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暖花开、万木争荣的季节,
踏青赏花成为这两个月的热门出游主题。
医院了解到,
不少市民却在踏青后患上了“赏花病”。
春季该如何正确赏花?
哪些人群不适合赏花?
记者进行了采访。
赏花赏出过敏性结膜炎门诊中“赏花病”占比攀升周末阳光正好,家住书院巷的张女士赶至光福镇香雪海景区,来了一场赏梅之旅。看到大片盛开的梅花,张女士非常兴奋,深入花海中不停地拍照。结果一回到家,张女士的眼睛突然奇痒无比,还出现了红肿、流泪的现象。张女士赶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原来,张女士患上了过敏性结膜炎。“进入春季以来,眼睛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占到了门诊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这些患者大都在发病前参加过郊外赏花活动。”该院副院长贾松告诉记者。
记者医院了解到,
春季是皮炎的高发期,
往年一进入二月份,
该院皮肤科门诊就会出现皮炎患者攀升的现象。
今年由于春雨连绵,
这两周才陆续有一医院就诊,
但是据该院的皮肤科医生预计,
只要天气放晴,
门诊中的相关病例就会立刻增多。
青年女性最易过敏观赏这些花要格外当心
“花粉过敏的重要‘帮凶’就是中波紫外线的照射。”市五院皮肤科主任吴敏智告诉记者,看似温和的春光其实极富杀伤力,春暖花开的季节,紫外线的含量骤然升高,很多人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引发春季皮炎。“花粉过敏的高峰年龄段集中在20至40岁,以青年人为主,同时,由于女性面部皮肤的角质层相对较薄,再加上化妆品的长期刺激,因而更容易出现面部皮炎等症状。”
苏州市生物学会副秘书长吴小岚告诉记者,
市民在踏青赏花之前,
最好先对花的属性做一定的了解。
比如成片的郁金香虽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其花朵内含有一种毒碱,长时间置身于郁金香花海中容易产生头晕症状;再如水仙花中含有秋水仙素,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市民在赏花时不要弄破它的茎叶;还有夹竹桃也富含毒素,市民在观赏时只可眼看,切忌用手触碰,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好避开风大的晴天物理防护可有效预防过敏“在自然界中,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类。其中风媒花由于花粉产量多、体积小、质量轻,更容易借风力传播,是造成‘花粉症’的主要过敏原,人体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因此,市民尽量不要选择在风大的晴天出门赏花。”吴小岚提醒说。
贾松认为,过敏是一种全身免疫疾病,当人体接触了过敏原物质后可在任何部位表现出不适感,由于眼、鼻、皮肤暴露在外,直接接触过敏原,所以首当其冲受累。那么如何避免花粉过敏呢?
贾松表示,预防花粉过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开过敏原。“外出赏花时最好戴上口罩和眼镜,这样能够阻挡一部分的花粉;回家后立刻脱掉外套,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冲掉皮肤上的花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去草木繁盛的地方。此外,过敏体质人群平日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并且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李静/文杭兴微/摄
商务合作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