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洁主任医师详解上睑下垂矫正术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6-9-27 13:20:07   点击数:
 

上睑下垂是指由于上睑提肌功能减弱或丧失,患者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上睑下垂矫正术是指利用外科手术将不同程度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上睑提肌和其所支配的神经进行矫正,以恢复上提上睑的功能,使下垂的上睑得以矫正。

(一)眼睑的解剖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为睑裂。每一个眼睑都有2条张开眼裂的缩肌,上睑有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和交感神经支配的Muller肌。下睑有睑筋膜囊和交感神经支配的下睑板肌。

(二)眼睛的美学特点

理想的眼处于标准位置,与眉、鼻位置协调,两内眦间距约为眼裂宽度。睁眼平视时,眼裂高度为7-12mm,眼裂宽度为25-30mm,其宽度与面宽的比例应符合“三庭五眼”的“五眼”要求。

(三)上睑下垂的原因

上睑下垂在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

  1.先天性

  先天性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睑下垂系指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üller平滑肌(颈交感神经支配)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和影响视力,先天性者还可造成重度弱视。

  2.后天性

  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原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等。其中肌原性者以重症肌无力引起者多见。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3、其它

  (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

  (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

  (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四)上睑下垂分类简介

上睑下垂可分为三度:

轻度是指患侧上睑下移2mm或以内,或上睑遮盖住瞳孔的上1/3;

中度是指患侧上睑下移3mm左右,或上睑遮住瞳孔的1/2;

重度是指患侧上睑下移4mm或以上,或上睑遮住瞳孔的1/2以上。

(五)上睑下垂矫正术介绍

1、上睑提肌肌腱折叠矫正术

  利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开分离上睑提肌腱膜,根据上睑提肌需要上提的高度,折叠缝合腱膜,来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

  适合的人群:适用于轻度或肌力良好的上睑下垂,折叠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0mm以内。

  2、提肌缩短矫正术

  通过手术切开分离眼睑周围组织,并切断上睑提肌,缩短上睑提肌长度,矫正上睑下垂。

  适合的人群:适应于复发的轻度或先天性的中度上睑下垂,其肌力在5-8mm者,也用于轻度上睑下垂经术中行上睑提肌折叠术效果不佳者。

  3、筋膜瓣悬吊术

  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切断额肌,分离额筋膜瓣,通过悬吊将额肌筋膜瓣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下垂上睑得以矫正。

  适应人群: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特别是提上睑肌运动度小于4mm,下垂量达4mm以上的重度上睑下垂者;额肌动度在10mm以上者。

  4、额部悬吊术

  利用外科手术将额部皮肤及深部组织切开分离,并将悬吊材料与额肌缝合固定,起到上提上眼睑,矫正上睑下垂的作用。目前,作为中介的悬吊材料可选择PTFE、丝线、金属丝,或自体材料如阔筋膜、眼轮匝肌束和真皮等。

  适应人群: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4mm,下垂量达4mm以上的重度上睑下垂,但对于进行性重症肌无力或周围性面瘫、额肌功能消失的病人,不能采用本方法。

(六)结束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炯炯有神、充满神韵的眼睛能让人眼前一亮。为了塑造一个好看的眼睛,很多上睑下垂人都想通过整形美容矫正自己下垂的上睑。在实施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同时,也可针对眼部不同的问题,进行重睑术、上睑去脂术等术式方法还你明亮眼眸。

月末大酬宾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殿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