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保障幼儿身体健康,从本周起,东方剑桥城市主人幼儿园组织全体在园幼儿进行了健康体检活动。本次体检活动项目有身高、体重和视力筛查。
体检结束后,我园保健医生及时将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整理录入并填写济南市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图,结合幼儿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
经过统计分析,幼儿身体健康存在较多问题的还是视力异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视力的问题吧。
那么,您知道学龄前儿童正常、低常、异常的视力标准吗?
正常标准
3岁≥0.7
4岁≥0.8
5岁以上≥1.0
低常标准
3~4岁--0.6
5岁--0.8
6岁--0.8
异常标准
3~4岁<0.6
5岁<0.8
6岁<0.8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流行,使视力问题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像我们平时在街上也会看到很多小宝贝很小就开始戴眼镜!
您知道幼儿较常见的导致视力异常的眼科疾病都有哪些吗?
1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是指:右眼和左眼屈光度数有病理性的差别)。
眼球就像一个照相机,正常情况下,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眼屈光间质(眼球的镜头,如角膜、晶状体等),能聚焦于视网膜(眼球的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
屈光不正是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眼镜头(眼屈光间质),聚焦于底片(视网膜)的前面或后面,不能在底片(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视、远视都是因为眼球镜头和底片的关系不协调了,导致成像在底片的前面和后面,不能清晰地成像在底片上导致的。度数越高的屈光不正,视网膜上物像就越模糊。
2弱视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
弱视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
高度的远视、散光、斜视等也是导致弱视最重要的“元凶”,因为它们不能把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导致底片上的模糊像也被“糊里糊涂”地传到大脑这个“中央分析部”去了,接受到错误信息的“中央分析部”也将错就错把这个模模糊糊的像当成理所当然了,演变成雾里看花的节奏后,大脑也罢工了,视力也就更无法正常发育了!
3斜视斜视,顾名思义,眼球的位置不正。俗称“斜眼”“斗鸡眼”“对眼”“飘眼”等。正常人看东西双眼视线保持相对平行集中在同一目标上。而斜视患者则双眼视线不一致,一眼视物,另眼脱离注视目标,处于歪斜的状态。如不及时矫治,可发展为弱视。
斜视病因复杂,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性因素。先天异常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也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或颅内出血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幼儿的眼球发育特点,单双眼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各位家长朋友,0--6岁儿童的视力是一个逐步发育到成人视力的过程,此阶段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弱视、斜视等疾病的发生,此阶段也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时期。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用眼卫生;结果为视力异常的,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建议您及时带孩子到儿童眼保健或眼科门诊做进一步诊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宝宝们的检查结果会在下周发送给大家哦,请大家耐心等待一下下。
城市主人幼儿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