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讲眼球震颤得病因和症状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7-6-18 10:55:08   点击数:
 

 眼球震颤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一、生理性眼球震颤发生在正常眼,如两眼极度侧方注视时,注视黑白条纹转动鼓时出现的视动性眼球震颤。   二、病理性眼球震颤可分为:   1.先天性   一般发生在有先天性眼疾的儿童,如先天性眼球畸形、白化病、白内障,或因黄斑部损害所致的视觉疾病,眼球无固视能力,多呈水平型摆动。   2.视力障碍性婴幼儿期即视力高度减退。   3.眼外肌性眼外肌轻瘫。   4.内耳性   内耳迷路病变。   5.中枢性   常为小脑病变,少数为前庭核与大脑的病变。   6.前庭性   由前庭神经核病变诱发,表现为垂直性震颤。   7.后天获得性   一般出现在脑干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垂直型或旋转型眼球震颤。

症状                

眼球震颤的症状

  按其震颤方向分水平型、垂直型、斜向型、旋转型和混合型,以水平震颤较常见。根据振幅和振速不同,分钟摆型及跳动型眼球震颤,后者有快相、慢相的差别,即一个方向为慢相或称生理相,另一方向(相反方向)为快相,是慢相的回复运动。   临床分5种类型:   1.眼源性震颤   大多有中心视力严重损害,并有某种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角膜白斑或葡萄肿等,多为钟摆状水平型震颤。   2.迷路性眼球震颤   主要为中耳和内耳疾患所致,呈水平型,但有快相和慢相,同时伴有眩晕、听力减退、平衡失调。   3.中枢性眼球震颤   主要是小脑病变及脑干病变,如炎症、肿瘤、变性和血管性病变,多为快慢相。   4.矿工性眼球震颤   是成年人长期在昏暗的环境中工作,只有杆体能够发挥作用,而黄斑部锥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中心视力逐渐下降,引起眼球震颤。   5.先天性眼球震颤   表现为持续性钟摆状水平型颤动与眼源性眼震相似,但中心视力一般尚好,无眼部病变。

检查                

眼球震颤的检查

  1.一般检查:   令患者注视正前方,观察其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有些需单眼遮盖进行检查。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   2)眼震是联合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   3)眼震的类型、方向、程度、频率、幅度等。   4)有无休止眼位。   2.特殊检查:   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

诊断

眼球震颤的诊断

  诊断: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有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运动均可以诊断为眼球震颤。   一、眼球震颤的方向   1、一般按眼震方向可分为:1)水平眼震:指眼球左右来回运动;2)垂直眼震:指眼球上下往返运动;3)旋转眼震:眼球沿其前后轴作反复旋转运动;4)斜向或混合眼震。   2、按其形态可分为:1)摆动性眼震:眼球在两方向上来回动作的速度幅度相等;2)冲动性眼震(跳动性):指眼球来回动作在某一个方向上快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慢。即有快慢之分:   1)混合性眼震:前视时为摆动性眼震侧视时为冲动性眼震;2)不规则性眼震:指方向运动速度幅度都不规律。   二、眼球震颤的速度   按眼球震颤的速度可分为:1)缓慢:每分钟10-40次;2)中等速度:每分钟40-次;3)快速:每分钟次以上。   三、眼球震颤的幅度   按眼球震颤幅度可分为:1)细小:眼球偏移在5度以内幅度在1mm以内;2)中等:眼球偏移5-15度幅度在1-3mm之间;3)粗大:眼球偏移15度以上幅度在3mm以上。多数情况下眼震为双侧眼球的协同震颤即对称如平行的。在脑干有病变时可出现单眼震颤而另一眼震颤不明显即发离性眼震。   鉴别:   主要与癔病,周围性眩晕相鉴别。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