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动查看
病例1为中国籍,在英国留学,3月27日自英国出发,3月2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泰国旅行,3月28日自泰国出发,3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美国籍,在印度尼西亚旅行,3月23日自印度尼西亚出发,经台湾转机后于3月2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中国籍,在西班牙出差,3月27日自西班牙出发,经俄罗斯转机后于3月2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法国籍,3月20日自法国出发,3月2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法国籍,3月18日自法国出发,3月1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7为中国籍,3月28日自英国出发,3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7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4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3月31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死亡1例。死亡病例为女性,63岁,入院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先后予以呼吸机、ECMO(体外膜肺氧合)、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治疗,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截至3月3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14例,在院治疗例(其中2例重症,1例危重),现有20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死亡6例,在院治疗6例(其中5例危重),现有本地疑似病例0例。今天有2位患者出院,均为中国籍、女性,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明确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转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下,经专家组评估,认为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于今日出院。为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医疗机构将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随访观察。上海:目前没有处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上海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从4月1日起,每天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介绍,目前,上海没有处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此前,曾有11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但当时无明显症状,均由送到指定发热门诊隔离排查和治疗。其中1例经复核被排除,另外10例陆续出现临床表现,综合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郑锦强调一下,对上述人员,上海市卫健委一直严格按照确诊病例的管控措施,集中隔离排查和治疗。主要有四方面措施:一是及时用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指定发热门诊隔离排查和治疗。二是明确诊断后,立即送至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治疗;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和上海专家共识,予以抗病毒等治疗。
三是严格出院标准。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必须符合确诊病例的出院标准,即连续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
四是加强随访管理。出院后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并在出院后第2周和第4医院进行随访、复诊。
郑锦强调:“此外,我们将加强筛查,继续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强化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的%核酸检测和高风险人员的抽样筛查,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
目前仍有余名上海医疗队员坚守武汉
3月31日,上海援鄂医疗队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返沪医疗队员,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平安回到上海。
郑锦介绍,第三批返沪医疗队中,有上海最早一批援鄂医疗队,名队员自除夕夜奔赴武汉,始终医院医疗救治一线。中医医疗队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批返沪医疗队的医院。驰援湖北武汉期间,华山医疗医院光谷院区1个重症监护病区的救治工作,危重症病人治疗成效显著。
第五批返沪医疗队医院医疗队、护理医疗队、心理医疗队和疾控队等组成。援鄂期间,医疗队员出色完成各项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任务,疾控队员积极参与前线指挥部疫情分析、环境卫生与消毒等工作。
医院干细胞临床治疗小分队、上海援鄂社会医疗机构医疗队等一同返沪。
4月1日中午,医院名医疗队员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后,也返回上海。
根据任务安排,目前还有余名上海医疗队员继续坚守武汉。郑锦表示:“留守的医疗队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也期待他们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平安回家。”
正清明现场祭扫名额约满,未预约请勿去3月26日,上海市启动现场祭扫的线上预约。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3月28日至4月1日中午11:00,上海市54家公墓、骨灰堂累计提供预约祭扫名额45.06万个,实际预约30.89万人,现场接待预约祭扫市民27.63万人,车辆6.07万辆。同时,经预约后落葬穴。从上述统计数据看,5天内,到现场祭扫的实际人数与预约人数基本一致。为做好清明期间的预约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对预约落葬和预约祭扫的市民,严格落实体温检测、随申码查询等防控措施,引导市民佩戴口罩、有序排队进出。同时,大力推进“无烟墓区”建设,通过“鲜花换锡箔”等措施,加强劝阻燃烧祭品行为。此外,对因天气原因无法按照预约时间到场的市民,以及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实行差别化对待和人性化服务。今年4月4日、5日、6日为清明节假期。上海市各公墓、骨灰堂总共提供现场祭扫名额42万个,其中4月4日16万个,5日14万个,6日12万个。目前,4日现场祭扫名额已全部约满,5日和6日部分公募尚有少量余额,4月2日和3日,以及4月7日至12日的六天,仍有部分余额可供市民预约。曾群强调,上海市民政局已再次要求属地政府和各殡葬服务单位进一步加强研判,实行“一镇一方案”“一园一方案”,切实完善各公墓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市民接待服务,特别要确保大客流期间和雨天的服务保障措施。清明节期间,各级政府部门也将加强对各公墓现场祭扫情况的实时监测,确保祭扫活动平安有序。曾群向广大市民发出倡导:“今年清明期间,请尽量不要去现场祭扫!由于各墓区接待能力均已达到疫情期间的最大承载量,特别是4月4日当天,没有预约的市民群众,请不要前往现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护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是亲人对逝者的最好告慰和纪念。”上海市民网络祭扫数已达98.16万次曾群介绍,3月14日至今,上海市54家公墓、骨灰堂中,已有41家公墓提供了集体祭扫服务,其余公墓将在清明节当天上午举办集体祭扫仪式。同时,市民通过网络祭扫总数已达98.16万次;各公墓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已达2万多户。上海市民政部门一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