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新名著阅读改革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铺开,年考生将面临新的名著阅读考查篇目和考查方式,准初三和初一、初二的初中生都要做好准备了!下面新思维为初中党准备了一份暑假阅读大餐。
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
七年级上册
1.《朝花夕拾》
2.《西游记》
3.《白洋淀纪事》
4.《湘行散记》
5.《猎人笔记》
6.《镜花缘》
七年级下册
1.《骆驼祥子》
2.《海底两万里》
3.《红岩》
4.《创业史》
5.《基地》
6.《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八年级上册
1.《红星照耀中国》
2.《昆虫记》
3.《长征》
4.《飞向太空港》
5.《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6.《寂静的春天》
八年级下册
1.《傅雷家书》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苏菲的世界》
4.《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平凡的世界》
6.《名人传》
九年级上册
1.《艾青诗选》
2.《水浒传》
3.《泰戈尔诗选》
4.《唐诗三百首》
5.《世说新语》
6.《聊斋志异》
九年级下册
1.《儒林外史》
2.《简?爱》
3.《围城》
4.《格列佛游记》
5.《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6.《我是猫》
部编新教材名著阅读推荐
——《朝花夕拾》
有趣的文字有趣的人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黄创业
“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起来,是互相的嘲弄和悲哀。”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
以上的一些语句是我从一本书里摘抄出来的,我曾把它们放在朋友圈与我的学生分享,他们很喜欢,纷纷问我这些句子是哪本书里的。当我告诉他们书名及作者后,他们都很惊讶,说想不到这位作者写的书里也会有这些有趣的句子。
这本书用这些有趣的语句,塑造了许多有趣而又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一般。例如寿镜吾先生大声朗读古诗时会“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还有长妈妈,她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还有日本的藤野先生,他是“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他穿衣服太马虎,“有一回上火车,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点”。还有范爱农,“是一个高在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还有衍太太,她一边鼓励我们小孩子打旋子,待家人见到跌倒的我们时,她便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这些有趣的人物,他们有的平凡一生,有的悲剧结束,从他们的命运中,我们读者可窥见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环境是如何演变的。于是作者又用深情的笔墨去抒发他对这些人物,以及这些人物所处时代的独特情感。例如,对于三味书屋的生活,他谦虚地说道“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简单地在文尾写道: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怀念之情,跃然纸上。再如,对于长妈妈,他又说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千言万语,都敌不上这一句“永安”。对早逝的挚友范爱农,作者又在文尾写道: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也该毕业了罢。心底有多少悲哀又难言的情感,全寄托在这一句“不知如何“了。
说了这么多有趣的句子、有趣的人物,以及深厚的情感,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去看看这本书,它的书名是《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作者:中国文学家、政治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年9月25日至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主要内容:《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给力学生、成就未来!
新思维暑假班火热招生中······
招生对象:小学、初中。
辅导科目:数学、语文、新概念英语、神奇语音、神奇音标、物理、化学、昂立无诀珠心算、创意美术......
辅导形式:小班培优,
个性化一对一辅导
咨询、
强大师资倾情打造,最适合孩子的课程
创新思维,成就未来。
教学相长,静待花开。
新思维教育培训中心优质课程火热招生中~
-8632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