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计划遭遇刷票尴尬,平台推新如何抓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4/8/26 12:28:09   点击数:
 年已经过半,回望上半年,资本依然持续投资并看好音乐行业。一方面,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要么摩拳擦掌筹划上市,要么已经获得融资。另一方面,一轮新的互联网推新、造星运动正在卷土重来。虾米音乐启动“寻光计划”第二季,微博音乐推出“音乐红人计划”,陌陌直播推出“MOMO音乐计划”,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启动“觅乐行动”,再到本月初,滚石唱片宣布与虾米音乐共同举办“原创歌手大赛”,等等。按照过往说法,音乐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而对于音乐行业来说,大家也许终于看清,行业发展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是可以创造有价值内容的人才。第一季虾米寻光计划之前,平台尝到了独立音乐人在流量和市场等方面的巨大甜头,于是这次,他们准备亲手创造下一个赵雷、下一个陈粒。作为近两年较为成功的原创音乐人项目——虾米寻光计划,近日也遇到了一件尴尬事,在7月2日刚刚结束的首轮网友投票中,一些选手和作品被指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现象,也就是刷票。针对这一现象,忽然大家就会对赛制失去信心,甚至质疑国民审美。在音乐先声看来,本次虾米寻光全民投票阶段的刷票疑云,是其平台投票规则存在一定漏洞,从而让有些“焦虑”的音乐人钻了空子。所以,这些平台的推新、造星计划,到底出了问题?行业这么“不景气”,为什么大家还想进?去年底,网易云音乐推出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数据令人记忆犹新,虽然距离报告发布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但大部分音乐人的生活现状,相信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改观。报告数据显示,全职做音乐的独立音乐人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16%,虽然有56%的音乐人希望可以全职做音乐,但现实并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而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这些音乐人中的68.8%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低于元,其中收入的来源又以演出为主。中国数字音乐发展之迅速,以至于现在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仅QQ音乐一家平台,数字音乐销售额就已超过2亿。就是在这种发展一片向好的局面下,超过半数的独立音乐人对待平台上线自己作品的态度依然卑微。就在前几天,朴树再次因为“缺钱”站上《跨界歌王》的舞台,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中,连朴树这种颇具传奇性的人物都迫于生计出来抛头露面,音乐行业是真的穷。朴树和王珞丹在《跨界歌王》共同演唱《清白之年》第一阶段首参赛作品,虾米平台按照风格将它们分为流行、嘻哈、民谣、摇滚、电子、唱作人六类,从作品数量上来看,流行乐作品依然占有优势,嘻哈音乐从作品数量上呈现出崛起的先兆。不仅是音乐人对于这类原创音乐计划的热忱有增无减,过去不那么显眼、甚至深藏地下的小众音乐类型,也都开始纷纷冒头。那么,在“音乐行业真穷”的认知前提下,音乐人为什么哪怕需要自掏腰包、不计成本也要参与其中?互联网相较于电视节目,更加贴近年轻市场,也更适合小众音乐的创作和发展。而数字音乐平台,则有着更贴近用户市场的先天优势。每个音乐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户属性和品牌调性,以此为基础的各类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才更有成功推陈出新的可能。于是,各种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变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各平台开放的诸多机会让音乐人状似迎来了他们最好的时代。我们都愿意相信,“穷”只是一时的,当大家共同把这个市场做好、做大,就不会再有音乐人因为“要生活”而被迫离开这个行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推出“觅乐行动”审美的倒退,还是歌曲没有抓住“痛点”?相较于刷票行为的存在,参与用户更在意质量一般的作品票数名列前茅,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则因为缺乏自我宣传而乏人问津。在音乐先声看来,先将所谓的“好”的标准放在一旁不说,光这种不满就是一个好现象,起码可以证明,有很多人真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