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学方之顽固性失眠的血府逐瘀汤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0-8-29 11:46:10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8885.html

文章有点长,喝杯茶再慢慢看。

刘伊森前段时间治疗了一个50多岁,失眠多年的男性患者,体黑壮,体力劳动者,面色红黑,脖子粗短。

医院做超声心动图以后,即开始失眠,整个人神神叨叨的,急躁,忧虑。平素血压偏高,穿白大褂的医生给他量血压时,血压升高得更厉害。后脑勺胀闷多年,脑袋短路感一年,晚上如睡着会有说梦话的情况。平素精神可,胃部没有不适。大便一天1-2次,大便黏,难冲马桶。饮食可,有口臭。平素多疑多虑,不吃安眠药整晚都睡不着,已经吃了好多年,但每天只吃了一片,没多吃。怕安眠药有副作用。且有阳痿早泄,因此一直乱服补药数年。舌淡红苔根黄腻,舌下络脉青粗,辩证考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7剂,同时用大柴胡丸每次4克,一天三次。桂枝茯苓丸每次2克,一天三次。7天量。

二诊:服药以后,睡眠没有改善,大便每天拉稀2-3次,但血压降至正常,黄腻苔消失。复诊时,诉说这段时间吃中药睡眠没改善,甚至现在吃安眠药也睡不着,但白天精神尚可。问之,会有困意,但想到凌晨2-3点要起来摘菜,遂不便入睡。嘱咐等不用摘菜了再来看诊。刻诊:舌暗红苔薄苔少。舌下络脉青粗。

辩证:气滞血瘀夹阴血虚证。处方:血府逐瘀汤加百合(即合了百合地黄汤)。桃仁10红花10生地20赤芍10川芎10当归10川牛膝10柴胡6枳壳6桔梗6甘草6百合30七剂。服药后诉,前三天服用安眠药和中药,能从10点半睡到一两点,醒来然后还能继续睡到早上4点。后来停了安眠药,光吃中药,也能从10点半睡到早上4点了。再开7剂。

这个顽固性失眠的患者就是一个气滞血瘀夹阴血虚的血府逐瘀汤证,生地可滋阴养血,清热凉血。百合滋阴除烦。因此,重用了生地,加了百合。

顽固性失眠运用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要点:

①临床辨证为血瘀内阻者;

②常规方法如滋阴养血、和解少阳、清热化痰等法不效之失眠患者;

③失眠伴有心理问题(急躁、暓闷)或头痛、胸部不适表现者。

也有医生常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的头痛,总结归纳了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辨证要点。①头痛的性质——刺痛、呈针扎样,或胀痛,或跳痛。②瘀血体征——如舌质紫暗并有瘀斑、唇色暗、静脉曲张、静脉瘀血、下肢皮肤甲错、两目暗黑等。③气滞体征——烦躁易怒、两胁胀痛、胃肠胀气等。

写到这,我们来聊聊血府逐瘀汤吧。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原文写了血府逐瘀汤治疗的19种疾病。

原文如下(我们学一首方一定要从创方作者所写的原文学起,这样才能知其原本的方意)

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

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头痛

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耆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疼立止。

胸不任物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付痊愈。

胸任重物

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付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天亮出汗

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

食自胸右下

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心里热(名曰灯笼病)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付血活热退。

瞀闷

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

急躁

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付必好。

夜睡梦多

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付痊愈,外无良方。

呃逆(俗名打咯忒)

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付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饮水即呛

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不眠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小儿夜啼

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付痊愈。

心跳心忙

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夜不安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

俗言肝气病

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干呕

无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晚发一阵热

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

血府逐瘀汤方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

水煎服。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我一般这样记忆这首方,凉血的桃红四物汤+牛柴枳桔甘。

