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后天性无眼球 >> 推荐医院>> >> 弱视的概念

弱视的概念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6-9-27 13:20:07   点击数:
 

1、弱视的概念眼睛无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1.0,也就是说没有其他眼病,戴眼镜看不到正常1.0,就是弱视。一般儿童多见,幼儿园里最多。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视觉发育关键期,进入眼内光线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部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了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了斗争,造成了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一般临床检查眼球无气质性病变,经验光后康复视力达不到1.0以上者,均称为弱视。二、弱视分类及其特点包括:1、斜视性弱视;2、屈光不正性弱视;3、屈光参差性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5、先天性弱视。1、斜视性弱视的特点:有斜视、矫正视力上不去。一眼为斜视时,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视。2、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特点:主要通过镜片检查、大多双眼弱视,远视的多,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且多见于远视屈光不正。3、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特点:一般多是单眼弱视。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屈光不正较重的眼,日久逐渐发生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的特点: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眼睑下垂而遮挡瞳孔,致使视觉发育不好而造成弱视。幼儿期白内障、角膜云翳、上眼睑下垂、遮盖错误等导致光线不能充分刺激黄斑区,从而形成弱视。5、先天性弱视包括:器质性弱视、眼球震颤、重大事故性全色盲等。新生儿有视网膜出血或视路出血,影响黄斑的正常发育,而形成弱视,这种弱视眼底正常,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3、弱视的病因1、先天原因患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父母遗传给子女形成弱视;早产婴儿眼内组织发育不完善容易引起弱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弱视是由于眼内视网膜黄斑区视锥细胞数量不足和功能缺失造成。视锥细胞发育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双眼的视物能力,胎儿在母亲的妊娠期内由于严重妊娠反应造成营养不良期间摄入视锥细胞的营养严重缺失,致使儿童视锥细胞发育不良,造成儿童一出生就患上先天显性弱视,或隐性弱视。带有隐性弱视的儿童在发育期间视锥细胞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补充,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隐性弱视转为显性弱视。2、后天原因由于幼儿的眼球在发育期间,眼底黄斑区视锥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聚集清晰像的刺激,影响它的发育,从而失去了对精细空间分辨的能力,引起视觉紊乱,形成弱视。4、弱视的早期症状怕光;眼睛出现不正常跳动;单只眼睛偶尔或经常向内向外偏转;每次需要用眼时,头会出现向某一方偏转、倾斜或下巴压低、抬高等不良姿势;眼手协调能力差;阅读时常看错行;有视物重影现象;视物眯眼;看东西距离太近;眼外观异常,例如眼睑下垂、黑眼球有白斑、两眼大小不一、瞳孔大小或形状不一。5、弱视危害弱视的最大危险是:患儿不仅只是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专家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不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像的刺激而不会衰退。而弱视患儿立体视觉模糊,因而不能准确的判断物体的方位、位置和远近。如不及时防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缺陷,终身视力低下戴任何眼镜都不能矫正,甚至眼盲,这对他们日后的升学、择业将造成很大影响,如驾驶员、当兵、绘画等职业都不能选择。6、弱视的注意事项1.要重视儿童弱视的危害对儿童将来发展的影响;2.要了解弱视康复的重要性;3.弱视康复宜早,最佳康复年龄4-8岁,8-12岁可以康复,12岁以后康复困难;4.弱视康复要持之以恒;5.弱视康复必须有家长的密切配合;6.弱视康复可以中心康复与家庭训练相结合;7.坚持正规方法康复;8.视力达到正常后,要坚持巩固康复以确保维持稳定的视功能;9.要定期在康复中心复查,以进一步指导具体方案。10.弱视康复率:轻度——95%;中度(0.3-0.5)70%:重度(0.2-0.1)43%









































白癜疯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偏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