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瓜来得有点多,就比如美国最近刚发生的两起大型枪击案
分别是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和俄亥俄州代顿
总共造成三十多人死亡
截止到8月5日,美国于今年共发生了起大型枪击案
相当于每一天,美国都有1.起大型枪击案
(注:在一起枪击案中,造成4人以上的死亡才可定义为大型枪击案)
这也就引起了很多美国民众的不嗨森了,纷纷集火特朗普
“你丫是我们带过的最差的一届总统”
许多人认为他应该为频发的枪击案负部分责任,批评人士认为特朗普的反移民言论(大部分枪击案伤亡者为有色人种)、种族主义言论(多数枪击凶手是种族主义者)以及反对控枪(是的,特朗普反对枪支控制)一定程度上促使大规模枪击案频发。
而被集火的特朗普则跟认为枪击案的发生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为“电子游戏”,是电子游戏让人变得暴力,是电子游戏造就了精神疾病患者将枪口对准了无故的陌生人。
当特朗普说游戏害人的时候,像极了你妈因为你学习不行而没收你PS4的样子,当我们将目光放在游戏上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类幺蛾子不是空前,也不可能绝后。
年下旬,湖南一名年仅15岁的唐姓少年,残忍杀害了前来借用电脑的邻居,具体来说这货用了数种方法才将23岁的邻居女孩杀害,包括但不限于钝器重击、肢体击打、掐脖颈、水淹致溺。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知这操蛋事件,我们罗列几点以便大家了解这个案件。
1、被害者与唐姓少年无冤无仇,只是恰逢其会的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2、唐姓少年从小爱玩游戏,最爱玩《侠盗飞车4》。
3、唐姓少年从初二开始就对杀人感觉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4、直到最后法庭审判的时候,唐姓少年都没有丝毫悔过之心。
唐姓少年的案例只是近年来的沧海一粟,年有3名少年因为想玩游戏而劫杀了自己的老师,年有17岁男子玩游戏因为嫌自己儿子吵而杀害了自己的亲儿子,类似的事情在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媒体新闻中
当一个人走进游戏世界,他真的可以永远保持不被黑暗侵蚀吗?所谓的“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真的思考过我们在说什么吗?
游戏带给我们的除了快乐还有暴力,通过杀戮去缔造快乐,这是变态行径,它会给那些认知能力差的孩子树立扭曲的人格与暴力倾向。游戏世界是沾了血的,自它诞生起它就有原罪,到了今天这罪恶依旧延续着......
以上内容,纯属我在带节奏,事实上也无需我带节奏,近年来各种媒体但凡涉及到丧心病狂的暴力案件,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媒体无一例外都会引导到和这两大板块上。
事实上,当90后一代还是孩子的时候,电子游戏在一部分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是玩游戏才变坏的,是玩游戏才上瘾的,是玩游戏才导致孩子失败的人生的。
还记得今年在群里大闹,声声啜泣又无理拷问的那位家长吗?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又喜欢追漫玩游戏,最终这位家长进入游戏群里将自家孩子成绩不理想的锅甩给了群友。
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做法,他们不会反省是否自己身上出了问题,也不会承认自己在教育或管理上有问题,这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标签来作为问题的原因,那么这个标签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背锅侠,它现在的名字叫电子游戏,十年前它叫动漫,二十年前它叫追星,三十年前它叫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叫武侠小说。
爱玩电游的人,基本上都喜欢宅,宅男和电玩还是能够吸引眼球,他们老实巴交闷头玩游戏,也没饭圈的毛病,黑一黑他们,那成本可太低了。
同时,一部分吃瓜群众看待社会事件,又喜欢用简单的标签来引入自己简单粗暴的观点,在分辨是非这件事上十分放飞自我,更不要说去求证事情的可靠性。
绝大部分人也在这么做,这就有点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时期,日本各界针对于二次元的做法一样,所以我们再一次普及一下宅男们的背锅惨剧。
早在年,日本出现了一名丧心病狂的杀人犯,名叫宫崎勤,这货先后杀害了4名不满十岁的小女孩,过程大致是诱拐-绑架-霸王硬上弓-杀害-女干尸-碎尸-烹食+抛尸。
这个宫崎勤从小成绩优异性格孤僻,是个边缘人格,警方在他家中搜集出大量的影片与漫画,当然也涉及到了一些不可描述的题材以及萝莉型不可描述漫画。
当时正处于宅系文化盛行的年代,电游和动漫都在高速进步,而该案件又引起了社会极大的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白癜风抗复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