也可以这样记忆,凉血的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

方中含有疏肝解郁,治疗阳郁厥逆的四逆散,补阴血、活血化瘀的桃红四物汤。调节气机升降的一对药,升的桔梗和降的牛膝。教材阐述治疗气滞血瘀证。临证阴虚的可加大生地和白芍用量。既能疏肝解郁,又能治疗活血化瘀,还能滋阴清热凉血。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19病一共就是。头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位老师对血府逐瘀汤的运用,多不出于血府逐瘀汤的病机和王清任血府逐瘀汤的19症目。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的灯笼热都是用血府逐瘀汤治好,还是要辩证治疗的,如张志远经验——胸中蕴热,感觉烦闷如火灼,除外结胸与胃酸上泛,习称“灯笼病”。按《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无效,则投四皓汤,竹茹(竹茹量要大),石膏,黄连,栀子。}

邢斌老师

将血府逐瘀汤归纳总结为

1心理问题(瞀闷、急躁、俗言肝气病)2睡眠障碍(夜睡梦多、不眠、夜不安、小儿夜啼)3头痛、胸部不适(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心跳心忙)此外,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呃逆,饮水即呛,干呕,晚发一阵热。

首先按方剂辨证的思路来运用血府逐瘀汤。但同时,不废一般辨证论治的方法。也就是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结合。

如前所述,按方剂辨证的思路来运用血府逐瘀汤,首先当然是要归纳出血府逐瘀汤证来。而要归纳出血府逐瘀汤证,当然离不开对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的琢磨。此外,还要借鉴后世医家的运用经验,包括自己在临床上的实践经验。

除了传统的气滞血瘀的辩证。(如“血瘀证诊断标准”,①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②固定性疼痛或绞痛,或腹痛拒按;③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④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唇及肢端紫绀,血栓形成,血管阻塞;⑤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等,或血性腹水;⑥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有血块、少腹急结等;⑦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⑧脉涩,或结代,或无脉。其他依据有4项:①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②肢体麻木或偏瘫;③精神狂躁;④腭黏膜征阳性(血管曲张、色调紫暗)。此外,还有实验室依据,此处不论。凡具有主要依据2项;或具有主要依据1项、加实验室依据2项或其他依据2项;或具有其他依据2项以上,加实验室依据1项,可诊断为血瘀证。)

还有经验是——脉并不重要,未必有典型的涩脉,更不用说是结、代脉或无脉了,常见的倒是弦脉、沉脉。舌也不甚重要,见舌紫、有瘀点瘀斑,当然把握更大,但舌色淡红,也并不降低用血府逐瘀汤的把握。与舌脉相比,如果是女性患者,我认为面色是更为重要的体征。患者多面色不华,且多有黄褐斑,这一点跟颜老的实践经验有关。而我在生活与临床中多有观察,并把它上升为运用血府逐瘀汤的一个重要指征。另外,女性与月经有关的一此症状,如月经后期甚至闭经、月经色暗、有血块、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等,虽并非必须具备,但若有的话,运用血府逐瘀汤的把握更大。

病案如右——从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谈中医的辨证思路

贾海忠老师

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各种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的常用方。

