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女士25年前看病未交20元诊费如今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3/12/19 13:48:33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同建25年前,当时26医院看病,检查诊断完后,未交20元诊费突然离开。25年来,李女士一直心存愧疚,想还钱未能如愿。最终,李女士将攒下来的钱医院,她要还上元。(果然视频

迟到25年的20元诊费)01一名特殊的“病号”和一封短信7月10日上午9时17分,医院眼·医院,一位中年女士挂号办了一张就诊卡,被分诊后,她去了眼科韩美兰大夫坐诊的诊室,但很快她就出来了。她没有看病,医院门诊病历本、就诊卡、一封信和两千块钱放在桌子上就匆匆忙忙离开,前后不足1分钟。当韩美兰大夫给别的病人诊断完打开这位女士的病历本时,中年女士不见了。韩美兰立即反映给正在值班的门诊部副护士长杨庆菊。留下的那封信上写着:“医生您好,我是李明明,我51岁了,26岁那年在这里看的眼睛,医生说是先天性的(眼球不圆),医生叫我交20块钱,我没交就走了。我来交两千块钱,求求医生把这两千块钱交给院长,我谢谢您,求求医生。我对不起医生,我错了是我错了”。杨庆菊迅速从这位女士登记的就诊信息里查到了她的电话,并给她打过去。02未交的20元诊费和25年来的愧疚李明明告诉杨庆菊,她是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当年她看病没交20元的检查诊断费就走了,心里一直愧疚。好多次都想着来还这20元,因为心里愧疚又害怕,又因为记不清医生的样子,也不知道如何还,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李明明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觉得还两千元也不多。杨庆菊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医院不能收,要退给李明明,但李明明在电话里说坚决不要,这样她会更内疚。医院领导汇报后,医院领导给李明明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李女士:来信收悉。心存感恩,所遇皆善良。听闻您在过去的25年,每天把花草修剪得很好,我们也不敢把日子过得潦草。今日再相遇,您顺心安好,我守护健康。夏日未央,来日方长。愿往后的日子,生活常温暖,日子皆有光。”因时间久远,25年前究竟是哪位医生为李明明诊断,医院也很难查明。医院商议,以给李明明送答复信的方式,约她7月11日在聊城见面,借机把元钱退给她。医院给她的回复信,医院。03坚持找回的2元硬币和“预存”的元7月11日上午,医院眼·医院办公室主任汤医院来见李明明。9时30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和院方在聊城百货大楼公交站牌处见到了李明明。李明明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说话声音很低,但感觉到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与李明明交谈中得知,她和丈夫养育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主要以种地和打工维持生活,生活并不宽裕,这元是她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汤合珍和杨庆菊坚持把钱退给李明明,但李明明坚决拒收。几次推让,院方还是没有把钱退给李明明。李明明说,25年来她一直深深内疚,她不停地自责说是她错了。在汤合珍和杨庆菊的坚持下,院方退还了李明明10日预存在诊疗卡里的元。因为没有零钱,杨庆菊给了李明明两张元,李明明打开她陈旧的布钱包,坚持把2元硬币塞给杨庆菊。元没退回,汤合医院再想办法。7月11日10时许,汤合珍和杨庆菊把李明明送到公交站牌,看着李明明坐上公交车渐渐远去。7月11日11时许,医院眼·医院院长医院汇报后,决定把这元算作李明明的捐款,医院的扶贫账户,把李明明的信息录入,用身份证号做标记,医院,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会显示她信息,这元还会用在李明明身上。高建鲁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明明心存感恩的行为让他和医护人员很感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李明明为化名)记者手记:生活常温暖 日子皆有光从事新闻采写20多年,很少在采访中落泪。这次,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李明明让记者的眼泪三次夺眶而出。一是因为她连连说自己错了,二是她从陈旧的布钱袋里掏出两元硬币硬塞给杨庆菊,三是她孤孤单单远去的背影。或许是因为贫穷,25年前就诊时没有缴纳20元检查费的李明明,为此愧疚了整整25年。25年后,医院偷偷留下元就走了,她想弥补自己的过错。她的愧疚和感恩,来源于她骨子里的善良。善良的人,无论大恩小恩都知道感恩,这不分贵贱,也无关贫富。贫穷也许压制了人的想象,但压制不了人内心的善良。善良的人做不了坏事,哪怕是大多数人认为无所谓的事。虽然李明明的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李明明说话时声音也很小,甚至有些怯懦,但她字里行间和平实无华的语言里流露出的都是人性的光辉。对于这样一件几乎所有人都可能遗忘的小事,她牢记了整整25年。善良的李明明让我们懂得感恩,让我们以善念去珍惜身边的美好,让我们发现平淡生活中的丰厚,让我们领略命运的馈赠。给平凡真诚的李明明掌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