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儿童家庭康复为特殊孩子撑起一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6-11-24 1:04:18   点击数:
 

前几天,广州女子产下无眼婴儿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无眼症”这个既残忍又陌生的诊断,让本该沉浸在喜悦中的一家人濒临绝望。妈妈哭诉说,“他看不到这个世界,连爸妈是什么样都看不到,他还那么小,以后该怎么生活……”从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一家人的绝望,对孩子的未来,他们几乎是束手无策。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我们这么幸运!

在CCTV《挑战不可能》的节目中,盲人调琴师陈燕以耳“观”物,利用反射音定位精准辨物,人体声呐震撼全场。她是一位盲人钢琴调律师,不仅拥有娴熟的调琴专业技术,还创造了许多盲人第一的奇迹: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中国盲人中第一个写自传的,第一个会骑独轮车、游泳、骑自行车、开卡丁车、滑旱冰、练跆拳道的……

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陈燕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育成人。姥姥的“绝情”训练让她长大后不仅能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生活,还能独当一面,成为了一个比健全人还健全的人。

看来,姥姥的“绝情”训练,在陈燕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都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面对无眼、语言落后、脑瘫或是自闭症等儿童却让很多家长很头疼。每一名家长都希望尽可能的让孩子康复,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全的生活,然而,那些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是全身心和综合性的,需要不同领域人员的协调配合,再加上患儿病情恢复慢,康复治疗时间长,医院治疗不能使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因而家庭康复与院内安排的康复治疗项目相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家庭康复

小儿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由康复护士全程跟踪随访,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指导,由家长配合治疗师,强化日常康复训练效果而进行的康复训练。

家庭康复的优势

对儿童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他们成长生活的地方,也是第一线的康复资源,没有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就无从开展康复训练。所以,患儿父母接受培训、承担训练是最方便、最直接、最省钱的办法,他们可以很好地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帮助孩子做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师需根据每位患儿的异常功能状态,做个体化的定期指导、培训和评定,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式的,早期综合性康复训练,并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必要时调整训练计划,即可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如何正确帮患儿做家庭康复

前期我们《感官训练从摸爬滚打开始》中讲到触觉训练,手的触摸可使婴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良好的手部操控能力是学习任何一项特殊技能的前提,无论是无眼症患儿、脑瘫患儿或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都可以通过锻炼手部的力量、协调性以及灵巧度,促进大脑的发育及恢复,家长们可以学着试试用一些小游戏的方法来训练孩子手部的精细能力。

如玩面团:玩面团的游戏可以训练到孩子手掌的抓握能力,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在按压、揉搓过程锻炼小肌肉的力量。

需要准备的材料:已经揉好的面团、一个小桌子或者案板

将手洗干净,把面团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或者案板上,鼓励孩子双手抓着面团进行玩耍,之后再引导孩子做按压,揉搓的动作,家长可以在旁边按压、揉搓出不同形状的面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动作。面团也可以用蔬菜汁做成彩色的,色彩的刺激能够让孩子更加感兴趣。

补充提示:面团不能太粘手,揉面团的游戏没有特定的玩法,不要在游戏过程中纠正孩子的玩法不对,这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

专家寄语

康复分院时院长介绍说:玩面团的游戏可以训练到孩子手掌的抓握能力,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在按压、揉搓过程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是很好的家庭康复方法。

在普通家庭条件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制作一些简易器材进行功能训练,这种家庭康复模式只要坚持下去,可以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更新,儿童康复的远程指导也将成为家庭康复的主流。但无论是运动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还是作业训练,都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康复师制定专业的康复训练计划,再由康复护士全程跟踪随访,进行“一对一”的家庭康复治疗指导,由家长配合治疗师来完成。

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切莫操之过急。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