神经官能症虽然对患者的生命没有什么威胁,但患者自己感觉却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戏”医特点,那么,从中医角度如何认识?用什么方药呢?我常用的有四张方子,其一是血府逐瘀汤,其二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三就是甘麦大枣汤,其四是生脉散。这四张方子往往是合起来化裁使用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血府逐瘀汤,这个是治疗神经官能症、抑郁症这些神经官能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一个方子。为什么最终集中到这个方子上?在研究《医林改错》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张方子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个方子。为什么这么讲呢?血府逐瘀汤在《医林改错》里面列了以下这么多的病证,我们来一个一个回顾。(1)头痛。各种各样的头痛,如果这个头痛没有表证,没有里证,没有气虚,没有痰饮,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这证明它是一个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而且疗效神奇。(2)胸痛。胸痛也有好多方子,王清任说有忽然胸痛,其他方子皆不应,用此方一付即止。这个胸痛还不好说是什么胸痛,结合其他适应证,神经性胸痛可能性最大。你看适应症还有胸不任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胸部不能盖东西,压一点东西就睡不着。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江西巡抚,是一个74岁的人,夜间睡觉的时候露着胸能睡,盖上一层布都不能睡,说病了7年了,然后用此方五副痊愈,这是个什么病?是个神经功能紊乱,对不对?不可能是其他什么病。连一层布都不能盖,你说是什么病?适应症还有就是胸任重物,说一个女子22岁,夜间睡觉的时候必须让她的侍女坐在她胸部才能睡,2年了,也是用这个方子三副药就好了。那么这个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都能治,显然是神经功能紊乱,它可以表现成任何一种形式的,用血府逐瘀汤能治好,而且效果还很好,这些都是顽固性疾病。(3)天亮出汗。说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而醒名曰盗汗,治疗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却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汙。用血府逐瘀汤一两副汗已。他意思是出汗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无论你是自汗还是盗汗,尤其是盗汗更是这样,均属于神经功能紊乱。(4)食自胸右下。就是吃东两时食物一进咽部就觉得从胸的右边往下咽,而不是从正中这样往下咽。那么这种情况也是一种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说此方可效,痊愈难,这还是属一个神经精神的问题。(5)心里热,也叫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内有血瘀。如果按虚热治,就愈补愈瘀,如果认为是实火,就愈凉愈凝,使血瘀更加严重。所以用这个汤三两副就可以了。那外边凉里面热,心里觉得热,身上觉得凉,也是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瞀闷,小事不能展开,就是心眼小,什么事想都想不开,想不开更是神经功能紊乱了,用血府逐瘀汤三副就好了。还有急躁,这更是神经的问题,还有夜睡梦多,依然是神经功能紊乱。(7)呃逆。如说用了那么多治呃逆的药,什么都无效的话,速用此方,不论轻重,一副即效。这个呃逆还是一个神经性功能紊乱。(8)饮水即呛,会咽有血滞,用此方即效。饮水即呛,脑梗的时候可以呛,神经功能紊乱的时候还是可以呛,所以还是一个神经系统的问题。(9)不眠,睡不着觉,夜不能睡,用养血安神药治之不效,此方若神。(10)小儿夜啼。小孩一到夜间就哭,用此方一两副痊愈。小孩哭也没有别的病,还是个神经的问题。(11)心跳心悸,用归脾汤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实际上这些人没有什么疾病,就是老觉得心悸、睡不着觉。(12)夜不安,就是夜里烦躁,重者满床乱滚,一夜没有安静的时候,坐下起来,起来坐下,实际上也是神经功能紊乱。(13)还有一个适应症,俗言肝气病,就是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爱生气,也是神经功能紊乱,用此方应手而效。(14)干呕、恶心,用此方呕立止,这是神经性恶心。(15)晚发一阵热,就是每天傍晚的时候觉得皮肤热一阵,这还是一个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啊,重者两副即愈。以上所有的适应症,全与大脑、神经密切相关,这张方子根据它的适用症,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调节神经功能的一张方子,所以我使用这张方子的频率很高。因为神经功能紊乱在人的疾病中占的比例太高了,这张方子的临床效果你已经亲眼看到了。我常把它作为一个基本方。

