甘油醚(愈创木酚甘油醚)、碘化钾、桉叶油等。
(一)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能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产生冲动传入中枢,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兴奋支配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迷走神经传出神经纤维,促使气管支气管黏膜的腺体分泌增加,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的腺体中主要是浆液腺,分泌较稀的液体,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这类药物有愈创木酚甘油醚、碘化钾、氯化铵等。大剂量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和呕吐,有肺出血和胃肠疾病者慎用。
(二)刺激性祛痰药这些药物对呼吸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黏膜轻度充血,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能湿润呼吸道,使痰液黏稠度降低而容易咳出。此外,这些挥发性物质还有消毒防腐作用,对呼吸道有微弱的抗菌消炎作用。这类药物有桉叶油、安息香酊、松节油、愈创木酚等。这类药物是加入热水中作蒸气吸入,注意防止呼吸道黏膜被蒸气烫伤,注意避免药物浓度过高而刺激眼、鼻、喉,引起局部疼痛、流泪、流涕、咳嗽等。
药智咨询——国内领先的医药专业咨询机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