黄煌老师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柴胡一钱(10g),芍药二钱(10g),枳壳二钱(10g),甘草一钱(5g),桃仁四钱(15g),红花三钱(5g),当归三钱(10g),川芎一钱半(10g),生地三钱(10g),桔梗一钱半(5g),牛膝三钱(10g)。水煎服。血府逐瘀汤是四逆散与桃红四物汤的加味方。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瘀血,是中医学所认识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子。感染、发热、出血、寒冷、长期的精神刺激特别是精神抑郁、外伤、久病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调,形成瘀血。瘀血证的临床表现特点有:1.疼痛部位多固定;2.出血易凝固,色紫黑;3.精神不安,烦躁,甚至发狂;4.舌质紫暗,面色晦暗。“柴胡体质”出现瘀血的频度是较高的,特别是那些顽固性的失眠、头痛、腹痛、发热等病症,常见血府逐瘀汤证。因此,在“柴胡体质”患者的慢性病调理中,要注意瘀血证的存在。一旦出现以上所说的瘀血证的话,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四逆散证伴见瘀血证的话,也可以使用血府逐瘀汤。以下一些疾患常见血府逐瘀汤证:——头痛类疾患。王清任说过:“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如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偏头痛、癫痫、颅脑创伤等。头痛多呈慢性化、顽固化。王氏报告以本方治疗儿童慢性头痛例,发病1月以上(除外颅脑及五官器质性疾病),其中神经性头痛83例,脑血管痉挛14例,神经衰弱2例,癫痫1例。服药4?28天后,76例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田氏报告用本方加味治疗24例危重颅脑创伤,17例治愈,平均住20天。——胸胁痛类疾患,如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胸膜炎、肋软骨炎、胸部外伤、肋间神经痛、矽肺等。胸胁苦满本是柴胡证,若疼痛不止而见舌质暗者,必用本方。有报告以本方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3例,用药后3天即能见效。张氏报告用本方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14例,结果全部治愈。——痉挛性疾患,如呃逆、神经性呕吐等。笔者曾用本方治多例顽固性呃逆,病程短者5天,长者1月,均经过常规处理无效,患者大多舌暗、脉弦,服药3?5剂即愈。——消化系统疾患,如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肿大等。有报告以加减血府逐瘀丸(柴胡、枳壳、川芎、红参各40g,桃仁、红花、赤芍药、生地各60g,牛膝80g,甘草30g,当归、丹参各g,研末蜜丸,每丸重8g。日服3次,每次3丸)治疗肝硬化腹水18例,病程2-15年。化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总蛋白6g以下者14例,TTT、ZnTT异常者15例。结果治愈7例(症状消失,肝脾不同程度软缩,肝功能正常,停药3月未复发)。——妇产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子宫外孕、闭经、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症等有瘀血指征者。辨证时除注意全身症状以外,月经方面的症状也不可忽视。如经期提前或推后、月经前乳房胀痛结块疼痛、腰酸重坠、月经色暗或血块等,可以帮助本方证的诊断。——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病、动脉炎、静脉炎等。临床见面色暗、唇暗红、舌暗紫、脉弦涩、皮肤干燥等。——神经精神疾患,如顽固性失眠、神经症、夜游症、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主诉症状大多重而复杂,病程亦较长,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不见得很差。如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曾以本方治愈顽固性失眠1例。患者为宁波某商人,正值壮年,因经营操劳忧思,心神交瘁,久之酿成失眠,历经医治无效。来诊时已三夜未睡,头脑昏昏,衣不知热,食不知味。范视患者面虽白,而神采飞扬,谈笑自若,双目隐隐现红丝。脉之,两关均弦长,舌边有青纹。断为瘀血内结,投血府逐瘀汤去桔梗,加参三七。1剂后即夜安然入睡。(摘自《中医杂志》;7:15)笔者尚以本方治愈1例顽固性睡眠磨牙症。病者余无所苦,据其皮肤干燥,肌肉坚紧,舌质暗红,服用本方7剂便得到控制。推测血府逐瘀汤有较好的镇静、解痉等作用。——顽固性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等见有紫斑、瘀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疼痛、肥厚者。——眼科疾患,如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等。血府逐瘀汤应用范围广泛,临床对出现以下情况的要注意本方证的存在:①病程比较长,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者。中医有“久病入血”的说法,久治不愈而不见衰弱者,常考虑有瘀血。②症状怪异、主诉复杂,这大多为神经症或精神病。③患者精神状态尚佳,不现憔悴萎靡之态,特别是久病、久痛的患者。④患者肌肉坚紧。⑤有瘀血证。若方证相应的话,本方常可以收到比较快的效果,并无副作用。但是,非瘀血证的患者长时间使用本方,有的会出现全身虚弱感、肌肉软而无力等症状。

刘保和老师

抓主症运用血府逐瘀汤的体会怎样确认瘀血证?对瘀血证的判断可分为主症与佐症两方面。主症:①脉涩。这是瘀血证的必备脉象。②诸症活动时减轻,休息时加重,尤以夜卧时明显。③疼痛局限而非弥漫,为深压痛或敲击痛。在腹部多现深压痛,在胸、背、腰部多现敲击痛。佐症:①病程较久。生大气或受较重外伤后,常恰好5年后发病。②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或经常高强度体育锻炼者突然较长时间不劳动或不锻炼后。③晨醒后周身沉重,颈项板滞转动不灵,两手指发胀难以拳握。④全身不定何处出现针刺样疼痛,走窜不定,时有时无。⑤个别患者可在下肢皮肤出现紫癜,呈点状或块状,按之稍有疼痛(但亦有不痛者)。呈块状者石家庄地区百姓称为“鬼拧青”,意为不知何时所起,可逐渐吸收消失,但以后又不定何时再发,常呈独立的一块。⑥育龄期妇女,病情常在经前加重,经至则缓解或减轻。至于一般书本所言舌紫暗有瘀斑,癥瘕痞块、肌肤甲错、唇甲青紫、出血紫黑成块、喜忘及其他精神失常、但欲漱水不欲咽、肢体疼痛肿胀、疮疡肿毒等等,均为读者所熟知,已非“见微知著”者,故已不属于笔者强调的内容。抓主症运用血府逐瘀汤的体会

血府逐瘀汤,血瘀的部位就应当在胸胁。胸胁部位被胸骨、肋骨所包护,察其内部是否有瘀,不可能用按压的方法,只能用敲击的方法。笔者对临床应用本方有效病人的胸胁部进行敲打,病人都诉当敲击右胠胁部位时,感到剑突下疼痛明显,而敲击其他部位则无异常感觉。于是,笔者遇到疑有瘀血证候的病人时,就有意识地敲击其右胠胁,如病人诉剑下疼痛,即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令人高兴的是,这些病人不论患有何种疾病,用此方都能有效,有的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病案举例:矫某,女,62岁,住石家庄市金马小区。年9月30日初诊。患者于年秋天在家里刷油漆(聚氨酯漆),当天即觉呼吸困难,“上不来气”,就医连服7~8天药呼吸才转正常。但此后至今已近20年,每年入春、秋季即周身不舒,似感冒而非感冒,全身拘紧,关节疼痛,肌肉酸困,嗓子发紧,胸骨后发憋闷,喜站立起来背向后仰才舒,前胸后背均觉发热,欲食冰糕以缓解之。偶吐1~2口清稀痰涎。前天及昨天曾打喷嚏。诉此病如不予治疗,历时3个月可自愈,现已发半个月了。诊其脉涩,敲击右胠胁引剑下痛,舌暗红,苔薄腻。予血府逐瘀汤(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当归、柴胡、桔梗、怀牛膝各10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下同)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0月7日。患者诉病已大减,全身已无痛处了,舒服了。走路有劲了。现仅觉胸前热,吃热饭喝热水胸骨后觉烫热感。上方加生地、赤芍各10克,丹皮15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三诊:10月14日。患者诸症均除。嘱停药。后经随访知交节病未再复发。按:本病乃油漆过敏所致,首先导致肝肺气机不畅,故呼吸困难。虽此症经治已愈,但已隐伏宿根,由气滞而导致血瘀。此后每年入春、入秋,乃正值肝、肺主令之时,此时肝肺气机瘀阻,全身气血运行不畅,遂引发诸症。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谈到通窍活血汤可治“交节病作”时说:“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瘀血。何以知其是瘀血?每见因血结吐血者,交节亦发,故知之。服3剂不发。”王氏本拟通窍活血汤治“交节病作”,但从此案知血府逐瘀汤亦可治疗此病。王氏只是从交节血结吐血悟出病由瘀血所致,却未交代瘀血病证为何交节发作。由本案可知,乃因肝、肺气血运行道路受阻。可见,《内经》所谓“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涵义之深刻,对中医临床有何等重大的指导意义。

更多干货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